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他的反思:電影本身是其次,我指的是股價和預期的提前反應和相對變化,這也說明,題材永遠事先埋伏是真理,時間窗口提前一個月。
我的回復是這樣的:三個月潛伏一個,一年成功三次,基本上就是1.5的三次方。 炒股,關(guān)鍵是把時間變成收益。壓低時間成本,很多時候就是壓低收益。
一年三倍?這已經(jīng)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數(shù)字了,即使經(jīng)歷腰斬的股災,本金也還可以在。
金錢的本能是追逐盈利,這種本能會驅(qū)動投資者去追逐最大獲利。所謂的最大獲利是: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取最大的漲幅,通俗地說,最好250個交易日統(tǒng)統(tǒng)是漲停板。
當投機者被這種逐利本能抓住后,有無法實現(xiàn)在漲幅上的突破,并會提高交易頻次來壓縮時間成本,這是題材股的大忌諱。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舉個例子:A投機者看到特力A狂漲又踏空,于是很想獲得此類高盈利,便放棄了某個潛伏票,開始不斷地在可能成為特力A的個股上切換。其結(jié)果通常是多次追漲殺跌后造成虧損,而原來的潛伏票開始拉升。
大家都有這種印象:XXXX票我拿了好幾個月,一賣就漲!
為什么?
因為大資金砸個股股價獲得籌碼資金成本太高,但通過增加時間成本把散戶熬死成本最低。還是舉老例子:做唐山,出發(fā)時近千人,也都知道是等規(guī)劃。等到18元時只有寥寥數(shù)十個老面孔,中間的都熬死了。
綜上,當多數(shù)人進入題材股時,想節(jié)約時間成本獲利,但潛伏資金正在與你心理預期不一致地拉長時間成本。可想而知,最后多數(shù)人是在低位割肉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之前在闡述題材股本質(zhì)時,曾經(jīng)明確說過,題材股本質(zhì)之一是信息不對稱。作為二級市場投資者,本來就很難準確獲得一個一次文獻式的原始信息,那么又如何準確地第一時間介入呢?所以,付出多一點的時間成本,會擴大事件捕捉成功的概率。用我?guī)熡训脑捳f:等天上掉餡餅,你還想偷個懶,少等一會兒。
題材股的第二個本質(zhì)是籌碼博弈。題材股通常見強于震蕩市,看最近的梅妃,特力A就足以說明問題。場內(nèi)博弈就好像當兵或者蹲監(jiān)獄,老兵和老犯人都更熟悉環(huán)境,熟悉每個進來的人,也更適宜生存。在小票伏地魔時,我多次看到好幾個V帶著人進來,那我就做個T悶殺一批唄,誰讓你不潛伏,來追高的。好多人都說@zangyn 坑爹,跟買就被套。擦,要是我潛伏在那,看到突然一群散戶撲進來,而消息面上又沒有什么變化,不悶殺才怪。
總的來說,籌碼博弈,要早點進去熟悉戰(zhàn)場。這個早點進去不是全倉早點進去,而是部分倉位先進去,跟著T,跟著熟悉資金運動模式。這樣也不會閑的蛋疼。
綜上:題材股是信息不對稱前提下的籌碼博弈。
————————————————————
從風險的角度看,題材股最大的風險是題材不兌現(xiàn)。所以提前(左側(cè))進入一定要控制好倉位。其次的風險是題材不足預期,這種風險是體現(xiàn)在右側(cè)的,對應的操作是及時減倉鎖定利潤。
做題材股,最忌諱全倉到頂,一次戀棧誤判有可能盡數(shù)回吐。
——————————————————————
從個股上來看,有兩類個股是可以玩的。
第一類是強題材,強題材就比如閱兵,是不可能不兌現(xiàn)的。越是強題材,越可以左側(cè)進入。要拉得高,必然要籌碼集中。
第二類是周期性題材,原來有個炒股四季歌,應該大多數(shù)人都看過。一般來說,一年炒一次的題材,一次漲幅都不會低于50%,提前三個月潛伏完全可以接受。
——————————————————————
最后帖一段昨天回帖的話:
人類從以往的歷史吸取教訓化為戒律,但究其根本,還是渴望獲得未卜先知的能力。而人是無法未卜先知,但可以模糊地界定某些在規(guī)律內(nèi)運行事物的概率。在戒律內(nèi)占卜亦即那句著名的——汝需自尋圣經(jīng)。圣經(jīng)有所有以往的經(jīng)驗和戒律,如何適用于當時當刻便是你的圣經(jīng)。
“已有的將給予更多,沒有的將奪走所有”便是對題材股參與者的啟示。題材股本質(zhì)是財富的重新分配,尤其見強與狼吃狼的存量博弈中,沒有預見力、執(zhí)行力、堅忍,那么將被奪走所有。
我做93軍工三次提醒出貨不走的、和這次三度提醒不走的,基本上可以買點指數(shù)基金或者銀行等幾年一到的牛市了。題材股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只看守金幣的惡龍,想拿金幣的,先看看累累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