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投資者在享受兩天美美休息時,切記關心一下手上的期權頭寸,畢竟下周三將迎來本月期權的行權日,也即最后的到期日,如果手中持有期權頭寸,務必關心臨近到期日而產(chǎn)生的大頭針風險。
所謂大頭針風險(Pin risk),是指在期權到期日標的資產(chǎn)的價格與期權的行權價格很接近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此時,標的價格在行權價上下變動一點將對期權的價值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該風險也可以想象成是由標的資產(chǎn)價格被大頭針釘在了行權價上而產(chǎn)生的,故也被稱為大頭針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期權的賣方面臨的風險是,由于無法確定所持有的期權空頭頭寸是否會被行權,因此無論是否采取對沖操作,所持有的期權空頭頭寸在期權到期日結(jié)束后都有可能形成風險,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無法進行精確的風險對沖,進而可能會產(chǎn)生損失。同時對期權買方而言,即將到期的期權也帶來了極大地不確定性,可能前一秒手握實值期權,后一秒變成了一張一文不值的虛值期權,這里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2016年7月27日,50ETF早盤連續(xù)下挫,7月平值認沽期權合約50ETF7月沽2.20盤中飆漲3400%,但由于尾盤標的極速反彈,該合約又變?yōu)樘撝?,價格驟跌回0.0001。如果投資者在早盤即持有該期權的權利倉,盤中一度能獲得較大利潤,但如果未及時平倉,該投資者將會損失大部分權利金。
第二個日期比較近的例子是今年的5月23日,即5月到期日前的前一交易日。50ETF當天大漲1.26%收于2.403元,行權價為2.400認購期權從虛值變?yōu)榱藢嵵灯跈啵瑱嗬饛膹?.0005元漲到0.0043元,當天暴漲760%,如果持有該合約義務倉的投資者則面臨被行權的風險。反觀行權價為2.35的認沽期權當天則大跌88%,如果投資者持有該合約的權利倉,那只能默默流淚了。
通過以上兩個實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臨近到期的、平值附近的期權合約,其波動幅度將大幅加大,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管理平值附近期權的最好的方法是在期權到期之前將倉位平掉。以50ETF期權為例,期權在到期日之后是行權交收日,再之后才可以對行權交收的標的資產(chǎn)進行買賣。這期間如果市場發(fā)生比較大的變動,期權賣方在被行權的情況下可能面臨很大的風險,買方也面臨到期手中期權價值歸零的后果。所以對于理智的投資者而言,操作時盡量避開臨近到期的合約是上上之選。
來源:上交所期權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