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受不了一個人的壞,怎么能享受一個人的好?我們之間的矛盾、失望和訣別
“對一個人失望,真的是件讓自己很難受的事情。”
在任何一段關(guān)系里,總會產(chǎn)生很多矛盾。這些矛盾主要表現(xiàn)在對對方的失望而產(chǎn)生的憤怒和委屈,有時候會控制不住的想跟對方吵架、暴怒,有時候則只想默默的離開他,甚至訣別。
對一個人失望,真的是件讓自己很難受的事情。
我們網(wǎng)課里有個同學(xué),她生病的時候她關(guān)系最好的同事居然沒關(guān)心她,她會覺得這個同事自私、冷漠的本質(zhì)暴露無遺,于是選擇了默默的難過而疏離。
我們薩提亞課里也有個爸爸說,他總是控制不住打孩子,大發(fā)雷霆,雖然他很愛他。
我們也都見過太多這樣的事情:戀人間因為對對方的某個特點、行為、性格失望,無數(shù)次想遠離。好朋友間因為對方的某個特點難以接受而漸行漸遠。即使他們之間還是很關(guān)心和愛著對方,但依然遏制不住失望而產(chǎn)生想遠離的沖動。
有時候我會想,為什么我們會對一個人失望?為什么小時候我們可以有那么美麗的玩伴,越長大卻越覺得孤單,覺得沒人能依賴,沒人能懂自己,沒有人能真正的陪自己。我們總是幻想著找到價值觀一致的伴侶或朋友,卻總是因為價值觀不同而疏離。
后來我也覺得:能對一個人失望,也挺不容易的。能對這個人發(fā)火,產(chǎn)生矛盾,能對這個傷心,想默默離開,都挺不容易的。
“你對一個人失望前,你就要先跟他完成情感的隔離?!?/strong>
這首先需要熟練的運用情感隔離的防御機制。
也就是你得先把體會對方此刻感受的能力閹割掉。我們都具有感同身受的本能,看一個人受苦,會自動激發(fā)我們的慈悲心??匆粋€人在被打針,會不忍心看??匆恢恍∝堅谏l(fā)抖,會充滿楚楚可憐想保護它??匆粋€可愛的人和可愛的花,會充滿了欣喜。我們本來就具有感受一切的能力,這種感受力讓我們的人生變得無比美好,因為萬物的存在而感到欣慰。而你對一個人失望前,你就要先跟他完成情感的隔離,這樣你才能忍心下去。才能看不到對方此刻的悲傷、無助和委屈。就像一個醫(yī)生,只有對病人失去情感和同情,才能下得去手。
不要說什么他那樣無情、自私、冷漠的人,怎么會有悲傷和委屈。就連一個陌生人對你失望的時候,你也會感覺到難過,何況這個與你朝夕相處的人呢?
情感隔離的好處,就是我不去感受你的感受,這樣我就不會內(nèi)疚,就能對你繼續(xù)下得去手。
如果我能感受到接下來要對你實行發(fā)火、遠離等酷刑會傷害到你,我就無法那么做了。情感隔離就像一劑麻醉,好讓接下來的動刀來得舒坦。
是的,接下來我要對你動刀的。當(dāng)你服下這劑麻醉。
“我要把對理想客體的形象投注到你身上。”
理想化客體。
我只有對你情感隔離,我才能忽視真實的你,忽視你的感受。好把我對理想客體的形象投注到你身上。我那么需要一個理想化的客體,可是我沒有。我只能通過假設(shè)你是,來實現(xiàn)這個幻想。這個過程就是把他人的理想化。
我們需要一個理想化的客體來滿足我們自己。來以我們?yōu)橹行模瑹o時無刻不照顧到自己的感受,并能及時懂得我們的想法,適應(yīng)我們的需求,滿足我們一切的心理營養(yǎng),讓我們體驗到子宮里的溫暖一樣。我們最大的幻想,可能就是讓這個宇宙都以我為中心吧。
對不起,誰讓你靠近我,跟我產(chǎn)生感情,我不對你動手能對誰動手呢?我一旦你對你產(chǎn)生了情感投入,就像是投入了你的懷抱一樣。你照顧過我、滿足過我,我就會對你激發(fā)我所有的貪婪,想讓你給我全部的滿足。
這種情感連接太熟悉,就像是嬰兒時期媽媽對自己的感覺一樣。它激發(fā)了我們在前語言期對媽媽的感覺,所以我們會把這個人理想化為理想的媽媽。
當(dāng)年媽媽沒有對我們敏感,沒有給到我們想要的絕對關(guān)注,沒有以我們?yōu)橹行?。我們就會一生在潛意識里怨恨媽媽為什么沒有給我足夠的愛,就想報復(fù)她。長大后,任何一個讓我感覺像她的人,我都會在潛意識里推動報復(fù)。這個像的特征就是:你對我好了。
所以我要理想化你。一面,想問你要我想要的所有。一面,我從0歲開始就沒得到過,也不相信能得到。事實也的確是沒人能給你,所以我就要對你進行發(fā)火、疏離等方式來報復(fù)。
