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重新把寫作拾起來。我原來講過,我向來喜歡文人,覺得他們呻吟起來都好聽~~
重新開始寫文章,會發(fā)現腦袋空空,干涸得根本沒有輸出。拼了老命寫出來,卻味同嚼蠟!
開始刻意練習,注重積累,多看書,一個月的時間,原來需要一上午才寫好得東西,現在縮減到兩個小時。覺得開心!
下面把方法分享給大家
大多數人重新開始寫作都會有一些常見情況,
主要體現在以先幾個方面:
效率低下 方向錯誤 忽視積累
下面我們一個一個講:
1)效率低下
想要提升效率,就要在一定要在短時間內有足夠的重復次數
比如一位短跑運動員,每天肯定不是只是訓練100米來當作練習,他可能會練習很多小項目,比如說用啞鈴來鍛煉手臂的力量,專門鍛煉步伐的頻率,他會仰臥起坐來鍛煉腰部力量
只有項目足夠小,才能在短時間內有很多的練習次數
所以我們學習一個新的技能的時候,是可以分成下面的幾個步驟的:
1:研究整體
2:拆分成細小項目
3:分項目針對練習
4:重復足夠多的次數,把小項目能力提升上去
5:進行整合性練習
寫作同樣如此
寫作可以拆分成哪方面的小項目呢?
1:觀點提煉
2:思路結構:通過那些方面來論證你的觀點
3:詞匯使用 : 學習 積累
4:句子寫作
5: 文章
2)方向錯誤
大多數人會認為寫作最重要得是文筆,其實不是,文筆甚至不是寫作最重要的東西,寫作最重要的永遠是內容本身。
寫作的本質就是把我們腦海中的東西組織好,然后把這個內容表達傳遞給他們。
下面是幾種常見輸出類型和他們的對應重點
小說型文章 :小說的故事 任務 情節(jié)
觀點型文章 :文章的觀點,邏輯,案例
干活型文章 :文章的教程 方法和流程
3)忽視積累
寫作是一個方法問題,其實也是一個積累問題。方法是可以學習的,但是積累一定是一個依靠時間的硬功夫。
這個積累主要分成四個方面的積累:
詞匯 知識 素材 見聞
在想到大海的時候有些人脫口而出:哇,大海真大
有些人會說: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這是詞匯和知識的積累帶來的改變
自己寫文章覺得干巴巴的,不知道能些什么往文章里邊寫:這是因為我們過去對生活麻木不仁,我們缺乏那種敏感和柔軟。
這個時候重視自己的所見所聞,把閱讀到相關的案例故事例子 句子記錄并且時常溫習。沒有積累,想寫文章的時候,想掏東西,當然就掏不出來了
只要我們解決這三個問題,就能比以前更快的去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下面介紹幾種常見且好用的鍛煉寫作的方法
任何類型文章的最低標準就是:
1:詞匯豐富
2:用詞精準
3:句子流暢通順
4:邏輯沒有謬誤
這算是寫作的入門功夫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基本的訓練來做好文章質量保證的最低要求
1)詞典學習法
這是一個看似非常笨蛋,但是非常有用的學習方法,追唄一本字典,每天速讀 20分鐘。當然也不是瞎讀,你要
忽略生僻詞
記憶次熟詞
摘抄精華詞
詞典學習法是非常簡單,誰都能用,但是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你能堅持一個月 半年,你就會發(fā)現自己的長進
2)跟蹤學習法
找一個你很喜歡的作者,搜集他的作品,認真閱讀并且記錄這個作者的詞匯使用習慣,就是記錄在他作品里,你自己沒有那么熟的詞語,以及你覺得特別精彩 效果特別好的一些詞語
進行過多本書的跟蹤學習,經歷過多種寫作風格文字風格,慢慢你就會知道怎么去培養(yǎng)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
3)造句學習法
知道詞匯什么意思, 并且只記到本子上是不行的,還得會用,那就是造句(在句子中詞語才有鮮活的生命),對一個詞語多造幾個句子,體會不一樣的用法。
比如說 ----- 青春:
1)黃土飛揚的操場,落葉貶低的校道,人聲鼎沸的食堂,那些地方回蕩的都是我們逝去的青春
2)只要經歷的夠多,你就會明白,青春的容顏終究不過夢一場,該過去的始終會過去的
3)別看他長得清純,一顆心早就滄桑了
造不出來怎么辦?回去翻看詞典中的例句??!
4)句子擴寫學習法
句子擴寫就i是他一個短句,自己通過不斷添加相關細節(jié),擴寫成一個更長的句子,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學習方法,放一個例子大家體會一下:
他站在地上,嘆了一口氣
他佝僂著身子站在地上,嘆了一口很長的氣
落葉遍地的秋風里,他佝僂著站在地上,身子不由自主的微微顫抖。風越發(fā)猛烈,空中開飄著雪。他望著看不見的遠方,半晌沒有說話,只是長長嘆了口氣
5)修辭手法的單項練習
文章想要出彩,就不能總是平鋪直敘,適當的時候也要使用一些修辭手法,可以從最簡單的開始:比喻 排比 感嘆 反問
可以對修辭手法單項訓練,自己多寫,并且不斷看喜歡的作者的文章里怎樣使用修辭
6)描寫和敘述的專項訓練
描寫和記敘類文章在有細節(jié)才會更生動,還原度高才會吸引人,看著文字好像就有一個畫面出現在我們眼前一樣
看例子:
他推開門,喝了口水
他猛地推開那扇布滿油膩的們,一個大跨步邁進屋里,抄起桌上的水杯,猛地往嘴里灌水
這種操作并不難,只是對物體 操作 環(huán)境去適當的增加一些形容詞動詞 副詞,這個場景就會一下子生動起來
他是怎么推開門,推開一扇怎樣的門,怎么喝的水
適當的增加一描寫成分,能使表達更準確
敘述是講一件事情:
王大壯的老婆病了,他沒有錢給老婆治病,結果病情越來越嚴重。后來就住院了,親戚也幫不上忙,結果他老婆就死了。死了之后他也沒啥心思工作,就辭職在家待了版奶奶。沒有收入的日子過不下去了,才有開始找工作。
修改:
在家蝸居版奶奶后,王大壯再次賣出家門,半年前這個家還有他和老婆佳薇,后來肺病帶走了她,這世間便只有她一個了。他恨自己無能,掙不夠前給老婆的醫(yī)療費。他更恨自己的懦弱,做不到隨她而去?,F在錢花光了,就開始琢磨怎么找一份工作茍活下去。
使用一些不同的詞語 蝸居 邁出家門 便只有他一個 懦弱 隨她而去 琢磨 茍活
并且加上倒敘而不是采用平鋪直敘的方法
一些詞匯的使用和記敘手法的改變,就使得文章高級很多??!
沒有一個很神奇的方法從寫作小白到寫作達人,但是有經驗和方法讓你少走彎路
上面是我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當然:重要的還是你的執(zhí)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