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方干《廢宅》
主人何處獨裴回,流水自流花自開。
若見故交皆散去,即應(yīng)新燕不歸來。
入門繚繞穿荒竹,坐石逡巡染綠苔。
應(yīng)是曾經(jīng)惡風(fēng)雨,修桐半折損琴材。
02方干《早春》
運行元化不參差,四極中華共一時。
正氣才隨灰律變,殘寒便被柳條欺。
冰融大澤朝陽覺,草綠陳根夜雨知。
不信風(fēng)光疾于箭,年來年去變霜髭。
03方干《對花》
清曉入花如步障,戀花行步步遲遲。
含風(fēng)欲綻中心朵,似火應(yīng)燒外面枝。
野客須拚終日醉,流鶯自有隔年期。
使君坐處笙歌合,便是列仙身不知。
04方干《牡丹》
借問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畫屏開。
花分淺淺胭脂臉,葉墮殷殷膩粉腮。
紅砌不須夸芍藥,白蘋何用逞重臺。
殷勤為報看花客,莫學(xué)游蜂日日來。
05方干《元日》
晨雞兩遍報更闌,刁斗無聲曉漏干。
暖日映山調(diào)正氣,東風(fēng)入樹舞殘寒。
軒車欲識人間感,獻(xiàn)歲須來帝里看。
才酌屠蘇定年齒,坐中惟笑鬢毛斑。
06方干《宋從事》
出眾仙才是謫仙,裁霞曳繡一篇篇。
雖將潔白酬知己,自有風(fēng)流助少年。
欹枕臥吟荷葉雨,持杯坐醉菊花天。
冥搜太苦神應(yīng)乏,心在虛無更那邊。
07方干《春日》
春去春來似有期,日高添睡是歸時。
雖將細(xì)雨催蘆筍,卻用東風(fēng)染柳絲。
重霧已應(yīng)吞海色,輕霜猶自剉花枝。
此時野客因花醉,醉臥花間應(yīng)不知。
08方干《王將軍》
大志無心守章句,終懷上略致殊功。
保寧帝業(yè)青萍在,投棄儒書絳帳空。
密雪曙連蔥嶺道,青松夜起柳營風(fēng)。
將星依舊當(dāng)文座,應(yīng)念愚儒命未通。
09方干《偶作》
直為篇章非動眾,遂令軒蓋不經(jīng)過。
未妨溪上泛漁艇,又為門前張雀羅。
夜學(xué)事須憑雪照,朝廚爭奈絕煙何。
若于巖洞求倫類,今古疏愚似我多。
10方干《月》
桂輪秋半出東方,巢鵲驚飛夜未央。
海上風(fēng)云搖皓影,空中露氣濕流光。
斜臨戶牖通宵燭,回照階墀到曉霜。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聞墨翰已成章。
11方干《山中言事》
欹枕亦吟行亦醉,臥吟行醉更何營。
貧來猶有故琴在,老去不過新發(fā)生。
山鳥踏枝紅果落,家童引釣白魚驚。
潛夫自有孤云侶,可要王侯知姓名。
12方干《海石榴》
亭際夭妍日日看,每朝顏色一般般。
滿枝猶待春風(fēng)力,數(shù)朵先欺臘雪寒。
舞蝶似隨歌拍轉(zhuǎn),游人只怕酒杯干。
久長年少應(yīng)難得,忍不叢邊到夜觀。
13方干《水墨松石》
三世精能舉世無,筆端狼藉見功夫。
添來勢逸陰崖黑,潑處痕輕灌木枯。
垂地寒云吞大漠,過江春雨入全吳。
蘭堂坐久心彌惑,不道山川是畫圖。
14方干《上鄭員外》
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幾多人。
憂民一似清吟苦,守節(jié)還如未達(dá)貧。
利刃從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塵。
潛夫豈合干旌旆,甘棹漁舟下釣綸。
15方干《桐廬江閣》
風(fēng)煙百變無定態(tài),緬想畫人虛損心。
卷箔檻前沙鳥散,垂鉤床下錦鱗沈。
白云野寺凌晨磬,紅樹孤村遙夜砧。
此地四時拋不得,非唯盛暑事開襟。
16方干《山井》
滟滟濕光凌竹樹,寥寥清氣襲衣襟。
不知測穴通潮信,卻訝輕漣動鏡心。
夜久即疑星影過,早來猶見石痕深。
轆轤用智終何益,抱甕遺名亦至今。
17方干《貽高讜》
都緣相府有宗兄,卻恐妨君正路行。
石上長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
西陵曉月中秋色,北固軍鼙半夜聲。
幸有清才與洪筆,何愁高節(jié)不公卿。
18方干《贈李支使》
藥成平地是寥天,三十人中最少年。
白雪振聲來輦下,青云開路到床前。
公卿位近應(yīng)翹足,荀宋才微可拍肩。
一等孔門為弟子,愚儒獨自賦歸田。
19方干《于秀才小池》
一泓瀲滟復(fù)澄明,半日功夫劚小庭。
占地未過四五尺,浸天唯入兩三星。
鹢舟草際浮霜葉,漁火沙邊駐小螢。
才見規(guī)模識方寸,知君立意象滄溟。
20方干《寄于少監(jiān)》
修持清苦振佳聲,眾鳥那知一鶚情。
躡履三千皆后學(xué),摶風(fēng)九萬即前程。
名將日月同時朽,身是山河應(yīng)數(shù)生。
從此云泥更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21方干《題新竹》
青苔劚破植貞堅,細(xì)碧竿排郁眼鮮。
小鳳凰聲吹嫩葉,短蛟龍尾裊輕煙。
節(jié)環(huán)膩色端勻粉,根拔秋光暗長鞭。
怪得入門肌骨冷,綴風(fēng)黏月滿庭前。
22方干《寄杭州于郎中》
雖云圣代識賢明,自是山河應(yīng)數(shù)生。
大雅篇章無弟子,高門世業(yè)有公卿。
入樓早月中秋色,繞郭寒潮半夜聲。
白屋青云至懸闊,愚儒肝膽若為傾。
23方干《送人宰永泰》
北人雖泛南流水,稱意南行莫恨賒。
道路先經(jīng)毛竹嶺,風(fēng)煙漸近刺桐花。
舟停漁浦猶為客,縣入樵溪似到家。
