我們在看電視劇時,經常能看到古代士兵在攻城時,經常拿出云梯架到城頭上,然后攻城方士兵就一個接一個的爬上城墻與敵軍交戰(zhàn)。有的時候,敵軍還會有比較'聰明'的士兵把攻城云梯推下去,砸死一片爬梯子的士兵,每次看到這一幕我們都會大呼痛快,因為我們已經在潛意識中把古代士兵想到太笨了,偶爾看到'聰明人'就會很開心。
事實上,我們才是被騙的那個。原因就在于,我們從電視上看到的'攻城云梯'其實不是云梯,大多是我們常見手工梯子的加長版,這種梯子只是劇組拿來湊數的,并不是真正的云梯。云梯作為一種攻城器械,主要用于攀越城墻,自然不是這么簡單的。古代云梯種類繁多,'云梯車'就是其中一種。
'云梯車'的下面帶有輪子,可以推動行駛。除此之外,它還配備有防盾、絞車、抓鉤等器具,可以把云梯牢牢地固定在城頭;甚至有的'云梯車'還帶有用滑輪升降設備,以便攻城方收放云梯。歷史上的第一個云梯是春秋時期的魯班發(fā)明的,因為當時楚惠王為了盡快達到天下一統(tǒng)的目的,命令魯班制造的。據《淮南子·兵略訓》記載,云梯的另一個作用就是眺望遠方,偵察敵情。可見,云梯在閑時也是可以直立的。
雖然攻城梯有很多種,但是一般的攻城梯都是帶有底座的。在梯子豎起來后,底座還有固定梯子的裝置,這是為了防止守軍從上面把梯子推倒。底座兩側還會裝置擋板,可以有效保護推動云梯移動的士兵。所以說影視劇里面的那些扛著梯子就沖上去的場景當笑話看就好,因為那完全就是上去送死。就算是在士兵充足的古代,將士也不可能這么糟蹋自己的部下。
為了減少爬梯士兵受到的傷害,云梯還有一個非常人性化的設計。設計者在云梯的左、右、前三個方向豎起的和梯子等高的擋板,會減少來自上方和側面的攻擊。久而久之,古人又在攻城云梯的基礎上,設計出了可以移動的箭樓,弓箭手們可以通過梯子爬上箭樓對敵方進行射擊。下面的士兵也可以推動整個云梯塔樓向城墻挺進,頂住城墻后,步兵就可以從梯子登上城樓與守軍肉搏。
總而言之,云梯不可以推掉,但是由于古代的攻城的工具都是木制的,守城士兵大可以在云梯上澆點油,放上一把火,相信云梯就會被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