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題目,似乎有老生常談的味道,民間也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之說,今天既然提及,那就分析一些現代的,深層次的問題。
有人說,領導含有領袖和導師的含義。領導的一舉一動,可以說是團隊的旗幟,具有核心意義和代表性,不光是別人了解這個團隊的名片,還是團隊凝聚力促進與維護的主導力量。拿制度來說,破壞規(guī)則的往往是領導。舉個三國的例子,有一次,曹操下令不需軍隊的馬踏到綠油油的稻田,可是剛說完,自己的馬卻不聽指揮地踏進稻田,踩倒了一大片稻谷,為了“執(zhí)行”自己的話,他將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手下將士頓時跪地求之勸之,曹操刀過胡須落,曰“割須代首”亦可。
如今一部分企業(yè)屢見不鮮的罰款與處理員工的方式中,領導寬以律已,嚴待員工的現象成了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員工的沉默并不代表默認,只是消極地對待工作,甚至破壞公司成本,此時再來個罰款,有的員工會在角落里變本加厲地“報復”企業(yè),或者投奔他企懷抱。企業(yè)無罪,只是高薪請來的領導破壞了看上去正規(guī)的制度。
人休息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為有思想的存在,周身的血液在流動著,因為有來自心臟的動力。領導是公司的大腦,大腦休息了,四肢一般不再受“司令部”的監(jiān)管和指揮,看似在工作,其實心已飛出了公司這個鳥籠子,即便鳥籠漂亮,食物又好又能怎么樣?
古人云,血養(yǎng)神。我們的行動有如血液流通,而精神文明就是企業(yè)文化。有了對制度的更新和執(zhí)行,以及企業(yè)文化的深入人心,從上到下,才算一個整體。說白了就是個想和做的過程,想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程度,這才是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出發(fā)點。領導既能從公司和員工合理配置上思考問題,也能細心地體察,用心地做事,勤政為員工的話,不會因為坐下,員工就躺下了。相反,員工會說:領導真的累了,該休息一下了,您放心地休息吧,這里有我們。
2009年4月16日 00時15分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