即使這個人是自己的孩子、最愛的伴侶,我們的潛意識更不會放過他。
“我們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失去了客觀判斷的能力。”
理想化的時候就失去了客觀。
也就是我在對你失望的時候,是要先情感隔離,然后理想化你,接著幻想向你索取然后明知道得不到而進行報復(fù)。在這個失望點上的時候,就會把這個現(xiàn)實客體所有的好都抹掉,完成偏執(zhí)。
你以前對我的好,都一筆勾銷。我們以前的情感,都不在記錄里。因為此刻你對我不好,所以你整個人都不好。無論你以前對我多好,我都要假裝視而不見,這樣我才能安心的對你報復(fù)。
只是一旦我們陷入這個偏執(zhí)分裂點里,我們就再也沒有辦法體會到真實。我們只能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失去了客觀判斷的能力。
而客觀卻是:
1.他即是個好人,也是個壞人。他對我有過情感輸入,也有情感傷害。即使他此刻邪惡不滿足我,也不代表他就不是個善良的人了。
2.他并不是那個能100分滿足我,實現(xiàn)我需求的人,也不會圍繞著我轉(zhuǎn),因為我的需求而產(chǎn)生絕對改變。
3.他跟我產(chǎn)生關(guān)系,對我過的好,本來就是多余的。那即不是我對他好換來的,也不是他欠我的。而是我們間自然情感的流露,沒有100分,只有60分。
有能力讓自己的視角恢復(fù)客觀,也就是成熟的開始。同時,成熟又是喪失。
喪失就是你想要的這個理想客體,永遠都不會來。你不再有機會轉(zhuǎn)移到任何人身上來假裝滿足。你想要被絕對照顧、想體驗絕對被愛的感覺,根本不存在。你媽在你0-1.5歲的時候沒有足夠以你為中心,你這一生無論怎么努力和幻想,都實現(xiàn)不了了。很悲哀,不是嗎?
“你需要讓自己變得成熟?!?/strong>
當(dāng)你愿意成熟,你也有能力維護好關(guān)系,在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上,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溫暖與快樂:
1.接納。接納你面前這個人是個40分的壞人。某種意義上來說,你所遇到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壞客體。他不能給你絕對的滿足,圍著你轉(zhuǎn)。每當(dāng)他不能圍著你轉(zhuǎn)的時候,你就體驗到失望、生氣、委屈。但你還是要努力跟他在一起,不然你會沒朋友、沒戀人,真的一無所有。因為你的潛意識的標(biāo)準(zhǔn),不會有人滿足的。接納他就是不能圍著你轉(zhuǎn),滿足你的所有,就是有缺點。
2.盡量的維護你的壞客體的好的部分,不要太計較。他有好的部分,你已經(jīng)是多得的了。你計較,是因為你還想幻想他以你為中心,這是你需要自己去做的功課。
3.勇敢的情感卷入。當(dāng)你失望的時候,你很容易情感隔離。但這時候你要對他進行情感卷入,看到此刻你失望的時候,其實他也有悲哀和難過,需要被你看見。你需要投入一定的情感去關(guān)心他。這并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你自己。因為當(dāng)你愿意給自己一個推動力,對著自己走出自己“無助的我”的感覺并走進他后,你就發(fā)現(xiàn)其實你們一直在一起,你想要的一直都在,你的人性善良的一部分也不會再去殘忍的無度索要。
4.為自己做。此刻,沒有人為你做的時候,你起碼可以先為自己做了。去抱抱那個如此需要被呵護被中心的嬰兒,用一個成年的你,去安撫他。
“你受不了一個人的壞,怎么能享受一個人的好?”
如此你就可以享受快樂。
因為你可以安然接受他的忽視、缺點、冷漠,你能忍受他這些不好,你才能看到真實的他,才能跟他繼續(xù)呆下去,才能看到他好的一面也會出來。也就是:
有能力忍受一個人帶來的痛苦,才能享受一個人帶來的快樂。
你受不了一個人的壞,怎么能享受一個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