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最初是老莊哲學用語,是老莊對道本性的認識,也是其審美的最高理想。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包括人和人世間在內(nèi)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自然即是美,最大的美。自然天成即沒有人為介入、自然而然形成的。老子關于自然最著名的論題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保ā独献?span style="font-size: 1em;" p-id="48">》第二十五章)將自然提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認為自然是至上之道,道就是自然。萬物由道而生,而道法自然,所以萬物也是自然而然地生成、存在。莊子對自然的認識亦是如此,如《莊子·德充符》篇云:“常因自然而不益生。”《莊子·應帝王》篇云:“汝游心于澹,合氣于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鼻f子承襲了老子的自然觀,主張合自然而自然形成之美。
此后,自然天成被引入文學批評中,其影響體現(xiàn)在如下3個方面:①創(chuàng)作主體表現(xiàn)的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云:“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雹谖膶W作品不加雕琢的美學風格。如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專列“自然”一品。③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一個尺度。如南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云:“謝所以不及陶者,康樂之詩精工,淵明之詩質(zhì)而自然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