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鶴,名翼,以字行,江蘇蘇州人,生于1916年。20歲留學日本,曾任蘇州美術??茖W校教授,安徽省博物館主管書畫鑒定,安徽省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是我國著名的山水花鳥畫家,鑒定家。
謝稚柳曾對徐子鶴畫展寫下這樣一段文字:徐子鶴繪畫藝術的高明之處在于筆墨追隨時代,且筆墨源出造化,故生機勃然。他先后十上黃山,積稿上萬,終于以南宋之墨,北宋之筆,黃岳之魂及自家徹悟之心,揉合貫通,寫盡了黃山峻峭而不離奇,溫潤而不綿弱的風神,使梅清、石濤諸家不能專美于前。 徐子鶴的繪畫藝術還妙在有深厚的傳統(tǒng)根底,并善于演繹新意。上海博物館所藏稀世珍品唐人孫位“高逸圖”破損殘闕處,皆為子鶴所補筆,健筆直接千古,天衣無縫,使絕跡頓還舊觀,足見其功力的扎實和胸次的不凡。其所創(chuàng)作的《玉屏春曉》《河山不夜》等,以及他經(jīng)畦獨避的老樁墨梅、墨竹,均以古人筆下所無的清新手法和意境,成為膾炙人口的名世之作。
美術評論家邵洛羊也有文字:子鶴范山模水,獨鐘黃岳,他曾十上黃山,細析巖石皴皵,諦視峰巒姿致,靜觀云霧幻變,黃山七十二峰,二十四溪,三瀑,二湖,他暑寒不顧,幾乎跑遍了,終于攝取了黃山之神,窺透了黃山之魂,深稔了黃山之質(zhì),嫻熟了黃山之形,畫黃山的人多矣,徐公卻畫活了這朵“菡萏金芙蓉”。梅清、石濤、天健未必能專美于前了。山水畫最重筆墨,最見功力。子鶴集北派山水畫中之大小斧劈、破網(wǎng)、彈渦、鬼臉、馬牙、骷髏、雨淋墻頭等皴法柔和化出,頓生新意,從他的《千峰聳秀》、《云山無盡》、《奇峰云起》、《黃岳飛泉》等作品中可見其梗概,賞其風流。
以上是書畫大師們對徐子鶴藝術的總結,雖然子鶴先生曾自謙說稚柳先生過譽了,但實在是名至實歸。徐子鶴出身收藏世家,家傳絕技是容像繪畫,年輕時臨摹了大量的古代名畫,包括宋元、四王、吳惲等諸多名家作品,為他今后從事書畫鑒定打下堅實的基礎。
徐子鶴師出名門,拜金石大師錢瘦鐵為師,交游的是吳湖帆、賀天鍵、孫雪泥、郎靜山等頂尖大師,后來隨老師到日本東京期間,又得以參觀天皇藏畫展及當時日本名畫家橫山大觀、中村不折、竹內(nèi)棲鳳等的畫作,尤其對錢師的知交橋本關雪作品看的較多,并受到關雪的鼓勵和指正,畫藝和眼界得到很大的提高。解放之前他就曾多次舉辦畫展,花鳥、人物、山水無所不精,時人稱之為小張大千,足見對他藝術水平的肯定。
解放之后,徐子鶴隨陸儼少到安徽支持文化建設,開始蟄居皖江二十余年的生活,為安徽美術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也就是在安徽期間,他的藝術生命再一次得到升華。黃山,大自然神奇造化為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源泉,他數(shù)次登上黃山絕頂,飽覽黃山云泉變幻,真正捉住了黃山的靈魂。自古至今畫黃山的畫家不可勝數(shù),子鶴先生遍覽各家畫法,尤其對石濤畫法情有獨鐘,他曾在一套為友人所繪《黃山十二峰》上題到:“前人寫黃山者如石濤、瞿山、雪莊、一智為最善,但能得黃山神形者,唯石濤一人爾”。
畫黃山最重要的是抓住云的變幻,黃山之云,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置身其間,如入仙境。徐子鶴通過千萬次的探索,終于通過獨特的渲染技法捕捉到黃山云的瞬間動態(tài)。近人畫黃山者多矣,張大千、陸儼少、唐云、亞明等山水畫大師各有千秋,但以我數(shù)次登黃山的感受,山西畫家董壽平筆下黃山頗得意趣,而真正得黃山神形者徐子鶴一人而已。畫黃山,畫好山石得根基,畫好松樹得精神,畫好云煙得神韻,這是畫好黃山的不二法門。
安徽偏于一隅,經(jīng)濟落后,對習慣于講究“碼頭”的書畫圈,能被認可非常不易,徐子鶴作品藝術性有目共睹,在商品經(jīng)濟的今天,一切以金錢衡量的背景下,其市場價值如沙里黃金,尚待有識之士挖掘。
黃山清涼臺觀日
黃山壯觀,錢君匋題:舊友子鶴周甲后之力作,寫黃山雄姿無出其右,誠壯觀也,書此以贊,丙子仲夏錢君匋百歲開一題於寒硯之齋
黃山北海有此景
黃山松云,戊午初夏為昌明同志教正。
黃山玉屏樓前有此景色
黃山天都峰
