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治國
前列腺炎是男性成人常見疾病,發(fā)病率較高,由于其病因、病理改變、臨床癥狀復雜多樣,并對男性的性功能和生育功能有一定影響,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筆者在臨床中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療效,故試舉幾例病案,以供同道參考。
1 氣滯血瘀
患者48歲, 2009年11月2日初診,患者自述尿頻尿急尿痛發(fā)復發(fā)作2周,未曾系統(tǒng)治療。近3d來自覺癥狀加重,會陰部刺痛明顯,尿道口見滴白物,伴情志抑郁,胸脅脹滿,苔薄黃,舌紫暗,脈弦澀。實驗室檢查:前列腺液中膿細胞++。西醫(yī)診斷:前列腺炎;中醫(yī)診斷:淋證、氣滯血瘀。治宜疏調(diào)氣機,活血化瘀。自擬方如下:柴胡10g,桔皮10g,當歸10g,王不留15g,赤芍15g,牛膝25g,炮山甲5g,豬苓10g,大黃5g,瞿麥15g,甘草10g,丹皮10g,敗醬30g,水煎,日二次口服。服藥七劑后,尿痛明顯減輕,尿道口滴白物消失,時有少腹脹滿,又續(xù)服七劑,諸癥消失,排尿如常。
從該患的主癥、伴癥及舌苔脈象分析,該患屬肝郁氣滯血瘀型,方中柴胡、桔皮可疏達肝氣,配合當歸、王不留行、牛膝、桃仁、赤芍、炮山甲,以行下焦之氣血,佐大黃、瞿麥、丹皮、豬苓、敗醬,以清熱通利水道,諸藥相合,氣行瘀去,水道自通,故疾病痊愈。
2 中氣不足
患者62歲, 2008年2月10日初診,患者自訴小腹墜脹,尿頻尿急,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氣短,舌質(zhì)淡,苔薄,脈細弱。實驗室檢查,尿細菌培養(yǎng)+,前列腺液膿細胞++,西醫(yī)診斷:前列腺炎 中醫(yī)診斷:淋證 中氣不足。治宜培元化氣,利水降濁。自擬方如下:黨參12g,白術12g,當歸10g,黃芪12g,陳皮12g,茯苓10g,首烏10g,補骨脂10g,牛膝15g,車前子10g,桃仁10g,大黃5g,甘草10g,水煎,日二次口服。服上方七劑后,小腹墜脹緩解,小便較服藥前明顯通暢,尚覺食欲不振,上方加神曲、麥芽各10g,再續(xù)服七劑,小便通暢,無尿頻尿急,飲食睡眠良好,精神狀態(tài)佳。
該患素體虛弱,中氣不足,故方用黨參、白術、當歸、黃芪、陳皮、茯苓,健脾益氣,首烏、補骨脂,滋陰培元,牛膝、車前子利水降濁,桃仁、大黃加強其祛瘀利水之功,諸藥合用,使中氣充足,水道暢通,諸癥自除。
3 腎陽虛衰
患者54歲, 2009年12月5日初診,自訴小便疼痛,排出無力,面色晄白,畏寒,腰膝酸軟無力,舌質(zhì)淡,苔白,脈沉細。實驗室檢查,尿細菌培養(yǎng)+,前列腺液膿細胞++,西醫(yī)診斷:前列腺炎 中醫(yī)診斷:淋證 腎陽虛衰。治宜補腎溫陽,祛瘀利尿,方用濟生腎氣丸加減。具體藥物如下:肉桂5g,肉蓯蓉15g,仙靈脾15g,熟地15g,山藥15g,牛膝20g,車前子10g,王不留10g,丹皮15g,澤瀉15g,琥珀3g(單研),石菖蒲10g,水煎,日二次口服,服上方7劑后,小便明顯通暢無痛,四肢漸溫,自覺有力,精神狀態(tài)佳。
該患是一位老年患者,命門火衰,氣化不到州府,故小便疼痛不通。方中肉桂、附子,補下焦之陽,肉蓯蓉、仙靈脾、熟地、山藥,補腎填精,牛膝、王不留、琥珀、車前子、丹皮、澤瀉、石菖蒲化瘀利水,諸藥和合,使腎陽充足,瘀去水行,癥狀消除。
4 濕熱蘊結(jié)
患者56歲, 2009年3月12日初診?;颊咦允?,小便量少,短赤灼熱,小腹脹滿,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數(shù)。實驗室檢查,尿細菌培養(yǎng)+,前列腺液膿細胞++,西醫(yī)診斷:前列腺炎 中醫(yī)診斷:淋證 濕熱蘊結(jié)。治宜清熱利濕,通利小便,選八正散加減,方藥如下:木通5g,車前子15g, 萹蓄15g,瞿麥15g,山梔子15g,滑石10g,甘草15g,大黃6g,牛膝15g,海金沙20g,王不留15g,赤芍15g,水煎,日二次口服。服7劑后小便量增多,小腹無脹滿,繼服7劑,患者自覺諸癥消失,精神狀態(tài)良好,飲食睡眠皆佳。
此患者多因過食辛辣,或嗜酒過度等誘因引起。本方木通,車前子, 萹蓄,瞿麥通利小便,山梔,滑石,甘草,海金沙清利下焦之濕熱,大黃通便瀉火,牛膝,王不留,赤芍活血化瘀,加強通利之功。全方共奏清熱利濕,化瘀通便之功效,使諸癥消除。
前列腺炎是男性成年多發(fā)病、常見病,根據(jù)臨床癥狀及發(fā)病誘因等辨證治療,會收到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