下馬政聲王事少,應(yīng)容閑吏日高衙。
24方干《贈會稽張少府》
高節(jié)何曾似任官,藥苗香潔備常餐。
一分酒戶添猶得,五字詩名隱即難。
笑我無媒生鶴發(fā),知君有意憶漁竿。
明年莫便還家去,鏡里云山且共看。
25方干《贈式上人》
縱居鼙角喧闐處,亦共云溪邃僻同。
萬慮全離方寸內(nèi),一生多在五言中。
芰荷葉上難停雨,松檜枝間自有風(fēng)。
莫笑旅人終日醉,吾將大醉與禪通。
26方干《送何道者》
何事忽來還忽去,孤云不定鶴情高。
真經(jīng)與術(shù)添年壽,靈藥分功入鬢毛。
必擬一身生羽翼,終看陸地作波濤。
遍尋巖洞求仙者,即恐無人似爾曹。
27方干《敘錢塘異勝》
暖景融融寒景清,越臺風(fēng)送曉鐘聲。
四郊遠(yuǎn)火燒煙月,一道驚波撼郡城。
夜雪未知東岸綠,春風(fēng)猶放半江晴。
謝公吟處依稀在,千古無人繼盛名。
28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來來先上上方看,眼界無窮世界寬。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眾山迢遞皆相疊,一路高低不記盤。
清峭關(guān)心惜歸去,他時夢到亦難判。
29方干《贈天臺葉尊師》
莫見平明離少室,須知薄暮入天臺。
常時愛縮山川去,有夜自攜星月來。
靈藥不知何代得,古松應(yīng)是長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邊白發(fā)催。
30方干《僧院小泉井》
亦恐淺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
窺尋未見泉來路,緬想應(yīng)穿石裂痕。
片段似冰猶可把,澄清如鏡不曾昏。
欲知到底無塵染,堪與吾師比性源。
31方干《東山瀑布》
遙夜看來疑月照,平明失去被云迷。
掛巖遠(yuǎn)勢穿松島,擊石殘聲注稻畦。
素色噴成三伏雪,馀波流作萬年溪。
不緣真宰能開決,應(yīng)向前山雜淤泥。
32方干《石門瀑布》
奔傾漱石亦噴苔,此是便隨元化來。
長片掛巖輕似練,遠(yuǎn)聲離洞咽于雷。
氣含松桂千枝潤,勢畫云霞一道開。
直是銀河分派落,兼聞碎滴濺天臺。
33方干《題松江驛》
便向中流出太陽,兼疑大岸逼浮桑。
門前白道通丹闕,浪里青山占幾鄉(xiāng)。
帆勢落斜依浦溆,鐘聲斷續(xù)在滄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34方干《哭喻鳧先輩》
日夜役神多損壽,先生下世未中年。
撰碑縱托登龍伴,營奠應(yīng)支賣鶴錢。
孤壟陰風(fēng)吹細(xì)草,空窗濕氣漬殘篇。
人間別更無冤事,到此誰能與問天。
35方干《贈黃處士》
閉戶先生無是非,竹灣松樹藕苗衣。
愁吟密雪思難盡,醉倒殘花扶不歸。
若出薜蘿迎鶴簡,應(yīng)拋舴艋別漁磯。
到頭苦節(jié)終何益,空改文星作少微。
36方干《別胡中丞》
二年朝夜見雙旌,心魄知恩夢亦驚。
幽賤粗能分菽麥,從容豈合遇公卿。
吹噓若自毫端出,羽翼應(yīng)從肉上生。
卻恨此身唯一死,空將一死報猶輕。
37方干《觀項信水墨》
險峭雖從筆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檜知無朽,掛壁高泉似有聲。
轉(zhuǎn)扇驚波連岸動,回?zé)袈淙障蛏矫鳌?/p>
小年師祖過今祖,異域應(yīng)傳項信名。
38方干《贈華陰隱者》
少微夜夜當(dāng)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
花月舊應(yīng)看浴鶴,松蘿本自伴刪書。
素琴醉去經(jīng)宵枕,衰發(fā)寒來向日梳。
故國多年歸未遂,因逢此地憶吾廬。
39方干《陸山人畫水》
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脈固難尋。
逡巡便可見波浪,咫尺不能知淺深。
但有片云生海口,終無明月在潭心。
我來擬學(xué)磻溪叟,白首釣璜非陸沈。
40方干《贈進(jìn)士章碣》
織錦雖云用舊機(jī),抽梭起樣更新奇。
何如且破望中葉,未可便攀低處枝。
藉地落花春半后,打窗斜雪夜深時。
此時才子吟應(yīng)苦,吟苦鬼神知不知。
41方干《哭王大夫》
俗人皆嫉謝臨川,果中常情□□□。
為政舊規(guī)方利國,降生直性已歸天。
峴亭惋咽知無極,渭曲馨香莫計年。
從此心喪應(yīng)畢世,忍看墳草讀殘篇。
42方干《別從兄郜》
展翅開帆只待風(fēng),吹噓成事古今同。
已呼斷雁歸行里,全勝枯鱗在轍中。
若許死前恩少報,終期言下命潛通。
臨岐再拜無余事,愿取文章達(dá)圣聰。
43方干《寄江陵王少府》
分手頻曾變寒暑,迢迢遠(yuǎn)意各何如。
波濤一阻兩鄉(xiāng)夢,歲月無過雙鯉魚。
吟處落花藏筆硯,睡時斜雨濕圖書。
此來俗輩皆疏我,唯有故人心不疏。
44方干《上張舍人》
海內(nèi)芳聲誰可并,承家三代相門深。
剖符已副東人望,援筆曾傳圣主心。
此地清廉惟飲水,四方焦熱待為霖。
他年莫學(xué)鴟夷子,遠(yuǎn)泛扁舟用鑄金。
45方干《上杭州姚郎中》
能除疾瘼似良醫(yī),一郡鄉(xiāng)風(fēng)當(dāng)日移。
身貴久離行藥伴,才高獨作后人師。
春游下馬皆成宴,吏散看山即有詩。
借問公方與文道,而今中夏更傳誰?