黃山秀麗甲天下,昔徐霞客游記述及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此言信不欺也。斯圖為黃山北海之夢筆生花。
群峰競秀,鄭崗同志教正。
憶寫黃山排云亭所見,為廷杰醫(yī)師屬正。
黃山一角
寫黃山不可無云,若非煙云出沒則無靈氣,此幀寫雨過天晴景色尤感秀麗。
用馬夏法寫黃山一角
蓮花開處五云深,仙蒂還疑出海心,三十六峰齊吐艷,滿空香氣好相尋。丙辰秋日寫奉文治先生教之。
憶寫黃山西海一角
黃山北海有此景為褚雷同志屬正
山不可無云,黃山雖佳,無云即未能彰其勝,此幀憶寫雨后黃山景色。
黃山煙云,褚雷同志屬正。
黃山松云
黃山天都峰曙色
黃山煙雨,葉青同志正之
峭壁倚奇松,蒼茫云海中,飛泉響震壑,怪石舞崢嶸
一九七三年六月余六上黃山,適逢連朝陰雨,此幀于北海賓館寫曙光亭,茲憶當時所見。
乙卯嘉平為德侯同志屬正
黃山藥農(nóng)
天都煙云
黃山松云
天都煙雨,丁已春日為鄭崗同志屬正
松鼠跳天都
黃山一角
丁巳春日徐子鶴憶寫西海松云于滬上
黃山天都峰,為良天醫(yī)師屬畫
松老猶起迎送客,峰青難辨有無天
迎客松
黃山迎客松
黃山后海多奇峰怪石,此圖寫猴子望太平
西海為黃山勝景之冠,群峰出沒于煙云之中尤感動人,余常喜寫此景。
松濤云海亦蓬萊,天開畫境真奇裁,三十六峰多變幻,何入飛夢清涼臺。
黃山無處不銷魂,蓮花蓮蕊擁玉屏,三十六峰云作障,百千萬偈石磻經(jīng)。戊寅夏日八十三翁徐子鶴於婁東
天都春曉
美景層層出,眼前日日新,奇峰高萬丈,飛瀑瀉千尋。
廣道同志曩居黃山北海有年,茲為追憶當時景色之美屬制斯圈。癸丑清明后一日吳郡徐子鶴於淝上
云海腳下流,蒼松石上生。
黃山北海有此景
西海云起,為佩翔同志屬正
登曙光亭即有此奇觀
丙辰春日憶寫黃山西海門一角,為家文同志屬正。
黃山迎客松
西海群峰
憶寫黃山石筍矼
千峰聳秀,萬翠奔流
黃山松云,世余同志屬正。
蓬萊三島
身在蓮花煮蕊間,兩峰秀色若可攀,四望諸峰齊伏下,碧嶼銀河霧漫天。
黃山七十二峰各有其妙,但無云霧吞吐宛如牡丹乏葉亦不足以寫黃山之勝。
黃山松云,國璋同志屬正。
人登峰始信,我不信峰高,看我立峰上,峰剛齊我腰。侯永王嵐同志儷正,己未夏日徐子鶴於淝上
黃山松云
黃山始信峰,濟仁醫(yī)師屬畫
黃山石筍矼有此景,一九七三年八月為邵建同志屬正
黃山松云
一夜山中雨,平添百丈泉,奔流下峻嶺,灌溉赴良田。
是云是水兩溟濛,曜霧群峰海樣雄,一派奔騰天浪闊,淡山幾個點云中。
此作雖未暑款,卻系典型徐子鶴手筆。
以潑墨法寫雨中黃山
黃山秀奇甲天下名山,此景俗稱蓬萊三島,屹立于煙云之中,昔人以此景作者頗多,余背寫斯圖,若臨其境矣!
昔人歡喜頌黃山,今日黃山譽世間,畫山代有荊關筆,北海文光射斗南。辛酉八月為文光兄屬正。
黃山西海有此景
身入黃山己幾回,山之面貌未全開,欲從畫里搜山貌,漸覺玲瓏破醉來。
天都秋色,黎光同志屬
怪石奇松入望來,一丘一壑盡天裁,行行處處疑無路,光景常新次第開。
土少松磐石,峰高頂接天,層云仍欲上,以外是塵緣。庚申大暑徐子鶴于澡鑑堂
黃山松云,己未六月為開明克林同志儷正
黃山一角
余屢游黃山飽覽山巒云霧之奇,得景如此。
群峰競秀寫西海一角為玉麟賢侄屬
一夜山中雨,平添百丈泉,奔流下峻嶺,灌溉赴良田。辛酉五月為張鏖同志教正,徐子鶴於雙松樓
黃山無處不銷魂,蓮花蓮蕊擁玉屏,三十六峰云作障,百千萬偈石幡經(jīng)。
黃山奇觀
碧天沖破氣雄豪,萬里長風撼怒濤,頓覺眼前生意滿,風流人物看今朝
揮毫日日寫黃山,腕底煙云意未談,不為虛名親筆硯,要留光景與人看。
黃山一角
松從云上出,峰向霧中消,峭壁苔衣白,云奔山欲搖。
山峰解帶試徜徉,怪石峻嶒然最逛,始信黃山多秀色,一峰金翠立斜陽。
千詩百記總徒然,陶令當年亦費言,不信玉屏樓后望,皮蓬原即是桃源。
黃海奇觀,戊午春日葉青弟屬為儼少兄雁蕩泉石配對。
拾級攀登始信峰,松如黑虎爪如龍,盤陀石上多詩刻,太守琴臺千古風。
玉屏樓至蓮花峰途中見有此景,為一飛同志教正
乙卯六月過姑蘇看云山樓,觀石濤墨荷不勝歡喜,試筆成此,未知能博風白兄一笑否
千峰競秀,萬翠奔流。
黃山多奇峰怪石,挺生老松,映帶云煙,遂為名山一絕。
丙辰秋日子鶴於滬上
黃山駱駝峰,癸卯立冬后一日過金陵為十竹齋作以資留念。
始信夕照
峭壁摩蒼穹,松云縹緲中
黃山勝景妙在煙云出沒于峰巒之間
黃岳煙雨
黃山煙雨
天都煙雨為崔護同志屬正
風云滿山云滿麓
揮毫日日寫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