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留給我們的后代一個生存空間
近幾年來,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沙塵暴;持續(xù)不斷的高溫;暴雨、干旱成災;龍卷風、海嘯的頻頻發(fā)生;空氣污染已給人類的生存帶來極大的威脅。最近北京的氣溫已高達37度以上,太湖被蘭藻肆意泛濫造成大批水生物的死亡而影響了生活用水,造成無錫的大面積的飲水污染,極大的影響了市民的生活。這些環(huán)境污染是由天災與人禍造成的。但絕大部分是人為造成的---“溫室效應”。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報告,2006年是自1851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第六高的一年,2007年受全球暖化以及圣嬰現象的影響,全球平均溫度更將打破1998年攝氏13.9度(約華氏57度)的記錄。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影響已經開始在各地浮現。讓我們先看看衛(wèi)星的對比照片。
1979年北極的衛(wèi)星照片
2003年北極的衛(wèi)星照片
2002年1月31日南極衛(wèi)星照片 2002年3月7日南極衛(wèi)星照片
從衛(wèi)星的照片使我們驚訝的發(fā)現,溫室效應已慢慢的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嚴重的是在地球上所有的山獄冰河、南北極的冰層全在融化中,格陵蘭島上有大量的冰塊呈現不穩(wěn)定狀態(tài),倘若冰層完全融化,足以使全世界的海平面上升20英尺。如果出現這種海平面上升局面,位于西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全國最高點只有海拔5公尺),將在未來幾年內被大海淹沒。其中包括我國上海、臺灣等都存在被大海吞噬的可能性。美國環(huán)保署估計,美國氣溫將在本世紀平均上升3到5度,洛磯山脈綠地和堰洲島等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可能消失。越來越多的北極熊因為北極的冰山不斷融化而頻臨滅絕;
可憐的北極熊在逐漸融化的冰塊上掙扎求生
國王企鵝的數量也迅速減少。隨溫度的上升,海洋會形成更多具有破壞性的臺風;內陸變得更加干旱,嚴重的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原本只在赤道地區(qū)出現的疾病會往南北蔓延,這些變局都對人類生存帶來新的危機。 造成地球暖化的原因即在于石化燃料(媒、石油、天然氣)燃燒后所產生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氟氯碳化物、甲烷、碳氫化合物、臭氧)吸收了原本應該排放到太空中的熱輻射,使得熱輻射無法排散,甚至被折射回地球,另一方面地球仍然持續(xù)接收來自太陽的熱能,造成氣溫不斷上升,就好像在地球外圍裹了一層厚厚的毯子,形成溫室效應,地球越來越熱,氣候也越來越不穩(wěn)定。 近年來,二氧化碳在空氣的濃度急劇上升
為解決日益嚴重的地球暖化問題,限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是當前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如何改善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是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責任。大氣氣體是全球的公共資源只有全球人攜手合作,才能把可供居住的生活環(huán)境留給我們的子孫后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