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到了夏天,紅蜻蜓、綠蜻蜓飛來了,飛進年少時的夢里,飛進那些老了的謠曲兒歌里,“光光蜓,藍眼睛,一對眼睛亮晶晶,飛一飛,停一停,飛來飛去捉蚊蠅?!边@是老奶奶癟著嘴兒教孩子們唱的童謠;“陽光下蜻蜓飛過來,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這是漸漸長大時老師教唱的《童年》里的詞兒;“飛呀飛呀,看那紅色蜻蜓飛在藍色天空。我們都已經(jīng)長大,好多夢還要飛,就像現(xiàn)在心目中,紅色的蜻蜓.....”這好像是小虎隊早年唱的《紅蜻蜓》。
蜻蜓,我們老家叫它“光光蜓”,有的地方還稱丁丁、點燈兒、螞螂,種類繁多,全世界有5600余種,我國也有250多種,僅顏色上就有紅的、黃的、綠的、花的。
最美的,當(dāng)屬那種有著透明羽翼,身子紅艷艷的蜻蜓,陽光下閃現(xiàn)出耀眼的光彩。還有通身青綠的蜻蜓,多在蘆葦蕩里、水草叢中飛翔,垂釣時一不注意,砰的一聲就碰到了魚竿,偶爾在紅浮漂上逗留片刻,閃著圓鼓鼓的大眼睛,打量釣者這不速之客。還有身上涂滿一節(jié)節(jié)黃黑色彩紋的花蜻蜓,像個紋身的后浪青年,體大迅猛,倏的一下從你頭上擦過。大大小小、紅紅綠綠的蜻蜓是夏天的精靈,一只只、一群群在清晨、黃昏或者雨后,迅疾地飛來飛去,有時偶沾一下水面,捕食蒼蠅、蚊子、小蠓蟲,是我們的好朋友。
農(nóng)諺云:“蜻蜓高,曬得焦;蜻蜓低,雨迷迷。”“蜻蜓飛得低,出門帶蓑衣?!彬唑迅兄鞖夂苊舾校慨?dāng)天氣悶熱,大雨將至,打谷場上、小院里,成群成片的紅蜻蜓、黃蜻蜓飛來飛去。雨后天晴,彩虹飄逸,這些不知疲倦的精靈們不知從哪兒,又成群結(jié)隊飛來了,飛進清涼的晚風(fēng)中,飛進落日熔金的晚霞里。每當(dāng)看到成群的蜻蜓飛來飛去時,農(nóng)人們就會從這些小精靈那兒,得知這一天的天氣如何,及早準備。
“光光蜓來過河,一掃帚撲兩個......”兒時,我們這些皮孩子不懂得蜻蜓是益蟲,常常捕捉它們做游戲。孩子們拿著一把大掃帚追攆著,忽地一揚,極容易捕捉到。捉到的蜻蜓,選取好看的,孩子們放進一只大大的玻璃瓶里,它們閃著五彩的光影在瓶子面撲棱棱飛著,漂亮極了!我那時倒是喜歡把捉來的蜻蜓放進蚊帳里,想著讓它們吃光可惡的蚊子,不過一覺醒來,蚊帳里的蜻蜓早已不見了蹤影。
蜻蜓是很古老原始的昆蟲,古詩詞里常能見到它翩翩飛翔的身影。晚唐詩人韓偓給蜻蜓的畫像最為貼切:
碧玉眼睛云母翅,輕于粉蝶瘦于蜂。
坐來迎拂波光久,豈是殷勤為蓼叢。
蜻蜓的形狀、習(xí)性一目了然,生動而形象。紅蜻蜓、綠蜻蜓飛呀飛,它會落在哪兒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薄耙黄L(fēng)光誰畫得,紅蜻蜓點綠荷心?!彼p盈地落在了小荷的尖角上、荷花的花蕊中;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它和花蝴蝶一起,停在了開滿喇叭花、扁豆花的籬笆墻上;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彼纹さ仉S著賞花的女子,落在了人家插滿鮮花的云鬢髻上;
“綠水滿池塘,點水蜻蜓避燕忙。”“綠陰滿徑蜻蜓小,正是梅黃欲雨時。”它在池塘邊、在綠蔭小徑低低的飛掠,飛進夏日清涼的鄉(xiāng)愁里......
我想起一首古老的日本民謠,“晚霞中的紅蜻蜓,你在哪里啊,童年時遇到你,那是哪一天......十五歲的小姐姐,嫁到遠方,別了故鄉(xiāng)久久不能回,音信也渺茫。晚霞中的紅蜻蜓呀,你在哪里啊,停歇在那竹竿尖上,是那紅蜻蜓?!鼻{(diào)清婉悠揚,略顯淡淡的憂傷,總讓人想起鄉(xiāng)情鄉(xiāng)愁,想起逝去的舊時光,以及童年的天空飛翔的紅蜻蜓。
去年底仙逝的臺灣老作家林良寫有一首兒童詩《蜻蜓》,“你這架小飛機真可愛,一片片的荷葉,是你的機場。你從這個機場起飛,降落在另一個綠綠的機場。”而今,這架可愛的“小飛機”已經(jīng)很少見了,我們還能夠找到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