46方干《贈孫百篇》
御題百首思縱橫,半日功夫舉世名。
羽翼便從吟處出,珠璣續(xù)向筆頭生。
莫嫌黃綬官資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才子風(fēng)流復(fù)年少,無愁高臥不公卿。
47方干《題龍泉寺絕頂》
未明先見海底日,良久遠(yuǎn)雞方報晨。
古樹含風(fēng)長帶雨,寒巖四月始知春。
中天氣爽星河近,下界時豐雷雨勻。
前后登臨思無盡,年年改換去來人。
48方干《郭中山居》
莫見一瓢離樹上,猶須四壁在林間。
沈吟不寐先聞角,屈曲登高自有山。
濺石迸泉聽未足,亞窗紅果臥堪攀。
公卿若便遺名姓,卻與禽魚作往還。
49方干《題盛令新亭》
舉目豈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臺。
偶嘗嘉果求枝去,因問名花寄種來。
春物誘才歸健筆,夜歌牽醉入?yún)脖?/p>
此中難遇逍遙事,計日應(yīng)為印綬催。
50方干《謝王大夫奏表》
非唯言下變榮衰,大??蓛A山可移。
如剖夜光歸暗室,似驅(qū)春氣入寒枝。
死灰到底翻騰焰,朽骨隨頭卻長肥。
便殺微躬復(fù)何益,生成恩重報無期。
51方干《送僧歸日本》
四極雖云共二儀,晦明前后即難知。
西方尚在星辰下,東域已過寅卯時。
大海浪中分國界,扶桑樹底是天涯。
滿帆若有歸風(fēng)便,到岸猶須隔歲期。
52方干《上杭州杜中丞》
昔用雄才登上第,今將重德合明君。
苦心多為安民術(shù),援筆皆成出世文。
寒角細(xì)吹孤嶠月,秋濤橫卷半江云。
掠天逸勢應(yīng)非久,一鶚那棲眾鳥群。
53方干《贈蕭山彭少府》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為清。
雖將劍鶴支殘債,猶有歌篇取盛名。
盡擬勤求為弟子,皆將疑義問先生。
與君相識因儒術(shù),歲月彌多別有情。
54方干《秋晚林中寄賓幕》
八月蕭條九月時,沙蟬海燕各分飛。
杯盂未稱嘗生酒,砧杵先催試熟衣。
泉漱玉聲沖石竇,橘垂朱實壓荊扉。
無過縱有家山思,印綬留連爭得歸。
55方干《敘雪獻(xiàn)員外》
紛紜宛轉(zhuǎn)更堪看,壓竹摧巢井徑漫。
風(fēng)柳細(xì)條黏不得,春溪綠色蔽應(yīng)難。
清輝直認(rèn)中庭月,濕氣偏添半夜寒。
謝守來吟才更逸,郢詞先至彩毫端。
56方干《題越州袁秀才林亭》
清邃林亭指畫開,幽巖別派像天臺。
坐牽蕉葉題詩句,醉觸藤花落酒杯。
白鳥不歸山里去,紅鱗多自鏡中來。
終年此地為吟伴,早起尋君薄暮回。
57方干《越州使院竹》
莫見凌風(fēng)飄粉籜,須知礙石作盤根。
細(xì)看枝上蟬吟處,猶是筍時蟲蝕痕。
月送綠陰斜上砌,露凝寒色濕遮門。
列仙終日逍遙地,鳥雀潛來不敢喧。
58方干《送道人歸舊巖》
舊巖終副卻歸期,巖下有人應(yīng)識師。
目睹嬰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前山低校無多地,東海淺于初去時。
若把古今相比類,姓丁仙鶴亦如斯。
59方干《陪王大夫泛湖》
去去凌晨回見星,木蘭舟穩(wěn)畫橈輕。
白波潭上魚龍氣,紅樹林中雞犬聲。
蜜炬燒殘銀漢昃,羽觴飛急玉山傾。
此時檢點諸名士,卻是漁翁無姓名。
60方干《嘉興許明府》
檇李轉(zhuǎn)聞風(fēng)教好,重門夜不上重關(guān)。
腰懸墨綬三年外,身去青云一步間。
勤苦字人酬帝力,從容對客問家山。
升沈路別情猶在,不忘鄉(xiāng)中舊往還。
61方干《上越州楊嚴(yán)中丞》
連枝棣萼世無雙,未秉鴻鈞擁大邦。
折桂早聞推獨步,分憂暫輟過重江。
晴尋鳳沼云中樹,思繞稽山枕上窗。
試把十年辛苦志,問津求拜碧油幢。
62方干《孫氏林亭》
池亭才有二三畝,風(fēng)景勝于千萬家。
瑟瑟林排全巷竹,猩猩血染半園花。
并床欹枕逢春盡,援筆持杯到日斜。
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歡笑莫咨嗟。
63方干《贈信州高員外》
溪勢盤回繞郡流,饒陽春色滿溪樓。
豈唯啼鳥催人醉,更有繁花笑客愁。
蹇拙命中迷直道,仁慈風(fēng)里駐扁舟。
膺門若感深恩去,終殺微軀未足酬。
64方干《胡中丞早梅》
不獨閑花不共時,一株寒艷尚參差。
凌晨未噴含霜朵,應(yīng)候先開亞水枝。
芬郁合將蘭并茂,凝明應(yīng)與雪相宜。
謝公吟賞愁飄落,可得更拈長笛吹。
65方干《途中言事寄居遠(yuǎn)上人》
舉目時時似故園,鄉(xiāng)心自動向誰言。
白云曉濕寒山寺,紅葉夜飛明月村。
震澤風(fēng)帆歸橘岸,錢塘水府抵城根。
羨師了達(dá)無牽束,竹徑生苔掩竹門。
66方干《贈鄭仁規(guī)》
一石雄才獨占難,應(yīng)分二斗借人寰。
澄心不出風(fēng)騷外,落筆全歸教化間。
蓮幕未來須更聘,桂枝才去即先攀。
