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瀟瀟秋雨寒。
爬滿墻的青藤已經(jīng)漸次變紅變艷,為斑駁的老墻罩上了一襲彩衣。
最是讀書閑。
假期里,多數(shù)情況是斜臥沙發(fā)一隅,腿上搭一件純棉繡花的小被,翻書。
前些日子,酷熱,秋老虎余威肆虐。一直穿夏天的裙子,小粉裙,小紫裙,洗了熨過又直接拎出來。
沒成想十一卻一下子變了天,原本帶回老家閑置的中國紅帶帽小坎肩,又直接穿回來。
那天在五樓,小風(fēng)嗖嗖地吹,幸好早上換上淺灰無袖小坎,外搭條紋羊絨小衫。坐在開圓了窗子的房間里,還打起了寒顫。圖片給人家看,竟說自己還穿短袖,直接笑話我。那時穿著絲襪的雙腳,幾乎涼得快沒有感覺了。
超級喜愛的秋款裙,還沒展露歡顏,就被羊絨衫徑自取代,揮手自茲去了。
朋友圈里關(guān)于下雨降溫的各種調(diào)侃,各成風(fēng)格,各種好玩兒。
最好玩的是這道題的問答:
為什么要上學(xué)上班了卻開始下雨降溫?
語文標(biāo)準(zhǔn)答案:
1.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
2.暗示了人物雙假結(jié)束的悲慘命運;
3.揭露了下半年再無假期的凄慘環(huán)境;
4.為假期后各種辛苦工作埋下伏筆;
5.與美好的假期形成鮮明的對比!
真標(biāo)準(zhǔn)!標(biāo)準(zhǔn)答案完美地做到了既精辟又全面。
好吧,放棄吐槽天氣。
直接做好三件事,“寒露腳不露",防風(fēng),防雨,外加防雪。
02
天涼吃鴨蛋。
讀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黃白香氣洋溢。朋友圈里的小美女,恰如其時的曬出網(wǎng)購的高郵咸鴨蛋,說不知道有沒有先生所寫的味道。那張切開的鴨蛋圖片,黃白分明,配上先生的字,果然十分貼切。
先生說:我的家鄉(xiāng)是水鄉(xiāng),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是出了名的?!贿^,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他鄉(xiāng)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袁枚的《隨園食單?小菜單》有腌蛋一條,這一條我看后覺得很親切,而且“與有榮焉”。文不長,錄如下:
腌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紅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益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郵咸鴨蛋的特點是質(zhì)細(xì)而油多。蛋白柔嫩,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
我吃咸鴨蛋,遠不及文兒里寫的那么溫雅。通常都是用筷子敲破空頭,直接挖著吃。高郵的咸鴨蛋吃過一兩次,也沒有格外特別的感受。相反,朋友從水鄉(xiāng)白洋淀帶來的一箱咸鴨蛋,我卻是吃出了地地道道的家鄉(xiāng)味兒。
小時候,母親灶廚間的絕活之一便是腌咸鴨蛋。想來,從那陶瓷小甕里,掏出一枚新腌不久,白嘴就可以吃的咸鴨蛋,只帶一點淡淡的咸味,可以一口氣就吃進去。想來竟是秋涼時光里,少年時節(jié)無比美味的吃食。
家鄉(xiāng)的種種,總會被鄉(xiāng)情濡染的愈發(fā)親切。所以,先生自然生出他鄉(xiāng)咸鴨蛋如何入眼的感慨,亦在情理之中。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鄉(xiāng)戀,厚實而且厚重。
03
冬吃蘿卜夏吃姜,一年不用開藥方。
蘿卜有春夏秋冬。一年到頭,美曰四季蘿卜。可生吃、煮食、腌制、熬燉……蘿卜,是我菜譜里的多樣美食。
最愛的,當(dāng)然還是秋天的蘿卜。
去山東出差,在曲阜買過當(dāng)?shù)氐那嗵}卜。洗過生吃,嘎嘎地脆生,水分足食。在大理旅行,也沿街買過小小的紅蘿卜,老人用籮筐挑著,個個細(xì)如手指,咬一口下去,脆甜生津??墒?,蘿卜吃了多年,依然覺得,還是小時候吃過的胡蘿卜水蘿卜最好吃。或者想說自從長大后就沒有再吃過小時候那么好吃的蘿卜了。
蘿卜生吃生嚼,可以嚼出淡淡的甜味;蘿卜切成細(xì)絲,加鹽花、蔥花、香油、調(diào)拌,香氣又足又開胃。不管胡蘿卜白蘿卜還是心里美,都是我生吃的最愛。心里美去皮切絲,拌白糖,淋老醋,顏色可愛,入口甜、脆、多汁兒,實在不辜負(fù)”蘿卜賽梨” 的美譽。
