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是我國最負盛名的四大淡水經(jīng)濟家魚類之一,各地對其俗稱有:鯇(讀音huan)魚(又分為油鯇、草鯇、白鯇)、草根子、草棒子、混子等。身體修長,橢圓筒型,后部側扁,性情活潑,喜歡結群。
青魚:也稱黑鯇、青混、螺螄青、烏青。全身有較大的鱗片。外形很像草魚,但全身的鱗片和魚鰭都帶灰黑色。青魚的名字也由此而來。青魚在生殖季節(jié)有溯游習性。已移殖到亞、歐、美、非各洲的許多國家。
鰱魚:俗稱白鰱、鰱子,頭小體側扁,鱗細腹肥,體色呈銀白,頭長約為體長的1/4左右。鰱魚為廣布性魚類,喜群居,棲息于水體的上層,生性活潑,尾鰭有力,系半回游魚類。
鳙魚:也稱花鰱或胖頭魚,頭大眼小,身體側扁,鱗片細小,頭長約為體長的1/3左右。鳙魚也為廣布性魚類,平時棲息于水體的中上層,脾氣溫和、行動緩慢,活動力不如鰱魚活躍。
草魚
草魚通常喜棲息于水體的中下層或靠水草多的地方,是比較典型的草食性魚類。體長6厘米以下的魚苗、魚種主要吃浮游動物和藻類,生長至6厘米以上時,其食性就明顯地轉向吃食各種草類,也喜吃各種陸生嫩草、蔬菜、米糠、麩皮、豆餅、豆渣和酒糟等。有時也吃一些葷食,如蚯蚓,蜻蜓等。草魚一般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喜居于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qū)域。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是中國淡水養(yǎng)殖的四大家魚之一。1公斤以上的大草魚也常常是我們廣大野釣愛好者鐘愛的垂釣對象魚之一。
青魚
青魚在天然環(huán)境的水體中主要以螺蚌類及水生蚯蚓和昆蟲等動物性餌料為食。由于軟體動物生活在水底污泥中,因此青魚也逐漸成為底棲魚類。由于青魚攝食大量葷食,所以它生長快、個體大,青魚是淡水魚類中的特大型魚,最大的個體重量可達80公斤以上。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及江南湖泊、河川中均有它的蹤跡,在自然水域中常集聚于江河和湖泊的深淺結合部。除冬季食欲較弱外,春、夏、秋三季攝食猛烈,且能在氣壓較低、大多數(shù)底棲魚類普遍厭食的情況下咬鉤吞餌,南方釣友多有垂釣青魚的經(jīng)歷。
鰱魚
鰱魚性急躁,善跳躍。生活在水體的上層。鰱魚是典型的濾食性魚類,在魚苗階段主要吃浮游動物,長達1.5厘米以上時逐漸轉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jié){、豆渣粉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顆粒配合飼料。適宜在肥水中養(yǎng)殖。體色銀白,頭比鳊魚小,鱗片細而小,形態(tài)和鳙魚相似。鰱魚食性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冬季潛入深水底處越冬,基本不活動覓食,而在春、夏、秋三季,絕大多數(shù)時間游動覓食。當水溫在20—32℃時,其食欲最為旺盛,也是垂釣鰱魚的最好時機。
鳙魚
鳙魚性溫馴,行動遲緩,不愛跳躍,生活在水體中上層。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和人工飼料。身體有點像鰱魚,但頭比鰱魚要大得多,故又名"胖頭魚";背面暗黑色,并有不規(guī)則黑點,因而俗稱"花鰱"。它的鱗片與鰱魚相似,細而小。是淡水魚的一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中國四大家魚之一。鳙魚的生長速度比鰱魚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體中,通??梢姷?0公斤以上的個體,最大者可達50公斤。鳙魚在整個夏季和秋初時節(ji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游動于水域的中上層覓食,當水溫在20—32℃時,鳙魚食欲最為旺盛,也是垂釣鳙魚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