可憐麗句能飛動,荀宋精靈亦厚顏。
67方干《贈錢塘湖上唐處士》
我愛君家似洞庭,沖灣潑岸夜波聲。
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發(fā)生。
常共酒杯為伴侶,復(fù)聞紗帽見公卿。
莫言舉世無知己,自有孤云識此情。
68方干《雪中寄殷道士》
大片紛紛小片輕,雨和風(fēng)擊更縱橫。
園林入夜寒光動,窗戶凌晨濕氣生。
蔽野吞村飄未歇,摧巢壓竹密無聲。
山陰道士吟多興,六出花邊五字成。
69方干《題寶林山禪院》
山捧亭臺郭繞山,遙盤蒼翠到山巔。
巖中古井雖通海,窟里陰云不上天。
羅列眾星依木末,周回萬室在檐前。
我來可要歸禪老,一寸寒灰已達(dá)玄。
70方干《贈中巖王處士》
垂楊裊裊草芊芊,氣象清深似洞天。
援筆便成鸚鵡賦,洗花須用桔槔泉。
商於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必有年。
直恐剛腸閑未得,醉吟爭奈被才牽。
71方干《哭江西處士陳陶》
壽盡天年命不通,釣溪吟月便成翁。
雖云掛劍來墳上,亦恐藏書在壁中。
巢父精靈歸大夜,客兒才調(diào)振遺風(fēng)。
南華至理須齊物,生死即應(yīng)無異同。
72方干《送杭州李員外》
政成何用滿三年,上界群仙待謫仙。
便赴新恩歸紫禁,還從舊路上青天。
笙歌怨咽當(dāng)離席,更漏丁東在畫船。
必恐駐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爐煙。
73方干《贈夏侯評事》
傍窺盛德與高節(jié),緬想應(yīng)無前后人。
講論參同深到骨,停騰姹女立成銀。
棋功過卻楊玄寶,易義精于梅子真。
朱紫侯門猶不見,可知岐路有風(fēng)塵。
74方干《贈李郢端公》
非唯孤峭與世絕,吟處斯須能變通。
物外搜羅歸大雅,毫端剪削有馀功。
山川正氣侵靈府,雪月清輝引思風(fēng)。
別得人間上升術(shù),丹霄路在五言中。
75方干《題贈李校書》
名場失手一年年,月桂嘗聞到手邊。
誰道高情偏似鶴,自云長嘯不如蟬。
眾花交艷多成實,深井通潮半雜泉。
卻是偶然行未到,元來有路上寥天。
76方干《贈鄰居袁明府》
隔竹每呼皆得應(yīng),二心親熟更如何。
文章鍛煉猶相似,年齒參差不校多。
雨后卷簾看越嶺,更深欹枕聽湖波。
朝昏幸得同醒醉,遮莫光陰自下坡。
77方干《敘雪寄喻鳧》
密片無聲急復(fù)遲,紛紛猶勝落花時。
從容不覺藏苔徑,宛轉(zhuǎn)偏宜傍柳絲。
透室虛明非月照,滿空回散是風(fēng)吹。
高人坐臥才方逸,援筆應(yīng)成六出詞。
78方干《書吳道隱林亭》
蘚榭莎亭蘿筱陰,依稀氣象似山林。
橘枝亞路黃苞重,井脈牽湖碧甃深。
稚子遮門留熟客,驚蟬入座避游禽。
四鄰不見孤高處,翻笑騰騰只醉吟。
79方干《聽段處士彈琴》
幾年調(diào)弄七條絲,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離石底,松含細(xì)韻在霜枝。
窗中顧兔初圓夜,竹上寒蟬盡散時。
唯有此時心更靜,聲聲可作后人師。
80方干《送鄭端公》
圣主佇知宣室事,豈容才子滯長沙。
隨珠此去方酬德,趙璧當(dāng)時誤指瑕。
驄馬將離江浦月,繡衣卻照禁中花。
應(yīng)憐寂寞滄洲客,煙漢塵泥相去賒。
81方干《送婺州許錄事》
之官便是還鄉(xiāng)路,白日堂堂著錦衣。
八詠遺風(fēng)資逸興,二溪寒色助清威。
曙星沒盡提綱去,暝角吹殘鎖印歸。
笑我中年更愚僻,醉醒多在釣漁磯。
82方干《贈山陰崔明府》
用心何況兩衙間,退食孜孜亦不閑。
壓酒曬書猶檢點,修琴取藥似交關(guān)。
笙歌入夜舟中月,花木知春縣里山。
平叔正堪湯餅試,風(fēng)流不合問年顏。
83方干《盧卓山人畫水》
常聞畫石不畫水,畫水至難君得名。
海色未將藍(lán)汁染,筆鋒猶傍墨花行。
散吞高下應(yīng)無岸,斜蹙東南勢欲傾。
坐久神迷不能決,卻疑身在小蓬瀛。
84方干《送王霖赴舉》
自古主司看薦士,明年應(yīng)是不參差。
須憑吉夢為先兆,必恐長才偶盛時。
北闕上書沖雪早,西陵中酒趁潮遲。
郄詵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
85方干《陪胡中丞泛湖》
仙舟仙樂醉行春,上界稀逢下界人。
綺繡峰前聞野鶴,旌旗影里見游鱗。
澄潭徹底齊心鏡,雜樹含芳讓錦茵。
凡許從容誰不幸,就中光顯是州民。
86方干《酬將作于少監(jiān)》
由來至寶出毫端,五色炎光照室寒。
仰望孤峰知聳峻,前臨積水見波瀾。
冰絲織絡(luò)經(jīng)心久,瑞玉雕磨措手難。
不是散齋兼拭目,尋常未便借人看。
87方干《出山寄蘇從事》
寸心似火頻求薦,兩鬢如霜始息機(jī)。
隔岸雞鳴春耨去,鄰家犬吠夜?jié)O歸。
倚松長嘯宜疏拙,拂石欹眠絕是非。
多謝元瑜憐野賤,時回車馬發(fā)光輝。
88方干《處州獻(xiàn)盧員外》
