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注意力缺失的時代,面對層出不窮的信息我們都在左躲右閃,日常事務(wù)中原本不要做的事情也變得和必須要做的事情一樣重要。
下面是工作時間我不會做的事情:
我不會將會議安排在早晨。
我不聽音樂或者有人說話的電臺。
在專心工作90分鐘之前我不會檢查郵箱。
我不會將不認(rèn)識的人的郵件標(biāo)記為緊急處理。
下午之前我不會打開社交媒體,而且只會在休息的時候看一看。
我不會讓日常安排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那樣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我不會連續(xù)工作超過3個小時,而不讓自己休息一下。
早晨時間我不接電話或者回復(fù)短信。
我不用Slack。
我不看新聞。
我不在辦公室吃東西。
我不會工作超過晚上6點。
下面是我保證要做的事情:
前一天晚上安排好明天的待辦事項。
在高度專注工作前,保持注意力集中。
我通常會理清并修改接下來6個月的目標(biāo),以及為了實現(xiàn)它們我需要采取的行動。
在候選清單上我會列出很多事務(wù),這樣我就能根據(jù)我的心情和精力來選擇做哪些事情,與此同時,重要的事情仍舊要完成。
每周結(jié)識一位有趣的人。
現(xiàn)在,你也許在想:天哪,我根本不可能做到上面這些事情!比如,你不可能避免早晨的會議或者你的同事要求你全天開著Slack?;蛘咭苍S你覺得不看看新聞那一天都有點白過了。
我想請你問問自己,真的是那樣嗎。比如:你不能早一兩個小時投入工作,而不必打開Slack嗎?或者,你不能從一天中留出90分鐘的時間給自己,那樣別人就不會在那段時間打擾你了嗎?
一般來說,大家的看法跟你的效率高低并沒有關(guān)系。所以,你得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找出如何不要做那些對你同事來說是標(biāo)準(zhǔn)的,但對你來說卻可能是事與愿違的事情。
當(dāng)你在列出自己的“不做”清單時,盡力專注于小目標(biāo),盡可能地詳細。你要排除掉所有影響你效率的小事情。然后,當(dāng)你在列出你的待辦清單時,盡可能地專注于大目標(biāo)——那些長期目標(biāo)和真正對你重要的事情。一旦你頭腦中清楚地知道6個月后你想要達成什么目標(biāo),就很容易拋開那些雖然瑣碎,但卻很會影響到你的日常事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