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菜的烹調(diào)方法有二十種之多,主要有炒、煎、焗、煀、炆、炸、煲、燉、扣等??谖兑郧艴r、嫩脆為主,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脆而不焦、油而不膩。有所謂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咸、鮮)之別。時令性強(qiáng),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尤其有喜愛雜食的癬好。外地人對“鳥鼠蛇蟲”皆聞“食”而色變,廣州菜卻奉為“佳肴”。俗語說:“寧食天上四兩,不食地上半斤”??芍浫藢︼w禽之崇尚。
所以,鷓鴣、蜆鴨、乳鴿等無不列入菜譜之中。廣東特產(chǎn)禾花雀,骨脆肉軟肥美,更是一啖為快的秋季時令名菜。鼠肉,雖食譜中較少著述,但確為民間美食?!俄樀驴h志》云:“鼠脯,順德縣佳品也??大者為脯,以待客。筵中無此,不為敬禮?!彪m然說鼠脯為筵席必須,可能有些夸張,但起碼可以說明,鼠脯不僅可以入饌,而且可登上大雅之堂。
禾蟲煎蛋
蠶蛹、禾蟲也是廣東蠶鄉(xiāng)和水稻產(chǎn)區(qū)的菜饌原料。將禾蟲配以嶺南特產(chǎn)果皮燉熟,是味道香濃且富高蛋白的營養(yǎng)食品。禾蟲,還可以先曬干,然后炒香或滾湯以佐酒。
炒田螺正是十足的廣州風(fēng)味。將田螺洗凈,調(diào)上紫蘇、蒜頭、豆政等烹之,肉質(zhì)嫩滑,味道鮮美。近年來,豉汁炒田螺、七彩巢螺已成為大酒家的著名菜譜。
狗肉煲
烹狗,在我國東南方的大部分地區(qū)都很普遍,而按廣州菜的習(xí)慣,卻以“開煲狗肉”最為流行。秋風(fēng)蕭瑟、北風(fēng)凜烈、春雨淫淫,粵人都喜歡用禾草將宰好的狗燒至金黃(使狗肉有禾草香味),然后將狗斬件,用香料、味料爆透,加以湯味及陳皮、老姜,再用瓦堡慢慢煲至綿軟。正如廣州俗話:“狗肉滾三滾,神仙企啥穩(wěn)(站不穩(wěn))。”意境之美,足可與北方的“涮羊肉”媲美。
蛇餐,更是久負(fù)盛名?!叭啐埢Z”、“龍虎鳳大燴”等,就是選用秋風(fēng)起而肥的蛇,再加上貓及母雞一起熬制成湯,再燴成羹,正是秋冬令最有代表意義的廣州名菜。
味道濃郁的地方風(fēng)味瓦堡類菜式,如瓦煲山瑞、瓦煲蔥油雞、瓦煲煀鯉魚、瓦煲大蟮(鰻魚)、什錦煲、煲仔飯系列等,還有如“杏元風(fēng)爪燉水魚”之類的湯羹,以南杏、元肉,加上雞腳、水魚燉出來的湯汁,十分適合粵人崇尚冬春“滋補(bǔ)身體”的習(xí)俗。
夏秋時節(jié),嶺南酷暑炎熱,時令的菜肴如“八寶鮮蓮冬瓜盅”、“百花釀鮮筍”、“蛇油鮮菇”、“白灼鮮魷”、“白灼海蝦”、“油泡鮮蝦仁”、“清蒸海鮮”、“白切雞”、“明爐乳豬”、“掛爐燒鴨”等廣州名菜,最體現(xiàn)南國的風(fēng)味特色及廣東人喜愛清淡、爽口的食性。
腸粉
近年來,廣州菜也追求“新派”。但幾千年所形成的選料廣博奇雜,菜看講究鮮、爽、嫩、滑的南國風(fēng)味對創(chuàng)新菜的變化影響頗深?!叭f變不離其宗”,傳統(tǒng)的美點(diǎn)薄皮鮮蝦餃、干蒸燒賣、糯米雞、娥姐粉果、荔脯秋芋角、 馬蹄糕、叉燒包、蟹黃包、奶油雞蛋卷以及名小食腸粉、炒河粉、艇仔粥、及第粥、豬紅湯,倫教糕、蘿卜糕、咸水角、鳳爪(雞爪)、鹵牛雜、薄脆、白糖沙翁、德昌咸煎餅、大良崩砂等更是歷久不衰。這表明廣州菜系植根的土壤是十分深厚的。
狀元及第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