才下軺車即歲豐,方知盛德與天通。
清聲漸出寰瀛外,喜氣全歸教化中。
落地遺金終日在,經(jīng)年滯獄當(dāng)時空。
直緣后學(xué)無功業(yè),不慮文翁不至公。
89方干《送弟子伍秀才赴舉》
天遣相門延積慶,今同太廟薦嘉賓。
柳條此日同誰折,桂樹明年為爾春。
倚棹寒吟漁浦月,垂鞭醉入鳳城塵。
由來不要文章得,要且文章出眾人。
90方干《題龜山穆上人院》
修持百法過半百,日往月來心更堅。
床上水云隨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禪。
寒蜩遠(yuǎn)韻來窗里,白鳥斜行起砌邊。
我愛尋師師訪我,只應(yīng)尋訪是因緣。
91方干《項洙處士畫水墨釣臺》
畫石畫松無兩般,猶嫌瀑布畫聲難。
雖云智惠生靈府,要且功夫在筆端。
潑處便連陰洞黑,添來先向朽枝干。
我家曾寄雙臺下,往往開圖盡日看。
92方干《寄靈武胡常侍》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
欲遣為霖安九有,先令作相贊東宮。
自從忠讜承天眷,更用文篇續(xù)國風(fēng)。
最是何人感恩德,謝敷星下釣漁翁。
93方干《德政上睦州胡中丞》
上德由來合動天,旌旗到日是豐年。
群書已熟無人似,五字研成舉世傳。
莫道政聲同宇宙,須知紫氣滿山川。
豈唯里巷皆蘇息,猶有恩波及釣船。
94方干《思越中舊游寄友》
甸外山川無越國,依稀只似劍門西。
鏡中疊浪搖星斗,城上繁花咽鼓鼙。
斷臂青猿啼玉笥,成行白鳥下耶溪。
此中曾是同游處,迢遞尋君夢不迷。
95方干《送吳彥融赴舉》
用心精至自無疑,千萬人中似汝稀。
上國才將五字去,全家便待一枝歸。
西陵柳路搖鞭盡,北固潮程掛席飛。
想見明年榜前事,當(dāng)時分散著來衣。
96方干《登龍瑞觀北巖》
縱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與天通。
湖邊風(fēng)力歸帆上,嶺頂云根在雪中。
促韻寒鐘催落照,斜行白鳥入遙空。
前人去后后人至,今古異時登眺同。
97方干《贈上虞胡少府百篇》
求仙不在煉金丹,輕舉由來別有門。
日晷未移三十刻,風(fēng)騷已及四千言。
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冤。
斂板塵中無恨色,應(yīng)緣利祿副晨昏。
98方干《題澄圣塔院上方》
地靈直是饒風(fēng)雨,杉檜老于云雨間。
只訝窗中常見海,方知砌下更多山。
遠(yuǎn)泉勢曲猶須引,野果枝低可要攀。
若把重門諭玄寂,何妨善閉卻無關(guān)。
99方干《路入剡中作》
截灣沖瀨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
掠草并飛憐燕子,停橈獨飲學(xué)漁翁。
波濤漫撼長潭月,楊柳斜牽一岸風(fēng)。
便擬乘槎應(yīng)去得,仙源直恐接星東。
100方干《題慈溪張丞壁》
因君貳邑藍(lán)溪上,遣我維舟紅葉時。
共向鄉(xiāng)中非半面,俱驚鬢里有新絲。
佇看孤潔成三考,應(yīng)笑愚疏舍一枝。
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況是舊相知。
101方干《送鄭臺處士歸絳巖》
榮啟先生挾琴去,厭尋靈勝憶巖棲。
白猿垂樹窗邊月,紅鯉驚鉤竹外溪。
慣采藥苗供野饌,曾書蕉葉寄新題。
古賢猶愴河梁別,未可匆匆便解攜。
102方干《朱秀才庭際薔薇》
繡難相似畫難真,明媚鮮妍絕比倫。
露壓盤條方到地,風(fēng)吹艷色欲燒春。
斷霞轉(zhuǎn)影侵西壁,濃麝分香入四鄰。
看取后時歸故里,庭花應(yīng)讓錦衣新。
103方干《送孫百篇游天臺》
東南云路落斜行,入樹穿村見赤城。
遠(yuǎn)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
映巖日向床頭沒,濕燭云從柱底生。
更有仙花與靈鳥,恐君多半未知名。
104方干《雪中寄薛郎中》
野禽未覺巢枝仄,稚子先憂徑竹摧。
半夜忽明非月午,前庭旋釋被春催。
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氣應(yīng)歸筆底來。
深擁紅爐聽仙樂,忍教愁坐畫寒灰。
105方干《賊退后贈劉將軍》
非唯吳起與穰苴,今古推排盡不如。
白馬知無髀上肉,黃巾泣向箭頭書。
二年戰(zhàn)地成桑茗,千里荒榛作比閭。
功業(yè)更多身轉(zhuǎn)貴,佇看幢節(jié)引戎車。
106方干《與桐廬鄭明府》
字人心苦達(dá)神明,何止重門夜不扃。
莫道耕田全種秫,兼聞退食亦逢星。
映林顧兔停琴望,隔水寒猿駐筆聽。
卻恐南山盡無石,南山有石合為銘。
107方干《再題路支使南亭》
行處避松兼礙石,即須門徑落斜開。
愛邀舊友看漁釣,貪聽新禽駐酒杯。
