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一則離職消息將中國平安推倒了輿論的中心,中國平安聯(lián)席CEO李源祥辭職,未來將出任友邦保險CEO,這可能也是這幾天平保股價走低的原因之一。中國平安本身管理機制十分健全,加上李源祥的接任者陸敏也是平安的資深高管,這個事件的影響應該是短時期的。但是經過這幾天的下跌,平?,F(xiàn)價到底值不值得買,這就要通過公司現(xiàn)在的估值來做判斷。
以上是最近三年平保最高、最低股價和對應市盈率、內涵價值的情況。股價為復權價格,紅色字體為2019全年業(yè)績的預估。
平保估值的最高點出現(xiàn)在2017年底,動態(tài)PE達到了19、PEV1.9,當時如果以這個估值買入股價至今漲幅也就10%。
平保最低估的時間出現(xiàn)在2017.4、2018.7和2019.1,PEV都在1倍左右,可以看到這幾年平保出現(xiàn)了幾次很好的買點,而且每年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機會,所以永遠不要因為怕錯過而匆忙買入,低估的買入機會總會出現(xiàn)。
按照2019年內涵價值預估值測算,現(xiàn)價平保PEV差不多1.3倍,處于底部區(qū)域,市盈率8.6倍,為這幾年的最低水平。這主要是由于平保的業(yè)績近期快速釋放,帶來估值的迅速下降。另外,AH的溢價、折價指標也可以反應出平保的低股,目前平保A股對港股的溢價率也降到了4%以內,這也是近些年的低點。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現(xiàn)價平保估值較低,此次離職的事件可能會帶來比較好的買點。
那么李源祥辭職是否會影響平保的未來的競爭力呢,個人覺得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如下:
1、平保的管理機制健全,一個人的離職不會對公司整體業(yè)務有太大影響。平保也不是第一次出走高管,之前也有很多業(yè)務線的負責人被挖走成為一些知名公司的主要負責人,例如微眾銀行、IBS等,此次李源祥的離職同樣也不會對平安的業(yè)務有實質影響,反而說明這些公司對平安優(yōu)秀能力的認可。
2、國內雖然已經開放保險業(yè),而且李去職競爭對手友邦,但影響有限。友邦的目標用戶跟平保是不太相同的,很多買友邦的人都是為了在境外配置資產,這與平保主要客戶群的訴求是不同的。而且國內保險行業(yè)一直面臨些國外保險公司的非直接競爭,并非沒有競爭,不堪一擊,最典型的就是香港的地下保單,一二線城市的相當一部分人群已經通過各種手段配置了友邦保險,但是在這些城市,外資保險的占比還是很低。如果在國內競爭,國外保險公司也要遵守內陸的法律和監(jiān)管政策,大家基本是在同樣的規(guī)則下競爭,未來的競爭格局不會因為開放而出現(xiàn)明顯變化。
3、從經營結果上可以看到平保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平保的各個業(yè)務板塊基本都領先行業(yè),而且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占A股所有保險公司的比重接近50%,這是很牛的數(shù)字,在全球所有快速增長經濟體中都不一定能找到第二個,及時以后這個比例會下滑,以中國市場的體量,收入和利潤總額也是非常驚人的,這些數(shù)字從事實上也證明了平保的優(yōu)秀。
綜上,李源祥的離職不會對平保帶來根本性的影響,反而可能因為短期內投資者情緒的變化而帶來股價的下降,出現(xiàn)比較好的買入機會。
$中國平安(SH601318)$ $招商銀行(SH600036)$ $興業(yè)銀行(SH601166)$ @今日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