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威廉?尼米茲(Chester William Nimitz,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美國海軍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太平洋戰(zhàn)爭期間擔任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及太平洋戰(zhàn)區(qū)盟軍總司令,指揮美軍及盟軍對抗日軍進攻及其後反攻。1945年9月2日代表美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戰(zhàn)后,尼米茲擔任海軍作戰(zhàn)部長,一直至1947年退役為止。尼米茲于1966年逝世,是美國最后一名逝世的海軍五星上將。美國海軍為紀念尼米茲,而將其去世之后所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新銳的航空母艦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以他為名,也就是日后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此外,夏威夷檀香山有以他為名的尼米茲高速公路。
尼米茲 - 尼米茲
生于公元1885年
2月24日 ,卒于公元1966年
2月20日 全名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 (Chester William Nimitz),
美國海軍 五星上將 。生于
得克薩斯州 弗雷德里克斯堡。1905年畢業(yè)于安納波利斯海軍軍官學校,曾任
潛艇 艇長、大隊長。1922~1923年在新港海軍軍事學院學習后,歷任主力艦隊和
美國 艦隊助理參謀長、海軍后備役軍官訓練團團長、潛艇部隊長、后備役
驅逐艦 部隊長及巡洋艦長。1938年起任
戰(zhàn)列艦 大隊長兼第7特混艦隊司令、航海局局長。
尼米茲 - 詳情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戰(zhàn)爭 爆發(fā)后,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翌年4月任
太平洋 戰(zhàn)區(qū)總司令。在戰(zhàn)爭初期嚴重失利的情況下,他以水面艦艇遲滯日軍南進,以潛艇破襲日本海上交通線,以
航空母艦 襲擊日軍占領的太平洋島嶼和東京,同時加強中途島-夏威夷防線,掩護東、南太平洋交通線,從而贏得了備戰(zhàn)時間。
1942年5月在
珊瑚海海戰(zhàn) 中,首次挫敗日本海軍。6月在
中途島海戰(zhàn) 中,重創(chuàng)
日本 聯合艦隊,使雙方海軍實力趨于平衡。同年8月~次年2月指揮美軍實施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zhàn),使日軍徹底喪失戰(zhàn)略主動權。
1943年5月在北太平洋展開有限反攻,收復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11月在中太平洋展開反攻,攻占吉爾伯特群島。1944年2月攻克馬紹爾群島后,采取“越島”戰(zhàn)術,繞過日軍堅固設防的特魯克島,攻取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關島和提尼安島,置日本本土于遠程轟炸機活動半徑之內,并在
馬里亞納海戰(zhàn) 中再次重創(chuàng)日本聯合艦隊。隨后,配合西南太平洋美軍奪取菲律賓群島,并經萊特灣海戰(zhàn)使日本聯合艦隊陷于癱瘓。1945年2~6月攻取硫磺島及沖繩(參見
硫磺島戰(zhàn)役 、
沖繩島戰(zhàn)役 ),并派艦艇進入
日本海 ,切斷日本海上交通,同時對日本本土實施戰(zhàn)略轟炸。
1945年9月2日代表美國接受日本投降。同年12月任海軍作戰(zhàn)部部長。
主張平時保留強大海軍,發(fā)展核艦艇,支援美國海外作戰(zhàn)。1947年退役。著有 《大海戰(zhàn)--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海戰(zhàn)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