樹影不隨明月去,溪聲常送落花來。
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
108方干《送王侍郎浙東入朝》
自將苦節(jié)酬清秩,肯要龐眉一個錢。
恩愛已蘇句踐國,程途卻上大羅天。
魚池菊島還公署,沙鶴松栽入畫船。
密奏無非經(jīng)濟(jì)術(shù),從容幾刻在爐煙。
109方干《再題龍泉寺上方》
牛斗正齊群木末,鳥行橫截眾山腰。
路盤砌下兼穿竹,井在巖頭亦統(tǒng)潮。
海岸四更看日出,石房三月任花燒。
未能割得繁華去,難向此中甘寂寞。
110方干《狂寇后上劉尚書》
孫武傾心與萬夫,削平妖孽在斯須。
才施偃月行軍令,便見臺星逼座隅。
獨柱支天寰海正,雄名蓋世古今無。
圣君爭不酬功業(yè),仗下高懸破賊圖。
111方干《題法華寺絕頂禪家壁》
蒼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
飛流便向砌邊掛,片月影從窗外行。
馴鹿不知誰結(jié)侶,野禽都是自呼名。
只應(yīng)禪者無來去,坐看千山白發(fā)生。
112方干《送朱二十赴漣水》
到縣卻應(yīng)嫌水闊,離家終是見山疏。
笙歌不駐難辭酒,舟楫將行負(fù)擔(dān)書。
為政必能安楚老,向公猶可釣淮魚。
鸞凰取便多如此,掠地斜飛上太虛。
113方干《與鄉(xiāng)人鑒休上人別》
此日因師話鄉(xiāng)里,故鄉(xiāng)風(fēng)土我偏諳。
一枝竹葉如溪北,半樹梅花似嶺南。
山夜獵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蠶。
如今休作還家意,兩須垂絲已不堪。
114方干《送睦州侯郎中赴闕》
昔著政聲聞國外,今留儒術(shù)化江東。
青云舊路歸仙掖,白鳳新詞入圣聰。
弦管未知銀燭曉,旌旗已侍錦帆風(fēng)。
郡人難議酬恩德,遍在三年禮遇中。
115方干《題睦州烏龍山禪居》
曙后月華猶冷濕,自知坐臥逼天宮。
晨雞未暇鳴山底,早日先來照屋東。
人世驅(qū)馳方丈內(nèi),海波搖動一杯中。
伴師長住應(yīng)難住,歸去仍須入俗籠。
116方干《題陶詳校書陽羨隱居》
蕓香署里從容步,陽羨山中嘯傲情。
竿底紫鱗輸釣伴,花邊白犬吠流鶯。
長潭五月含冰氣,孤檜中宵學(xué)雨聲。
便泛扁舟應(yīng)未得,鴟夷棄相始垂名。
117方干《送縉陵王少府赴舉》
相看不忍盡離觴,五兩牽風(fēng)速去檣。
遠(yuǎn)驛新砧應(yīng)弄月,初程殘角未吹霜。
越山直下分吳苑,淮水橫流入楚鄉(xiāng)。
珍重郄家好兄弟,明年祿位在何方。
118方干《贈五牙山人洗修白》
變通唯在片時間,此事全由一粒丹。
若取壽長延至易,如嫌地遠(yuǎn)縮何難。
先生闊別能輕舉,弟子才來學(xué)不餐。
篋里生塵是閑藥,外沾猶可救衰殘。
119方干《和于中丞登扶風(fēng)亭》
避石攀蘿去不迷,行時舉步似丹梯。
東軒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雞猶未啼。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樹半藏溪。
謝公吟望多來此,此地應(yīng)將峴首齊。
120方干《書桃花塢周處士壁》
醉吟雪月思深苦,思苦神勞華發(fā)生。
自學(xué)古賢修靜節(jié),唯應(yīng)野鶴識高情。
細(xì)泉出石飛難盡,孤燭和云濕不明。
何事懶于嵇叔夜,更無書札答公卿。
121方干《歸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顏巷蕭條知命后,膺門感激受恩初。
卻容鶴發(fā)還蝸舍,猶夢漁竿從隼旟。
新定暮云吞故國,會稽春草入貧居。
鄉(xiāng)中自古為儒者,誰得公侯降尺書。
122方干《和剡縣陳明府登縣樓》
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樹木映窗欞。
煙霞若接天臺地,分野應(yīng)侵婺女星。
驛路古今通北闕,仙溪日夜入東溟。
彩衣才子多吟嘯,公退時時見畫屏。
123方干《題仙巖瀑布呈陳明府》
方知激蹙與噴飛,直恐古今同一時。
遠(yuǎn)壑流來多石脈,寒空撲碎作凌澌。
謝公巖上沖云去,織女星邊落地遲。
聚向山前更誰測,深沉見底是澄漪。
124方干《思桐廬舊居便送鑒上人》
莫道東南路不賒,思?xì)w一步是天涯。
林中夜半雙臺月,洲上春深九里花。
綠樹繞村含細(xì)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聞師卻到鄉(xiāng)中去,為我殷勤謝酒家。
125方干《題長洲陳明府小亭》
坐看孤峭卻勞神,還是微吟到日曛。
松鶴認(rèn)名呼得下,沙蟬飛處聽猶聞。
夜闌亦似深山月,雨后唯關(guān)滿屋云。
