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唯有楊柳管別離
楊柳
  《詩經(jīng)·小雅·采薇》中有這樣一段: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采薇》是一位守邊兵士在歸途中所賦的詩,在這一段中,以楊柳代指春天,以雨雪代指冬天,時間流轉(zhuǎn),回想當時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借景抒情,感時傷事,千古傳誦,并對后代詩歌產(chǎn)生了影響,楊柳也就成為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物象。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如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在這里說“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他想象今宵旅途中的況味:一舟臨岸,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整個畫面充滿了凄清的氣氛里,表面寫景,實際上卻是在寫情,風景的清幽和客情的冷落相互映襯,一瞬間離愁別緒掛上心頭?!皸盍丁燥L殘月”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在北宋時期就流傳甚廣。據(jù)記載,蘇軾還曾問善歌之人“我詞何如柳七?”那人回答說,柳永的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而蘇軾的詞,則“須關西大漢,(執(zhí))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從這個故事,我們也可看出柳永這一句詞的經(jīng)典了。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
曉風殘月
  楊柳,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樹木。古代時,村莊庭院、房前屋后,處處可見楊柳的影子。而正因為如此,外出的游子在外見到路邊楊柳,就容易想起故鄉(xiāng)的楊柳,想起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想起故鄉(xiāng)的親朋好友。

  杜審言說“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保ā逗蜁x陵陸丞早春游望》)飄泊在外的游子,對時令和景物的變化特別敏感。所以何遜見邊城楊柳色,想起故鄉(xiāng):“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xiāng)來。”(《邊城思詩》)岑參在邊塞思鄉(xiāng),將鄉(xiāng)愁掛在了楊柳樹上:“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xiāng)愁?!保ā段渫耗郝動钗呐泄傥魇惯€已到晉昌》)韋莊在異鄉(xiāng)起鄉(xiāng)愁:“年年春日異鄉(xiāng)悲,杜曲黃鶯可得知。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保ā督馑监l(xiāng)》)
柳黃未吐葉,
水綠半含苔。
春色邊城動,
客思故鄉(xiāng)來。
  除了思鄉(xiāng),古人還常常將楊柳與離別聯(lián)系起來。劉禹錫說“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保ā稐盍Α罚┕湃损T別,不是在驛亭、酒肆就是在河邊橋旁,而這些地方多種楊柳,于是有人折柳相贈,有人攀柳而悲。并且“柳”又與“留”諧音,楊柳漸漸就成為離別的代名詞。

  王之渙的《送別》寫道:“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闭哿蛣e乃家常事,然而離別之多,楊柳尚不勝攀折,更何況人呢?

  李白的《勞勞亭》則更有妙想:“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你看那柳條未青、無枝可折,是春風深知離別之苦,不忍看到人間折柳送別的場面,才故意不吹到柳條,故意不讓它發(fā)青。春風本來無知無情,此時卻與相別之人一樣有了傷別、惜別之心,用意可謂深曲。

  李商隱的《離亭賦得折楊柳》(其一),則又從另一個角度來寫:“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彼O想春風為了讓人們在臨別之時可以折柳相贈,表達一片情意,得到一點慰藉,而不惜柳條被人攀折。
楊柳東風樹,
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
應為別離多。
  長安灞橋的楊柳,更是擔起了無數(shù)離別之情?!度o黃圖》記載,“霸橋(即灞橋)在長安城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庇谑蔷陀辛酸瘏⒌摹俺醭棠绨l(fā),且宿灞橋頭?!庇辛肆_鄴的“何事離人不堪聽,灞橋斜日裊垂楊。”有了裴說的“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钡鹊取_@些詩句回蕩在長空之中,與灞橋邊的楊柳一起,見證了無數(shù)的離別,一直鮮活地存在于文學史上。
何事離人不堪聽,
灞橋斜日裊垂楊。
  錢鍾書認為,除了折柳送別的習俗外,六朝及唐應該還有折柳寄遠的習俗。對于折柳送別來說,送別一人,那么只折柳一次便可以了。而折柳寄遠則不同,所折之柳是門前庭前的楊柳,折柳之人是親朋好友,折柳之時是離人離開之后。由于行役有年而歸來無日,人們反復折柳來寄托思念之情,以至于“折斷楊柳枝”。所以李賀有詩言“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致酒行》),李白也說“無令長相思,折斷綠楊枝”(《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當然了,折柳寄遠并非說真的寄去遠方,畢竟古代交通不便,不可能在短時間就將柳枝寄給遠方之人,古人對此早有意識,文與可就說“欲折長條寄遠行,想到君邊已憔悴”(《折楊柳》),正是說他想要折柳寄遠,卻擔心到了那里柳條怕也已經(jīng)“憔悴”了。所以,所謂的折柳寄遠,其所重的仍在折柳二字,借此表達對離人的思念和盼望早歸的心情。
無令長相思,
折斷綠楊枝。
  離別折柳,是依依惜別;寄遠折柳,是思念思歸。如果說亭邊柳、橋邊柳屢屢被折贈別,是“勸君更盡一杯酒”。那么園中柳、庭前柳頻頻被折寄遠,則堪比一曲“陌上花開緩緩歸”了。

  在長期的文化積淀中,人們在楊柳身上寄托的這些美好的感情和愿望,使得楊柳成為特定情感的載體——思鄉(xiāng)、離別,楊柳也就漸漸成為中國文學中一個重要的意象,不斷地出現(xiàn)在詩文之中。(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 施希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文苑★散文】楊柳依依綠絲絳
楊柳岸,曉風殘月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行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浸染了煙柳色的古典詩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