熟吃蘿卜,方法也有多種。蘿卜排骨湯,蘿卜燉牛肉,蘿卜汆丸子,蘿卜包餃子……白蘿卜耐久燉,久則出味。胡蘿卜亦不甘落后,風(fēng)氣十足。涮鍋里的水晶蘿卜每每閃亮眼眸,獨占舌尖上的美食。加辣椒蒜末素炒白蘿卜條胡蘿卜絲,或者瘦肉勾過芡粉翻炒,更是日常里最下飯的幾道秋菜。
小時候,每到收蘿卜的季節(jié),母親都會張羅著曬蘿卜干。母親安靜地坐下來擦蘿卜片,我歡蹦亂跳地去散發(fā),白蘿卜紅蘿卜此一方彼一塊,情趣滿滿。秋陽明媚的麥田里,蘿卜干于一朝一夕間,自成天地風(fēng)景。攤曬平整,水氣風(fēng)干后,裝袋收藏起來。秋菜多數(shù)下架后,冷冬來臨,蘿卜干用開水燙過,剁碎切餡,母親再添加出油后,專門留存的油脂干,剁碎了調(diào)拌一起,像變魔術(shù)一樣,轉(zhuǎn)瞬端出香噴噴的大包子。一家人團團圍坐,吃得熱氣騰騰,高高興興。
上班后多用嗓,咽炎也成了常態(tài)。大姐贈我妙招,茶幾上、小玻璃碗里,每天專門切放白蘿卜三兩片。取白蘿卜中段,去皮,切片,直接當(dāng)水果吃,潤喉利咽。堅持多日,久治不愈的咽炎咳湊不治自愈。
也跟母親學(xué)會腌蘿卜。腌蘿卜咸菜,很拿手。但因鹽分太多,況腌制食品對身體多有不益,于是放棄,不再腌咸菜。改做糖醋蘿卜條,成為歷年秋冬時節(jié)的習(xí)慣。白蘿卜洗凈、去皮,切成蘿卜片或蘿卜段,依據(jù)個人喜歡,時常變換刀工,加醋、糖和生抽,朝天紅小辣椒幾枚生放進去,隔半小時翻拌,放進透明的敞口大玻璃瓶中。翻拌幾次后,待水沒過蘿卜,放入冰箱冷藏即可。隨吃隨食,酸爽適口,開胃生津。
蘿卜,果真是既可眷顧身體又可喂養(yǎng)精神的美食。
沿襲生活的老傳統(tǒng),是對生活的尊重?;蛟S,更是對父親母親或者長輩的一種緬懷。因為,在父輩眼里曬菜腌菜的秋天,才是秋天應(yīng)該有的樣子。
秋天了。
儀式化的秋天,更像秋天的樣子。
04
夏氣暑熱,胃口不佳,飲食清淡。
常常煮一碗芝麻醬面,佐一碟黃瓜絲兒,兩把掰不老豆角,用開水焯過,過水,熗鍋花椒油,滾燙著,直接潑上,就打發(fā)了;或者慢火熬小米綠豆粥,即興烙兩張蔥花餅……吃得清淡,體重分分鐘下降。到秋風(fēng)乍起,胃口大開,貼秋膘的由頭由此而來。
涮肉烤肉是俗常貼秋膘的常態(tài)。因為夏天吃的單薄,秋冬熱補一下,為身體積存營養(yǎng),也是必須。
我貼秋膘,除了涮烤肉食,更喜歡極了栗子。
唐山的朋友曾經(jīng)從老家給帶來一袋子生栗子。栗子的形狀很奇怪,像一個個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長了長長的硬刺,很扎手。人家說栗子的硬殼,是專門為了對付貪吃的小松鼠的。大自然里這樣的自保模式,很有意思不是?
生栗子很好吃,皮卻實在不好剝開,內(nèi)皮尤其不容易去掉。
朋友說把栗子放在竹籃里,掛在通風(fēng)的地方風(fēng)干,就做成了“風(fēng)栗子”。風(fēng)栗子肉微有皺紋,微軟,吃起來更細(xì)膩有韌性。
寶玉為一件事生了氣,襲人給他打岔,說“我想吃風(fēng)栗子了,你給我取去?!扁t院的檐下是掛了一籃風(fēng)栗子的。風(fēng)栗子入紅樓夢,身價就高了,也雅了。這栗子會是誰送來的,賈蓉送來的?劉姥姥送來的?還是寶玉自己買的?書里不曾提及,只好不得未知。
我尤偏愛熟栗子。
買了生栗子來,用高壓鍋炒栗子,也是大姐教給我的一門手藝。栗子洗干凈后,用剪刀在頂部剪個十字口,栗子皮要剪開。栗子放進高壓鍋,加一勺油,加糖,中火翻炒,用手在鍋頂晃晃,感覺熱氣上來的時候,加蓋,不加閥,用中小火。輕輕晃動高壓鍋,使栗子翻滾,受熱均勻,晃5秒鐘,停半分鐘,開始頻率低一些,后期要高一些,等到栗子的香氣飄出,再聽到噼里啪啦爆裂的聲音,一兩分鐘后,栗子就可以出鍋了。把栗子倒出來,火候恰好的糖炒栗子就ok了。
喜歡的市里幾家做糖炒栗子的店,栗子要輕輕一捏,殼就破,不護皮的好吃。遇到不好剝皮的栗子,從來不做回頭客,敬而遠之就是。
還有水煮栗子。當(dāng)然,裝袋的栗仁也不錯。只是價錢也上了層次。
栗子做菜,當(dāng)屬栗子雞。雞切塊,栗子去皮殼,加蔥姜醬油,加水淹沒雞塊,雞塊熟后,加綿白糖,小火燜20分鐘即可。
栗子功效無限??梢责B(yǎng)胃健脾,與人參、黃芪、當(dāng)歸等相媲美。栗子還可以減少眼睛的疲勞感,對于我們這些每天看英文小字的美女們來說,真是寶貝。栗子還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可以預(yù)防和治療骨質(zhì)疏松,叫我如何不愛極它?
05
如果涼秋里,等等美食可以養(yǎng)身的話,文字卻是用來養(yǎng)心的。
手寫文字日記記錄的方式,曾經(jīng)堅持了很久。又可以重新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