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撿拾光陰的碎片

 

 

 

走到人生的秋季,人開始變得懶散起來,“簡單生活”就成為一個最時髦的借口??擅刻鞎€是要讀的,即使有了媒體,有了電腦,感覺還是沒有看書看報那樣痛快。出差時,在一家4星級賓館,見洗浴間里竟掛著個小電視機,才知坐在馬桶上也可以收看各種電視節(jié)目了。在感嘆科技之發(fā)達的同時,我想,與其這樣看電視,還是不如拿著書本閱讀起來愜意,慢讀細品,字里行間,是靈魂的碰撞,是思想的閃現。而這些都是電視所不能比擬的,比如看到那些光怪離陸、驚險刺激的畫面,你只沉浸在獵奇中,卻無法去三思。循著時光流淌的方向,回望過往讀書的日子,讓人多了一些感懷。


  上世紀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就制造了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反動。那時好多書籍、戲劇、電影等文化載體都被斥為“封、資、修”、“大毒草”,一部分文學家、書畫家、藝術家也被打成資產階級“右派”或“走狗”,文學歷史書籍只要是不合時宜的,都被封存、焚毀。而讀書,對兒時的我們來說就成為了一種災難:上學時學不學數理化已經不重要,業(yè)余時間更難找到可讀的書看,偶爾能夠見到幾本有些發(fā)黃的小說,但又擔心被人發(fā)現了當“毒草”予以收繳。我們就這樣,在驚恐中讀書,在躲藏中讀書,反而對所謂的“毒草”增添了好奇。那種想看書的愿望被激發(fā)了,就會千方百計去尋書,淘書,同學朋友間能相互傳看一本喜歡的書,比如今吃一頓大餐還要開心,只是那時要讀到一本好書真難。常常是找到一本好書,就東躲西藏地偷偷看,可說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有一次,鄰居大姐借給我一本《西游記》,我就是晚上打著電筒在被窩里看的,聽到媽媽來查房的腳步聲,趕忙息了電筒,佯裝睡著了,待她一離開,便又看了起來。有時,看著書就會忘了吃飯;有時,還端起飯碗邊吃邊看,全然忘了吃飯的滋味。我們兄弟姊妹多,母親在外工作很辛苦,每見我不好好吃飯,認為是個壞習慣,煩了也會罵上幾句。但我還是樂此不彼,甚至把書帶到課堂上看。讀初中時,我對物理缺少興趣,那天正巧上物理課,同桌帶了一本《安徒生童話》,我拿過來看著看著就入迷了,以致上課了還埋頭在抽屜里看。沒有想到老師走到我桌前,將書沒收了,還狠狠地批了我一頓,把我都急的要哭了。好在事后老師把書還給了我,不然還不知怎樣還回那位同學書呢。

 

 

 


  轉眼到了70年代末,一切撥亂反正,百廢待興。
以前被認為是“毒草”的各種文藝書籍都得到了正名,古典名著,巴金、茅盾、魯迅等著名作家的書籍也開始再版發(fā)行,但要想買到好書還是有點難。我知道父親有一戰(zhàn)友在縣里的新華書店當經理,就列了一堆書名讓他幫我買。有一次,父親去到縣城,一下子給我買了10多套書,裝了滿滿一箱子,打開一看全是古典名著,令我高興之至。父親告訴我,這些書都是不容易買的,多虧了他戰(zhàn)友幫忙。捧著一本本還散發(fā)著油墨香的新書,我簡直是急不可待,放在家里一本一本地讀了起來,那年讓我讀了不少好書。直到現在,我仍然保存著父親為我買的這些書,有的書還用牛皮紙包著封皮,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除了正規(guī)出版的書籍,我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收集各種雜志。每次搬家時,最不好搬的就是一捆一捆、一箱一箱的雜志。剛從縣里調到市里的那段時間,那是一個人離開了家在異地生活,看書看雜志也就成了我的業(yè)余生活。而我愛收藏書刊,所以,在家里到處都會塞上書。我家住房面積不大,裝修后沒有了專門的書房,別的沒有增加,就增加了一組書柜,后來還連床鋪也利用起來,在一鋪板床的“肚子”里也裝上了書。有一天,還在讀高中的孩子不解地問我:“爸,這些書你都讀過了嗎?”面對他的提問,我難以回答。的確有些書我是沒有讀過的,但我深知對書的學習、感悟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些書現在沒有讀,并不意味今后也不讀。人的精力有限,而只有“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讀書、藏書才是自己這輩子最想做的事。

 

 

 
  進入新的世紀,隨著電腦的普及使用,讓我逐漸疏遠了書籍,但不買書并不等于不讀書。網絡帶來的便利,讓我們可以從中讀到更多書,也許這就是我疏遠書籍的理由吧!當然,不買書也還有住房狹小無處安放的原因。但每當遇到自己需要或心愛的書,也還是會買上一些的。今年5月,為了完成錢幣方面的論文,我從網上購回了《中國貨幣史》及好幾本有關錢幣知識的書籍;不久前,出差到三峽,在逛書店時看到周國平的散
文集生命的品質》,也毫不吝嗇地買了一本,成了我近期閱讀寫作的手邊書。至于《讀者》、《雜文報》更是我每期必買的報刊,已堅持有數十年。


  時光流逝,人世滄桑,我們每個人都將老去?;厥子朴茪q月,讀書,在我生命中就是我精神食糧的供給。撿拾光陰的碎片,唯有那一本本讓我愛不釋手、一讀再讀的書,成為最美好記憶。從書中,我讀懂了人生,學會了坦然,也學會了用文字編織我的想,感恩生活的饋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撿拾光陰的碎片 | 左岸讀書
孩子愛游戲、愛電視,就是不愛讀書?也許是大人做錯了這4點
聞鍾記郵 | 由書林街郵戳想到的
告別低效能閱讀的六個思維模式
閑坐黃昏翻舊書
翻讀舊時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