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茸之瑩-玲瓏玉
臘歲春晚,凝結得、白玉蕭蕭。
陶盆翠藻,喜見瓊脂春嬌。
盤旋碧水清濤,任尊前回舞,紅倦柔腰。
且見,綠水中、璧瑩丹耀。
料得晶瑩透熠,贊巧思精琢,巧斗素鮫。
婉轉沉迷,彩玲瓏、淺凸深凹。
休嗟瑕瑜難辨,便真?zhèn)€、瓊雕玉琢,凝裝瑪瑙。
簪珠璣,頂玉冠、風情常妙。
肉茸,北京地區(qū)稱為“堆玉”,有些地方把金魚的茸叫做肉瘤,這種叫法不僅不雅,而且那種表層增生物跟瘤并沒有什么聯(lián)系。肉茸是金魚發(fā)生的又一變異。最早是金魚的頭部發(fā)生肉質增生。這種增生逐漸增加,使頭頂部長成一個肉質的冠型,成為“帽子金魚”。頭頂?shù)娜赓|增厚逐漸向兩腮發(fā)展,進而長滿兩腮,使金魚的魚頭看上去威武碩大,如虎生威,頭頂褶皺中內隱一個“王”字,人稱“虎頭金魚”。如果肉茸發(fā)育豐滿,使金魚頭部長成肉球型,看上去似雄獅的頭部,這種金魚就叫做“獅子頭”了。因為這種魚頭茸發(fā)達,且茸粒令人聯(lián)想起中國宅門口擺放的石獅的卷毛。英文中這種魚的稱謂為“l(fā)ionhead”,也就是獅子頭的意思。日本最著名的金魚“蘭壽”的頭部也長滿肉茸,只是比較勻稱。還有就是從金魚肉茸的特點來看,帽子金魚中有一種皇冠珍珠金魚,頭頂?shù)娜馊?,形似皇冠,高高聳起,有的還長成“心型”,更加有趣。獅子金魚中肉茸頭頂十分發(fā)達,形似菊花,人稱“菊花頭”。凡此種種,變幻無窮。
珠鱗之美—一斛珠
清秋日暮,
淺盆款游逗留處,
身著奇服有誰顧?
粒粒綴滿,寶珠無窮數(shù)。
憨態(tài)可掬誰共舞,
身似皮球諧趣處,
三巧遙眺歸鄉(xiāng)路。
何處興哥?
珠衫又重顧!
金魚的鱗片變異有以下四種類型:
正常鱗:鱗片正常。基本無變異,大多數(shù)金魚的鱗片屬正常鱗。
珍珠鱗:鱗片的中央部分向外凸起,且顏色較淺,似粒粒珍珠鑲在鱗片上。
透明鱗:鱗片中沒有色素細胞和反光體,看起來猶如一片玻璃。
半透明鱗:鱗片以透明鱗為主,夾雜少量具反光體的正常鱗片,金魚的體色似水彩暈染。
珍珠鱗的出現(xiàn),是很難得的突變。其特征是鱗片上堆積了大量的鈣質,因而呈現(xiàn)堅硬的半球形凸起。一尾優(yōu)良的珍珠鱗金魚,全身好像鑲滿了珍珠,整整齊齊,飽飽滿滿;尤其伴隨著肥胖渾圓的身材,更令人愛不釋手。 珍珠鱗的出現(xiàn),才不過一百年出頭;現(xiàn)在已經發(fā)展出穩(wěn)定而多樣的品種(品系)。大致可分短鰭和長鰭兩大系統(tǒng)。短鰭者以渾圓的「球形珍珠鱗」最可愛;而長鰭者以「鵝頭珍珠鱗」最特殊。鱗性方面分屬透明鱗和不透明鱗兩型。在色彩方面,有五花、紅白和橙紅、黑色,以及較少見的紫色和更難得一見的藍色。其中最普遍的是紅白透明珍珠鱗。此外,還有跟其他金魚雜交,產生各式各樣的品種,就不在話下。
魚鰭之美-蝶戀花
羅裙剪剪舞隨腰
燕尾飛時,綠藻叢中繞
輕紗搖曳鳳尾俏
孔雀展屏佳人笑
回雉搔頭多情惱
