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煦娛樂2020-09-13 12:22
大圖模式人人都趨之向往的,或許有人并不在意,我們不是別人,做不到和別人感同身受,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人類的悲歡并不相同,我只覺得他們吵鬧?!鄙偌泳簦瑯s華富貴,名利雙收,這些在有些人看來就是身外之物,再華麗的外表都撼動不了那個淳樸的心靈。
我們眼中的名人,文學大家,畫家,似乎都是社會上的上層人物,他們見多識廣,滿腹才華,自然有著讓人高看一等的資本,所有的東西經(jīng)過他們的手就變得金貴無比,變得搶手起來,好像中了魔法一般。但是有些看似我們高攀不上的人,都是返璞歸真,毫不介意自身的利益。這樣的人,才是看透了生活本質(zhì),無意于財富多少的。
大圖模式莫言的童年,是十分不幸的。在他小時候,全國上下鬧饑荒,沒有幾戶人家可以吃得飽,穿得暖,身在普通人家的莫言更是如此,常常為了吃的東西和家里的兄弟姐妹爭奪。在莫言出生之際,家里的人就多,有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堂姐一家,叔叔嬸嬸一家,足足有13口人,莫言就是在這眾多嘴巴里,搶到吃的東西長大的。莫言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出生于山東省的農(nóng)村的他,并不是什么書香世家,但是他的作品卻充滿了生活氣息,生活趣味。
海明威說過:“不幸的童年是作家的搖籃?!钡拇_,莫言本人也對他的童年充滿了憐憫。小時候,莫言的出生并沒有使這個龐大的家庭變得欣喜若狂,只是平白添了一張能吃的嘴罷了,莫言的童年自然也是伴隨著饑餓與孤獨的。
大圖模式莫言小學五年級就輟了學,幫助家里干農(nóng)活,他常常在田野中一個人發(fā)呆,小小的他沒有說話的伙伴,沒有一起玩的玩伴,有的只是無垠的天地為伴。那時的他感覺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漫長,停不了的饑餓,斷不了的孤獨。那時的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孤獨,現(xiàn)在的他回想起來,倒也希望現(xiàn)在可以孤獨一些,一個人的時間可以多一些。想來也是現(xiàn)在社會人心太過于浮躁,能留在眼前的東西并不多。
在1976年,莫言參了軍,前后當過班長,保密員,圖書館管理員,干事等職位。在他擔任圖書管理員的時候,四年時間里他讀了1000多冊文學書籍。想必這時候的他很開心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這1000多本書或許成為不了莫言生命中最重要的書籍,但是支撐他走過了每一個當兵的日子。
文學上,莫言的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從一開始他投稿的時候,一直希望有電話打來,有一封信寄來,告訴他,他的作品很好,很看好他之類的話。他說,人再老,這點虛榮心還是有的。
大圖模式在當兵的時候,莫言的寫作天分就開始展現(xiàn)。因作家徐懷中在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創(chuàng)建文學系后,看到莫言寫的作品《民間音樂》后,表現(xiàn)出了十分濃重的興趣,并且給了莫言參加考試的機會,于是莫言因為這次機會順利考入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文學系,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從莫言的經(jīng)歷我們可以看到,“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莫言這匹“千里馬”,終于遇上了他的“伯樂”。
1985年初,莫言在雜志發(fā)表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在研討會上,眾多有名的作家都高度評價了這篇小說。
在2012年瑞典宣布,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的作品《蛙》。這下莫言一下子名聲大噪,各種猜測,各種榮譽,各種質(zhì)疑,全都接踵而來……
大圖模式成名后的莫言的身邊有了許多的質(zhì)疑,有人說:“憑什么他的作品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樣的疑問顯然是對莫言作品是否夠格提出了質(zhì)疑,而莫言并沒有受到這些輿論的影響,反而更加堅信了自己寫好故事的想法,他說:“現(xiàn)在怎樣把故事寫好,依然是我現(xiàn)在日夜所想的。”
面對名聲大噪的莫言,網(wǎng)上開始依附莫言的人開始多了起來,有人會把寫得酸溜溜的疼痛青春文學小說里的文字,標榜上莫言作家的名諱,會把從來沒有在莫言作品中出現(xiàn)過的文字,當作莫言的文章。對此,莫言也直言不諱地說過,那些網(wǎng)上的話不是我說的,更不是出自我的筆下。這一行為,給那些想要蹭莫言熱度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但是,莫言的兩首打油詩,引起了網(wǎng)友的議論。詩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只因高密少名人,故將莫言捧上天。但愿今后三十年,故鄉(xiāng)能出真圣賢。”還有一首是這樣的:“韭菜爐包肥肉丁,白面烙餅卷大蔥,再加一碟豆瓣醬,想不快樂也不中。”
大圖模式這兩首打油詩似乎配不上莫言的身份,連網(wǎng)友都覺得太過于有著鄉(xiāng)土氣息,不像是出自大文豪的筆下。但是,這兩首詩確確實實是莫言的打油詩。而且,有些專家認為,這莫言的兩首打油詩,恰好展現(xiàn)了我們中國農(nóng)村的生活氣息,濃濃的生活氣息正是和平常老百姓接觸,展現(xiàn)百姓風采的好機會,并沒有覺得太過于土氣,反而覺得土得掉渣才是真水平!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夢想,大文豪也毫不例外。
四十年來,莫言始終如一地堅持著他的寫作夢想。他說:“這個夢想在不斷的變化,當你餓得半死的時候,你的夢想就是趕快吃頓飽飯……關(guān)于文學的夢想,也是我很小的時候就產(chǎn)生了,我小時候是一個聽故事的人,另外也是我因為生活在一個故事比較多的環(huán)境里……
大圖模式而且聽得多了,也按捺不住地想把聽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那我終于成為了一個講故事的人,自然也實現(xiàn)了我童年的愿望。”所以,關(guān)于夢想,或許我們在現(xiàn)實中只字不提,但是,夢想的種子早已在心中發(fā)芽,盼望著它快快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