便此消遙應(yīng)不易,朱衣紅旆未容君。
126方干《同蕭山陳長官縣樓登望》
坐看南北與西東,遠(yuǎn)近無非禮義中。
一縣繁花香送雨,五株垂柳綠牽風(fēng)。
寒濤背海喧還靜,驛路穿林?jǐn)鄰?fù)通。
仲叔受恩多感戀,裴回卻怕酒壺空。
127方干《初歸故里獻(xiàn)侯郎中》
常思舊里欲歸難,已作歸心即自寬。
此日早知無爵位,當(dāng)時便合把漁竿。
朝昏入閏春將逼,城邑多山夏卻寒。
不是幽愚望榮忝,君侯異禮亦何安。
128方干《雪中寄李知誨判官》
聚散聯(lián)翩急復(fù)遲,解將華發(fā)兩相欺。
雖云竹重先藏路,卻訝巢傾不損枝。
入戶便從風(fēng)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時。
此時門巷無行跡,塵滿尊罍誰得知。
129方干《游張公洞寄陶校書》
步步勢穿江底去,此中?;D(zhuǎn)身難。
下蒸陰氣松蘿濕,外制溫風(fēng)杖屨寒。
數(shù)里煙云方覺異,前程世界更應(yīng)寬。
由來委曲尋仙路,不似先生換骨丹。
130方干《鹽官王長官新創(chuàng)瑞隱亭》
指畫便分元化力,周回秀絕自清機(jī)。
孤云戀石尋常住,落絮縈風(fēng)特地飛。
雛鳥啼花催釀酒,驚魚濺水誤沾衣。
明年秩滿難將去,何似先教畫取歸。
131方干《登新城縣樓贈蔡明府》
楊震東來是宦游,政成登此自消憂。
草中白道穿村去,樹里清溪照郭流。
縱目四山宜永日,開襟五月似高秋。
不知縣籍添新戶,但見川原桑柘稠。
132方干《初歸鏡中寄陳端公》
去歲離家今歲歸,孤帆夢向鳥前飛。
必知蘆筍侵沙井,兼被藤花占石磯。
云島采茶常失路,雪龕中酒不關(guān)扉。
故交若問逍遙事,玄冕何曾勝葦衣。
133方干《送錢特卿赴職天臺》
路入仙溪氣象清,垂鞭樹石罅中行。
霧昏不見西陵岸,風(fēng)急先聞瀑布聲。
山下縣寮張樂送,海邊津吏棹舟迎。
詩家弟子無多少,唯只于余別有情。
134方干《題龍瑞觀兼呈徐尊師》
或雨或云常不定,地靈云雨自無時。
世人莫識神方字,仙鳥偏棲藥樹枝。
遠(yuǎn)壑度年如晦暝,陰溪入夏有凌澌。
此中唯有師知我,未得尋師即夢師。
135方干《漳州陽亭言事寄于使君》
謝守登城對遠(yuǎn)峰,金英泛泛滿金鐘。
樓頭風(fēng)景八九月,床下水云千萬重。
紅旆朝昏雖許近,清才今古定難逢。
鯉魚縱是凡鱗鬣,得在膺門合作龍。
136方干《陽亭言事獻(xiàn)漳州于使君》
重疊山前對酒樽,騰騰兀兀度朝昏。
平明疏磬白云寺,遙夜孤砧紅葉村。
去鳥豈知煙樹遠(yuǎn),驚魚應(yīng)覺露荷翻。
旅人寄食逢黃菊,每見故人思故園。
137方干《歲晚言事寄鄉(xiāng)中親友》
急景蒼茫晝?nèi)艋?,夜風(fēng)干峭觸前軒。
寒威半入龍蛇窟,暖氣全歸草樹根。
蠟燼凝來多碧焰,香醪滴處有冰痕。
尺書未達(dá)年應(yīng)老,先被新春入故園。
138方干《題應(yīng)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
中天坐臥見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
晴卷風(fēng)雷歸故壑,夜和猿鳥鎖寒山。
勢橫綠野蒼茫外,影落平湖瀲滟間。
師在西巖最高處,路尋之字見禪關(guān)。
139方干《因話天臺勝異仍送羅道士》
積翠千層一徑開,遙盤山腹到瓊臺。
藕花飄落前巖去,桂子流從別洞來。
石上叢林礙星斗,窗邊瀑布走風(fēng)雷。
縱云孤鶴無留滯,定恐煙蘿不放回。
140方干《送葉秀才赴舉兼呈呂少監(jiān)》
君辭舊里一年期,藝至心身亦自知。
尊盡離人看北斗,月寒驚鵲繞南枝。
書回冊市砧應(yīng)絕,棹出村潭菊未衰。
與爾相逢終不遠(yuǎn),昨聞秘監(jiān)在臺墀。
141方干《送陳秀才將游霅上便議北歸》
婆娑戀酒山花盡,繞繚還家水路通。
轉(zhuǎn)楫?dāng)M從青草岸,吹帆猶是白蘋風(fēng)。
淮邊欲暝軍鼙急,洛下先寒苑樹空。
詩句因余更孤峭,書題不合忘江東。
142方干《寄臺州孫從事百篇(登第初授華亭尉》
圣世科名酬志業(yè),仙州秀色助神機(jī)。
梅真入仕提雄筆,阮瑀從軍著彩衣。
晝寢不知山雪積,春游應(yīng)趁夜潮歸。
相思莫訝音書晚,鳥去猶須疊日飛。
143方干《尚書新創(chuàng)敵樓二首.其一》
下馬政成無一事,應(yīng)須勝地過朝昏。
笙歌引出桃花洞,羅繡擁來金谷園。
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門。
常聞大廈堪棲息,燕雀心知不敢言。
144方干《尚書新創(chuàng)敵樓二首.其二》
異境永為歡樂地,歌鐘夜夜復(fù)年年。
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殘霞落酒邊。
