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太陽。
一顆和太陽相似的恒星在走到生命盡頭時噴出的氣體。NASA / E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和所有恒星一樣,我們的太陽也不是永生的。
一顆垂死的恒星。NASA / E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在太陽內核中,所有原子核都是裸露的。氫核在那樣的高溫和高壓下會聚變?yōu)楹ず?,氦核在太陽內核溫度超過臨界點后又會進一步聚變成碳核。
螺旋星云。NASA / E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有些恒星在臨死的那一瞬間會變成超新星。但太陽不會,因為它的質量不夠大。當太陽的燃料枯竭后,它會收縮,變成一顆“白矮星”,并甩掉外層物質,制造出一個“行星狀星云”。
行星狀星云NGC 6369擁有一個藍綠色的環(huán)。NA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恒星在物質的循環(huán)利用方面做得還不錯。一顆無法將核聚變進行下去的恒星,會把剩余的氫和它生產出來的所有重元素拋灑回宇宙空間。
行星狀星云M2-9。NASA / E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它們制造出來的“行星狀星云”可謂姿態(tài)萬千。之所以叫它們“行星狀”星云,并不是因為它們在本質上和行星有什么關聯(lián),而是因為它們在早年的小型望遠鏡中,看起來和行星的表現(xiàn)非常相似。
四個行星狀星云He 2-47?NGC 5315?IC 4593和NGC 5307。NASA / E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像太陽這樣的單一恒星制造出來的行星狀星云形態(tài)較為簡單,通常是一個球形。
雙環(huán)星云NGC 3132,其特殊外形的成因尚未確知。NASA / E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如果恒星擁有伴星,那么它制造出來的行星狀星云就是不對稱的,比如是螺旋形的。
貓眼星云的形態(tài)不對稱,擁有多個復雜的分層結構。這樣的形態(tài)表明制造出這個星云的恒星擁有伴星。NASA / E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如果恒星的自轉速度很快,那么它會制造出一個“雙極”星云。
沙漏星云。NASA / E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螞蟻星云。NASA / E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幾十億年后,我們的太陽也將步這些死亡恒星的后塵。
蝴蝶星云NGC 6302。NASA / ESA / 哈勃太空望遠鏡
終有一天,我們要失去太陽。但在此之前,還請保護好我們的地球,保護好我們的環(huán)境,不要讓太陽過早地從我們視線中消失。
霧霾中的太陽。解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