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健康之路
CCTV健康之路
2022-05-07 11:30
踢毽子是需要四肢通力配合的全身運動。通過盤、拐、磕、繃、落等技術,完成抬腿、屈體、轉身、跳躍等動作,讓我們的腳、腿、腰、背、頸、頭、眼等各部位都得到很好的鍛煉。踢毽子是以身體縱軸為中心、讓關節(jié)橫向擺動的一項運動。踢毽子時,隨著關節(jié)的擺動,小腿肌肉收縮,對血管形成擠壓,可以改善肢體最遠端的血液循環(huán)。踢毽子還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足。不過,如果腳部皮膚出現(xiàn)破損潰爛,就不要再踢了。踢毽子看似是下肢的動作,但每一個動作都需要頭和眼的配合。隨著毽子的飛舞,我們會抬頭、轉頭、轉體、轉身,在這一招一式中,我們頸部的肌肉得到了有效的牽拉,鍛煉了肌肉,保護了頸椎。踢毽子時,膈肌會上下大幅度移動,對腸胃起到“按摩”作用,加大了胃的蠕動,促進了消化液的分泌,增強了腸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運動本身會促進大腦分泌內啡肽,這是一種可以使人心情愉悅的“快樂激素”。大家圍在一起踢毽子,你一腳、我一腳,有說有笑,有逗有讓,在這個過程中增進了人際交往,排解了心中不快,對我們的心理健康很有好處。踢毽子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讓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做好從靜止到運動的準備。通過熱身活動,喚醒肌肉,降低肌肉的黏滯性,使關節(jié)更靈活、肌肉更松弛,減少運動損傷。平時可以通過弓步壓腿、仆步壓腿、開胯運動、肩頸運動來熱身。由于每個接毽者的接毽習慣和接毽動作不同,抬腳時機也不同。踢毽子時,要正確判斷毽子的飛行軌跡和力量,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做出相應的接毽動作。要想毽子踢得又快又多,一定記住“緊盯毽、慢抬腿”的秘訣。視頻號來了!點擊下方視頻,一鍵三連(轉發(fā)+點贊+評論),每天學一點健康知識,我們一起更健康。
健康之路一一節(jié)目播出時間
《動出健康新生活》(一)
△ 首播:5月8日 18:05
△ 重播:次日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