彩蝶繽紛,翩翩花間鬧
長裙短裳皆有妙
多姿最為世人道。
金魚的魚鰭是指胸鰭、腹鰭、臀鰭、背鰭和尾鰭。其中發(fā)生變異的主要是臀鰭、背鰭和尾鰭這三個部分。臀鰭和尾鰭的主要變異是由單變雙。而背鰭的變異是有或無。有背鰭的金魚,古人稱之為“扯旗金魚”,無背鰭的金魚,則稱之為“蛋種金魚”。
金魚的尾鰭,即金魚之尾,是其最有特色的地方,也是金魚最為迷人的所在。最早的鯽魚是單尾的,體型是流線形的。這樣的體型便于在水中快速游動。隨著金魚家養(yǎng)觀賞,金魚品種的變異,出現(xiàn)了雙尾的品種。而這一品種特征被作為一種有觀賞價值的特點而被保留了下來。雙尾是金魚特有尾鰭出現(xiàn)的標志。
此外,金魚的尾鰭是以下三個方面來變異的。一是長度,二是形態(tài),三是展開的角度。
首先,先來說說長度。早期的金魚的尾鰭是比較短小的,而且鰭條較硬。隨著變異,尾鰭越來越長,鰭條也變柔軟,如輕紗搖曳,長裙飄逸。
其次,是形態(tài)。原始的尾鰭是三角型的。隨著尾鰭的變異,尾鰭的兩個角可變長,形成鳳尾,也可中間部分長齊,如圍裙狀,形成裙尾。
最后,是尾鰭的展開角度。最早的兩尾鰭并行,隨著變異,逐漸開展成角。一般金魚均是這種八字角。而這種角度可逐漸變大,成一字型或反八字型。這就是蝶尾金魚了,其中蝶尾金魚中,如果尾鰭上翻,鰭梢向前,可達頭部,又稱為回雉尾,江蘇如皋的回雉尾金魚最有名,日本的木佐金就是這樣的尾型。如果兩尾鰭由原來的平行并列到九十度開尾,這就是孔雀尾金魚了,例如日本的地金,是和金的突變種。體形與和金相同,略呈細長形,最適于側面觀賞。尾鰭四葉、展開時與體軸相垂直.形如孔雀尾,所以別名為孔雀。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蝶尾金魚或孔雀尾金魚,因為尾鰭變異較大。在水中泳動時,似翩翩起舞。但這種金魚的活動能力有限,故水深不宜過深,以十到二十公分為宜,水太深,則魚上下游動不便。
長尾——尾鰭約為魚體全長的2/3
短尾——尾鰭約為魚體全長的1/3
燕尾——尾鰭單葉,尾鰭開叉較深,外觀似燕子尾
蝶尾——尾鰭左右兩葉,呈“大”字形張開,外觀似蝴蝶的翅膀
寬尾——尾鰭展幅寬大,呈扇形,又稱扇尾
鳳尾——尾鰭既長又大,外觀似傳說中的鳳凰尾,特指文中的珍珠鱗金魚
孔雀尾——尾鰭向左右伸展,與魚體略呈“T”字型,似開屏的孔雀尾羽,特指日本產地金類
翻轉尾——尾鰭三葉,下面兩片尾葉兩端向前翻轉,特指日本產土佐金類
綜上所述,變幻多姿的金魚尾鰭,也是金魚迷人魅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里要說明的是金魚鰓蓋的變異,即所謂翻鰓金魚,這樣的金魚,鰓蓋翻起,露出里面鮮紅的魚鰓,古代認為是一種奇特的變異,加意保留,并雅稱“卷珠簾”。就目前的審美,認為并不美觀,甚至是一種病態(tài),所以市場上已經很少見了,并逐漸淘汰了。這里就不詳細加以說明了。
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