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包括招商 1000 增強 ETF 在內的多只指數增強 ETF 獲批了,對于筆者這樣一個偏愛寬基輪動策略,同時又對指數增強基金青睞有加的投資者,無疑是近期聽到的最好消息了。
這意味著,場內交易者,可以在兼顧輪動與指增這兩個追求不俗超額收益的策略踏出了重要的一步,比場外投資者或有了更大的優(yōu)勢。
今次多只指數增強 ETF 的獲批,是指數增強 ETF 產品線的第二批產品,也算是一次大擴容。
首批指數增強 ETF,選取了滬深 300 指數和中證 500 指數兩大寬基指數作為試點。
熟悉 EarlETF 的老讀者都知道,近年我格外重視在投資標的上,對于寬基指數 “三五十”,也就是滬深 300 指數、中證 500 指數和中證 1000 指數的全覆蓋。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市值下沉的當下,中證 1000 指數擁有最多傳統(tǒng)投研團隊無法覆蓋的小市值個股,也因此有著更鶴立獨行的表現。
下圖是這三個指數 2022 年迄今的走勢圖,請留意中證 1000 指數相對滬深 300 指數的抗跌,更要留意紅色虛線箭頭部分,中證 1000 指數的獨立上漲行情。
這種獨立性,絕非僅僅是在 2022 年才有體現。如果你看過筆者今年 6 月那篇推送《Earl 二八輪動還好嗎?優(yōu)化的三個新方向》的話,就會知道中證 1000 指數有多大的魔力:以 2015 年迄今的四周輪動 + 擇時模型進行數據回測,僅僅是加入中證 1000,輪動的年化收益就可以從僅有 300 和 500 模型的年化 7.67%,提升至 15.18%。
說中證 1000 指數有點石成金的效果,毫不夸張。
中證 1000 指數雖好,但使用單純的指數基金跟蹤,依然不夠美妙。
中國 A 股,是一個專業(yè)投資者相對容易捕捉超額收益的市場,除了一眾主動型基金經理之外,以金融工程為武器的量化派基金經理們,通過指數增強基金這個產品線,同樣有著不俗的表現 —— 中證 1000 指數成分股眾多,良莠不齊,更是量化投資的絕佳戰(zhàn)場。
下表是筆者統(tǒng)計的 2018 年迄今,所有跟蹤中證 1000 指數的指數基金和指數增強基金的逐年平均表現對比,2022 年今年迄今收益截至 10 月 21 日。
很顯然,同樣跟蹤中證 1000 指數,指數增強基金這些年每年的表現都跑贏了指數基金,而且歷史超額收益相當可觀。
但是!在指數投資領域,指數增強超額收益和短線波動的便利性,長期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下表是一只場外指數增強基金面向波段交易的 C 份額的典型費率,可以看到在 7 天至 30 天以內的持有周期內,還需要收取 0.5% 的贖回費,而普通場外指數基金 C 份額,一般持有超過 7 天就不再收取贖回費:
這意味著,如果你希望享受指數增強基金的超額收益,使用傳統(tǒng)的指數增強基金,就要放棄一個月以內的波段操作,這對于我這樣偏愛寬基周輪動的玩家,無疑是太過于痛苦的抉擇。
終于,伴隨此次招商 1000 指增 ETF 產品的出現,配合已有的 300 和 500 指增 ETF,追求“魚和熊掌” 兼得了,通過 ETF 的交易,可以按照 T+1 的節(jié)奏進行快進快出,同時依然可以有機會享受指數增強帶來的超額收益,這對于輪動交易者,實在是太棒了。
此次招商的 1000 指增 ETF,基金經理是老將王平和新生代蔡振。
關于招商基金量化團隊的領軍人物王平,EarlETF 的老讀者應該不會陌生。王平的代表作品招商量化精選,此前筆者就有選入我的 “不抱團” 組合持有。
在今年偏股類基金跌幅動輒 20%+ 的 2022 年,招商量化精選的業(yè)績,實在是讓人愛不釋手,不但不大跌,還貢獻了正收益,招商量化團隊模型的戰(zhàn)斗力可見一斑。
對于如何用量化模型進行指數增強,王平團隊有一個 PPT 分享不妨一讀,與許多更多依靠押注因子的玩法不同,王平的風格有些類似 AQR 對沖基金的價值 + 動量結合。
在價值層面,會通過量化打分,低買高賣,同時對冷門股進行深挖。
而在動量層面,則是相信數據,積極擁抱風格輪動,而不是一直抱守基金經理自己偏愛的風格。
指數增強基金的價值,越來越受到更多基民的青睞,相應的產品也層出不窮。
看收益排行選基金,這是許多基民習慣的選擇。但是,在指數增強基金類別下,筆者建議一定不要忽略跟蹤誤差。
是的,指數增強基金獲取超額收益,有的基金依賴的是基金經理在特定因子上的重注 (因子獵手),這樣做押對了固然超額收益杠杠的,但是一旦遇上逆風局,就會出現顯著回撤。
這個問題,筆者此前引用國海證券的研究報告,在《“老實” 的指數增強基金更靠譜?》中指出過,跟蹤誤差比較低的 “老實” 指數增強,長期看表現或更好更穩(wěn)。
下圖是國海證券的回測,基于中證 500 指數增強基金,“偏向跟蹤” 值得是跟蹤誤差最低的 50% 指數增強基金,“偏向靈活配置” 則是指超額誤差最高的 50% 的指數增強基金。孰優(yōu)孰劣,一目了然。
在諸多中證 1000 指數增強基金中,招商一向是相對穩(wěn)定的跟蹤風格。招商現有場外的那只招商中證 1000 指數增強基金,過去一年的跟蹤誤差是 5.3%,如果不考慮 LOF 這種跨場內場外形態(tài),無疑是場外指數增強中較小的。
在筆者看來,對于指數增強 ETF 而言,跟蹤誤差的控制比場外指數增強基金更重要。
指數增強 ETF,天生就是為追求短線波段而生的。在短線持有下,指數增強基金的指數收益和超額收益的匹配就很重要了,若是跟蹤誤差過大,很容易出現在較短的波段下,或許指數表現本身是盈利的,但是超額收益部分卻是負的,甚至可能抵消指數的盈利,讓指數增強 ETF “扭贏為虧”,那 ETF 持有者就要哭死了。
顯然,較低的跟蹤誤差,可以更好的規(guī)避這樣的悲劇出現,讓指數增強 ETF 的表現能盡可能的跟緊指數本身,不要出現離譜的偏差。
而在這一點上,招商基金王平的量化團隊,過往情況無疑是表現更好的。
好的基金新品,可以讓更多的投資策略成為可能。中證 1000 指數增強 ETF 的出現,無疑讓指數增強和波段輪動爭取可以兼得。筆者期待招商中證 1000 指數增強 ETF 的早日上市。根據公告,招商中證 1000 指數增強 ETF(認購代碼:159680)將于11月9日至15日發(fā)售,有興趣的不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