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郁孤臺上思稼軒

羅 錚

亭臺樓閣,向來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塊藝術(shù)寶地。無論是江南的私家園林,還是江南三大名樓,抑或是醉翁亭、愛晚亭等名亭高臺,都飽浸著文人墨客的營養(yǎng)。不知怎地,古代文人對亭臺樓閣富含特殊的情感,每到一處,便自然文思泉涌,欣然留下墨寶。因此,只要是稍具聲譽的亭臺樓閣,都縈繞著色彩各異的詩詞歌賦,而且它們的名氣也隨著文人才華和名望的提升而水漲船高。在江西的南大門贛州,就有這么一座郁孤臺。

江西簡稱贛”,因贛江得名。贛江之水來源于章江與貢江,二水匯合后向北流去,縱貫贛鄱大地,注入長江。贛州,便位于章江與貢江的環(huán)抱之中,而郁孤臺,就在那二水匯合處。亭臺往往與江河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此臺更無例外。郁孤臺,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但距今至少千年有余。因坐落于賀蘭山頂,以山勢高阜、郁然孤峙得名,臺高三層,立于臺上,可縱觀全城。史書對郁孤臺的記載最早是在唐肅宗時期,名臣李勉受誣被貶官虔州(贛州的古稱),情緒低落,“郁孤”二字觸動心弦,遂于臺上感慨曰:“余雖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闕一也,郁孤豈令名乎?”當(dāng)然,縱覽歷史長河,贛州、乃至江西全境,歷來不是全國的中心,文化光芒自然比不得斑駁的中原。那么,郁孤臺為贛州爭得的文化遺跡,就顯得蔚為珍貴。

最早為郁孤臺留詩的名人,乃北宋趙抃的一首36句五言長詩。此后,陸續(xù)有后來者登臺潑墨。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也曾為郁孤臺傾力揮毫,可奇怪的是,在奔騰的贛江水上,他的光輝卻不及與其齊名的辛棄疾。

辛棄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歷城人,生于1140年,是中國古代史上難得的文武全才,文韜和武略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結(jié)合,與蘇軾合稱“蘇辛”。幼年由于父親早卒,稼軒跟隨祖父生活在金人統(tǒng)治的北方,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立志恢復(fù)中原、指點江山。21歲參加義軍抗金,勇猛無畏,率一支義軍南歸朝廷,25歲受到南宋天子召見,踏入宦海,聲威大振。洪邁《稼軒記》記載著他當(dāng)時的聲名:“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span>堅定的理想、奔放的性格、強烈的戰(zhàn)斗精神,同時也注入他的詩詞文章,使他的詞章與盛世時期的懷才不遇,甚至與亂世埋藏單純悲嘆流離失所的哀怨文辭相比,多了一分澎湃的激情和劇烈的震撼!

稼軒一心向北,可命運卻讓他與江西淵源深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以湖北賴文正為首的茶商軍起義,屢敗官兵,聲勢浩大。朝廷急調(diào)稼軒任江西提點刑獄一職,趕赴贛州指揮戰(zhàn)事,僅3個月時間,就平定了茶商軍。可是,戰(zhàn)役的勝利并沒有讓他欣喜若狂,而是依然時常想起北國家園和父老鄉(xiāng)親,無法放下收復(fù)失地的抱負(fù)。郁孤,顧名思義,傷感色彩濃厚,于是在贛州期間,辛棄疾就成了郁孤臺的??汀C慨?dāng)心生感慨,他便獨自登臨郁孤臺,憑臺遠(yuǎn)眺,靜觀章貢二水環(huán)流腳下,滾滾北去。翌年,他奉調(diào)京西轉(zhuǎn)運判官,離開贛州赴任途中,在江西萬安縣造口,觸景生情,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說到此詞為何作于造口,還有一段故事可講。南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辛幼安詞》條云:“題江西造口壁詞云云。蓋南渡之初,虜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因此起興 ?!?/span>造口,一說名皂口,南宋建國之初,國力衰弱,金軍南侵,所向披靡,并緊追隆祐太后。至造口,隆祐太后下船與農(nóng)夫“肩輿而行”,才幸免于難。造口見證了新生南宋政權(quán)的存亡危急時刻,也成為南宋統(tǒng)治者的福地,辛棄疾置身此間,再生感慨,故題詞于壁上。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首真正使郁孤臺名揚四海的佳作: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這首詞,是對詞人歷次登臺心情的總結(jié),透過這首詞,我們更能確定詞人每次登臺都是怎樣的愁緒。他是多么想穿越千萬座青山,像不可阻擋滾滾而去的江水一般,殺奔山東老家,光復(fù)山河。詞具有強烈的空間感,且句句不離山水,可他看的不是山,是山那頭的故鄉(xiāng);看的不是水,而是有家不能回、與親人生離死別的淚花。他的方向是北宋故土,不論是什么山,都遮不住這種愁思,報仇雪恥的意志,絕無更改的可能。詞的意境大開大合,又不乏細(xì)膩的情思,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而最后的落腳點又在鷓鴣悲涼的叫聲上,點明愁苦之心。白居易《山鷓鴣》曾一語點破鷓鴣的特點:啼到曉,唯能愁北人,南人慣聞如不聞?!?/span>

只可惜,縱使稼軒再有抱負(fù)、能耐再高,攤上一個無心作為的君王和嫉賢妒能的朝廷,也只能徒嘆奈何,他也意識到自己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淳熙八年(1181年),正值年富力強的稼軒受到彈劾,被免去一切職務(wù),回鄉(xiāng)閑居。此后20余年,除一度出任福建提點刑獄和福建安撫使外,稼軒大多數(shù)時間都賦閑鄉(xiāng)野。在其生命的最后幾年,稼軒曾有機會東山再起,宋寧宗前期,授稼軒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鎮(zhèn)江知府等職,可惜再一次受到奸人挑撥,被迫離職。兩年后,帶著無盡的遺憾,溘然長逝。

如今的郁孤臺,歷經(jīng)多次磨難損毀,已是滄桑滿身,臺前臺后各有一尊稼軒像。稼軒身系披肩,遙望遠(yuǎn)方,氣宇昂然,刀已半出鞘,雖屢遭排擠,卻矢志不渝,令人敬佩。我靜靜地站在郁孤臺上,遐思無限。如果稼軒當(dāng)年有幸繼續(xù)馳騁沙場,收復(fù)河山,心情當(dāng)不至如此悲涼。然而,歷史從來就沒有假設(shè),更何況若是如此,或許我們就無緣聽到這首斐聲古今的名詞了。也正是少了一個戰(zhàn)績輝煌的功勛名將,才多了一個譽滿天下的豪放詞人。悲哉?幸哉?

(發(fā)表于2011年12月4日《南昌日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聲鏜鞳┃辛棄疾的<菩薩蠻>】
辛棄疾和郁孤臺的那些事
王兆鵬 肖鵬 |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的現(xiàn)場勘查與歷史鉤沉
在郁孤臺留下千古絕唱的豪放派愛國詩人
因為辛棄疾的一首詞,帶火了江西的一座地級市!
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詞,被譽為詞中瑰寶,你能讀懂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