雖向檻前窺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
直須分付丹青手,畫出旌幢繞謫仙。
145方干《獻(xiàn)浙東王大夫二首.其一》
出鎮(zhèn)當(dāng)時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堯年。
到來唯飲長溪水,歸去應(yīng)將一個錢。
吟處美人擎筆硯,行時飛鳥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憂寄,獨有東南戴二天。
146方干《獻(xiàn)浙東王大夫二首.其二》
王臣夷夏仰清名,領(lǐng)鎮(zhèn)猶為失意行。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譽將星月同時朽,身應(yīng)山河滿數(shù)生。
泥滓云霄至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147方干《獻(xiàn)王大夫二首.其一》
都緣聲價振皇州,高臥中條不自由。
早副急征來鳳沼,常陪內(nèi)宴醉龍樓。
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
必恐借留終不遂,越人相顧已先愁。
148方干《獻(xiàn)王大夫二首.其二》
功成猶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塵。
只用篇章為教化,不知夷夏望陶鈞。
金章照耀浮光動,玉面生獰細(xì)步勻。
歷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149方干《題故人廢宅二首.其一》
舉目凄涼入破門,鮫人一飯尚知恩。
閑花舊識猶含笑,怪石無情更不言。
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蘭蓀。
壺觴笑詠隨風(fēng)去,唯有聲聲蜀帝魂。
150方干《題故人廢宅二首.其二》
寒莎野樹入荒庭,風(fēng)雨蕭蕭不掩扃。
舊徑已知無孟竹,前溪應(yīng)不浸荀星。
精靈消散歸寥廓,功業(yè)傳留在志銘。
薄暮停車更凄愴,山陽鄰笛若為聽。
151方干《李戶曹小妓天得善擊越器以成曲章》
越器敲來曲調(diào)成,腕頭勻滑自輕清。
隨風(fēng)搖曳有馀韻,測水淺深多泛聲。
晝漏丁當(dāng)相續(xù)滴,寒蟬計會一時鳴。
若教進(jìn)上梨園去,眾樂無由更擅名。
152方干《送永嘉王令之任二首.其一》
定擬孜孜化海邊,須判素發(fā)侮流年。
波濤不應(yīng)雙溪水,分野長如二月天。
浮客若容開荻地,釣翁應(yīng)免稅苔田。
前賢未必全堪學(xué),莫讀當(dāng)時歸去篇。
153方干《送永嘉王令之任二首.其二》
雖展縣圖如到縣,五程猶入縉云東。
山間閣道盤巖底,海界孤峰在浪中。
禮法未聞離漢制,土宜多說似吳風(fēng)。
字人若用非常術(shù),唯要旬時便立功。
154方干《感時三首.其一》
不覺年華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
正嗟新冢垂青草,便見故交梳白頭。
雖道了然皆是夢,應(yīng)還達(dá)者即無愁。
破除生死須齊物,誰向穹蒼問事由。
155方干《感時三首.其二》
日烏往返無休息,朝出扶桑暮卻回。
夜雨旋驅(qū)殘熱去,江風(fēng)吹送早寒來。
才憐飲處飛花片,又見書邊聚雪堆。
莫恃少年欺白首,須臾還被老相催。
156方干《感時三首.其三》
世途擾擾復(fù)憧憧,真恐華夷事亦同。
歲月自消寒暑內(nèi),榮枯盡在是非中。
今朝猶作青襟子,明日還成白首翁。
堪笑愚夫足紛競,不知流水去無窮。
157方干《贈美人四首.其一》
直緣多藝用心勞,心路玲瓏格調(diào)高。
舞袖低徊真蛺蝶,朱唇深淺假櫻桃。
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
才會雨云須別去,語慚不及琵琶槽。
158方干《贈美人四首.其二》
嚴(yán)冬忽作看花日,盛暑翻為見雪時。
坐上弄嬌聲不轉(zhuǎn),尊前掩笑意難知。
含歌媚盼如桃葉,妙舞輕盈似柳枝。
年幾未多猶怯在,些些私語怕人疑。
159方干《贈美人四首.其三》
酒蘊天然自性靈,人間有藝總關(guān)情。
剝蔥十指轉(zhuǎn)籌疾,舞柳細(xì)腰隨拍輕。
??中厍按貉┽?,惟愁座上慶云生。
若教梅尉無仙骨,爭得仙娥駐玉京。
160方干《贈美人四首.其四》
昔日仙人今玉人,深冬相見亦如春。
倍酬金價微含笑,才發(fā)歌聲早動塵。
昔歲曾為蕭史伴,今朝應(yīng)作宋家鄰。
百年別后知誰在,須遣丹青畫取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