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好每一個學生
著名特級語文教師于漪老師的寶貴經(jīng)驗是:“要有能力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胸中有書、目中有人”。
“胸中有書”是教好每一個學生的前提,是指教師必須具備本學科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熟練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并能根據(jù)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靈活運用和處理教材,把教學內(nèi)容講清楚,講明白,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做到“胸中有書”不難,但要在教學活動中做到“目中有人”,卻非一日之功,這也是真正的名師和普通教師的分水嶺?!澳恐杏腥恕本鸵プW生的心理,知道他們在想什么,然后把孩子們的興趣和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接下來幫他們想辦法、解決問題,在這種環(huán)境下,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有些老師在平時備課時,照抄現(xiàn)成教案,不認真研究教材,不研究學情,不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一味地求深、求難;課堂教學中,只顧表演教案內(nèi)容,拼命灌輸知識,不關(guān)注學生的聽課反應,不過問學生學得如何,所有學生是否都已學會;考試成績出來了,只關(guān)心學生考分的高低,不去認真分析考分背后隱藏的影響學習效果的心理和習慣等方面的因素;學生的行為出現(xiàn)了偏差,只知道一味的批評、訓斥,乃至體罰,不去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把思想工作真正做到學生的心坎上……,這種種“目中無人”的教育行為,怎么可能把“所有學生都教好”呢?
“目中有人”要求教師把“教書”建立在“育人”的總體目標之上,“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不能把學生當做教師謀取名利的手段,而是要把學生當做教育的最終目的。正如羅素所說,一個理想的教師必備的品質(zhì)是愛他的學生,而愛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樣,感覺到學生是目的。他強調(diào),教師愛學生應該甚于愛國家和教會。因此,教師只有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學生,研究學生的心靈世界,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成長的細節(ji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才能做到“目中有人”,也可能最終成為真正的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