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醫(yī)學(xué)認(rèn)為,玉米須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膽、膀胱經(jīng),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腎
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道結(jié)石和高血壓等。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玉米須含大量硝酸鉀、維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種揮發(fā)性生物堿。有利尿、降壓、降
血糖、止血、利膽等作用。
小便不利:玉米須鮮者30~45克,干者12~15克,煎湯服。
治小兒尿頻:玉米須15克,金櫻子5克,加水煎取200毫升,調(diào)入適量紅糖,代茶飲。每日一劑,一般3~5天見效。
治婦女妊娠水腫、特發(fā)性水腫:取玉米須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煎取300毫升,分兩次溫服;或玉米須50克,大棗5枚,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劑。
腎病綜合征:玉米須60克, 洗凈,煎湯代茶飲,每日一劑,3個(gè)月為一個(gè)療程。 利水通淋。適應(yīng)腎病水腫、蛋白尿、高脂血癥。
治慢性腎炎:玉米須煎劑(每用干品100g,加水1200mL,小火煎煮半小時(shí),約得500mL,過濾后分4次喝完。以上為1日量),堅(jiān)持3~6個(gè)月,可使浮腫逐漸消退,尿蛋白減少或消失。
治腎炎、急性膀胱炎:玉米須30~50克,車前草20~30克,加水煎取300毫升,分兩次溫服,每日兩劑。急性膀胱炎::取玉米須50克,車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取汁溫服,每天2劑
玉米須治腎臟炎、初期腎結(jié)石:玉蜀黍須,分量不拘,煎濃湯,頻服。(《貴陽市秘方驗(yàn)方》)
玉米須治尿道感染:玉米須15g,金錢草45g,萆薢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
腎炎水腫:取玉米須30克,車前草30克,水煎,取汁代茶飲,每日1劑。
特發(fā)性水腫:取玉米須50克,大棗5枚,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每天1劑,連服1個(gè)月。
妊娠水腫:玉米須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2次服,連服5天。
慢性前列腺炎:取玉米須6克,馬齒莧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天2劑。
乳糜尿方:玉米須30克,糯稻根60克。水煎分2次服。主治乳糜尿。
糖尿病 方一:玉米須30g,黃芪30g,山藥30g,木根皮12g,天花粉15g,麥冬15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方二:玉米須60g,薏苡、綠豆各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糖尿病:玉米須50~100克水煎,分 2次1日服完。連服見效。
糖尿?。河衩醉?0克,瘦豬肉250克,煎湯食肉喝湯,一日兩次,可適當(dāng)降血糖。
糖尿?。河衩醉?0克,山藥30克,枸杞子2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劑。
眩暈:玉米須50g,煎湯代茶,每日1劑,分早、中、晚三次飲用。
高血壓:玉米須15~25克,加冰糖適量,煎水代茶常飲;或干玉米須60克,煮水喝,每日3次。
高血壓:車前草30克,玉米須10克,水煎代茶飲。適用于高血壓伴有下肢輕度水腫、排尿不利、舌苔厚膩、脈細(xì)者。
玉米須治高血壓、頭昏腦漲:玉米須50g,菊花10g,煎湯。此為1日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
高血壓:玉米須 18克、 決明子9克、 白菊花(6克),每日用開水沖泡后代茶飲.利尿、降壓、降脂、降糖。
高血壓,伴鼻衄、吐血:玉米須、香蕉皮各30g,黃梔子9g。水煎冷卻后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咯血:玉米須60克,冰糖60克,混合燉服。
膽囊炎:玉米須30~60克,煎水代茶飲?!∮址剑河衩醉?0克,茵陳20克,蒲公英10克,加水煎取300毫升,分兩次溫服,一般5天為一療程。
急慢性肝炎:玉米須、太子參各30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眼。有黃疸者加茵陳同煮服;慢性者加錦雞兒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治黃疸型肝炎:玉米須50克,茵陳30克,梔子2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劑,7天為一療程。
治膽石癥(泥沙狀結(jié)石或較小的結(jié)石靜止期):玉米須、蘆根各30克,茵陳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址剑河衩醉?00克,大棗50克,茵陳60克,加水煎取300毫升,食棗,分兩次溫服藥湯。每日一劑,連用7天。
玉米須治膽石癥(肝膽管及總膽管泥沙狀結(jié)石,或膽道較小的結(jié)石在靜止期者):玉米須、蘆根各30g,茵陳15g。水煎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匯編》)
治肝硬化:半邊蓮50克,玉米須5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完。治肝硬化。
玉米須治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玉米須30~60g,冬瓜子15g,赤豆30g。水煎服,每日1劑,15劑為1療程。(《食物中藥與便方》
咳嗽:玉米須、桔皮各適量,水煎服。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fēng)寒咳嗽、痰多。
產(chǎn)后缺乳:玉米須60克,冰糖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婦女產(chǎn)后腹痛:玉米須50克,水煎20分鐘,取汁30升,調(diào)入紅糖20克,頓服,每日兩次。
治習(xí)慣性流產(chǎn):懷孕后,每日取一個(gè)玉米的玉米須煎湯代茶飲,至上次流產(chǎn)的懷孕月份加倍用量,服至足月時(shí)為止。
減肥飲:玉米須15克,洗凈,水煮,代茶頻飲。
玉米須枕:玉米須2000克,曬干后裝進(jìn)枕套做成藥枕。其具有清熱解暑、健脾利水、降壓利膽之功效。適用于動(dòng)脈硬化、冠心病、腎炎浮腫等癥。
治鼻衄、齒衄、尿血:玉米須50克,生地20克,白茅根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劑。
玉米須治齒齦出血:玉米須50g,置保溫瓶中,以沸水適量沖泡,蓋悶10多分鐘,1日內(nèi)作數(shù)次飲完,每日1劑,7天為1個(gè)療程。
尿血:玉米須30g,薺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玉米須治慢性副鼻竇炎:玉米須曬干、切絲,與當(dāng)歸尾干粉混合,入煙斗燃點(diǎn)吸煙,每日5~7次,每次1~2煙斗。(《全國中草藥匯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