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人部
味苦溫。
主五癃,關(guān)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療小兒癇,大人痓,仍自還神化。
案《說文》云:發(fā),根也。髲鬄也。鬄髲也?;蜃黧??!睹?a target="_blank" >詩》云:不屑髢?!豆{》云:髢髲也。儀禮云:主婦被錫。注云:被錫,讀為髲鬄。古者或剔賤者刑者之發(fā),以被婦人之為飾,因名髲鬄焉。李當之云:是童男發(fā),據(jù)漢人說:發(fā)髲,當是剃刑人發(fā),或童男發(fā)本經(jīng)不忍取人發(fā)用之。故用剃余也。方家至用天靈蓋,害及枯骨,卒不能治病。古人所無矣。
右人一種,舊同。
上品·獸部
味甘平。
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膿血,女子漏下,癥瘕堅結(jié),小兒熱氣驚癇,齒主,小兒大人驚癇瘨疾狂走,心下結(jié)氣,不能喘息,諸痙,殺精物。久服,輕身通神明,延年。生山谷。
《吳普》曰:龍骨生晉地,山谷陰,大水所過處,是龍死骨也,青白者善,十二月采,或無時,龍骨畏干漆,蜀椒,理石,龍齒神農(nóng)李氏大寒,治驚癇,久服輕
身。(《御覽》《大觀本》節(jié)文)
《名醫(yī)》曰:生晉地及太山,巖水岸土穴中死龍?zhí)?,采無時。
案《范子計然》云:龍骨生河東。
味辛溫。
主辟惡氣,殺鬼精物,溫瘧,蠱毒,癇痓,去三蟲。久服除邪,不夢寤厭寐。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中臺及益州雍州山中,春風取之,生者益良。
案《說文》云:麝如小麋,臍有香,黑色獐也(《御覽》引多三字)?!?a target="_blank" >爾雅》云:麝父麋足。郭璞云:腳似麋有香。
味苦平。
主驚癇,寒熱,熱盛狂痓,除邪逐鬼。生平澤。
《吳普》曰:牛黃
味苦無毒。牛出入呻(《御覽》作鳴吼)者有之,夜有光(《御覽》作夜視有光),走(《御覽》有牛字),角中,牛死入膽中,如雞子黃。(漢后書延篤傳注)
《名醫(yī)》曰:生晉地,于牛得之,即陰干,百日,使時躁,無令見日月光。
味微寒。
主風痹不仁,筋急五藏腹中積聚,寒熱羸瘦,頭瘍,白禿,面皯皰。久服,強志不饑。輕身。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雍州,十一月取。
味甘平。
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久服輕身延年。一名鹿角膠。
《名醫(yī)》曰:生云中,煮鹿角作之。
案《說文》云:膠,昵也,作之以皮??脊び浽疲郝鼓z青白,牛膠火赤。鄭云:皆謂煮,用其皮,或用角。
味甘平。
主心腹,內(nèi)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輕身益氣,一名傅致膠。
《名醫(yī)》曰:生平東郡煮牛皮作之,出東阿。
案二膠,本經(jīng)不著所出,疑本經(jīng)但作膠,《名醫(yī)》增白字阿字,分為二條。
上獸,上品六種,舊同。 上品·禽部
味甘微溫。
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補虛,溫中,止血,通神,殺毒辟不祥,頭主殺鬼,東門上者尤良。
肪,主耳聾。
腸,主遺溺。
肶胵,裹黃皮,主泄利。
尿白,主消渴傷寒,寒熱。
翮羽,主下血閉。
雞子,主除熱,火瘡癇痙,可作虎魄,神物。
雞白蠹,肥脂。
生平澤。
《吳普》曰:丹雞卵可作琥珀。(《御覽》)
《名醫(yī)》曰:生朝鮮。
案《說文》云:雞知時畜也。籀文作雞,肪,肥也。腸,大小腸也。膍鳥胵,胵鳥胃也。工(上艸下囗內(nèi)必),糞也。翮羽,莖也。羽,鳥長毛也,此作肶,省文,尿,即(上艸下囗內(nèi)必)字,古文,從。亦(上艸下囗內(nèi)必)假音字也。
味甘平。主風攣,拘急,偏枯,氣不通利,久服,益氣不饑,輕身耐老。一名鶩肪。生池澤。
《吳普》曰:雁肪神農(nóng)岐伯雷公甘無毒(《御覽》有鶩肪二字,當作一名鶩肪),殺諸石藥毒。(《御覽》引云:采無時)
《名醫(yī)》曰:生江南,取無時。
案《說文》云:雁,鵝也。鶩,舒鳧,也?!稄V雅》云:鵝,倉雁也。鳧,鶩鴨也?!?a target="_blank" >爾雅》云:舒雁,鵝。郭璞云:禮《記》曰,出如舒雁。今江東呼,又舒鳧,鶩。郭璞
云:鴨也。方言云:雁,自關(guān)而東,謂之鵝。南楚之外,謂之鵝,或謂之倉。據(jù)《說文》云:別有雁,以為鴻雁字無鴨字,鴨,即雁之急音,此雁肪,即鵝鴨脂也。當作雁字,《名醫(yī)》不曉,別出鶩肪條,又出白鴨鵝條,反疑此為鴻雁,何其謬也。陶蘇皆亂說之。
上禽,上品二種,舊同。
上品·蟲魚部
味甘平。
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痓,安五藏,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饑不老。一名石飴。生山谷。
《吳普》曰:石蜜,神農(nóng)雷公甘氣平,生河源或河梁。(《御覽》又一引云:生武都山谷)
《名醫(yī)》曰:生武都河源及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
案《說文》云:蜂,甘飴也。一曰螟子,或作蜜?!吨猩浇?jīng)》云:平逢之山多沙石,實惟蜂蜜之廬。郭璞云:蜜,赤蜂名。西京雜記云:南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玉
篇云:螽,甘飴也。蘇恭云:當去石字。
味甘平。
主風頭,除蠱毒,補虛羸傷中。久服,令人光澤,好顏色,不老,大黃蜂子,主心腹,復滿痛,輕身益氣,土蜂子,主癰腫。一名蜚零。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武都。
案《說文》云:蜂,飛蟲螫人者。古文省作蜂?!稄V雅》云:蠓,蜂也。又上蜂,螉也?!?a target="_blank" >爾雅》云:土蜂。郭璞云:今江南大蜂在地中作房者為土蜂,啖其子即馬蜂,今荊巴間呼為蟺,又木蜂。郭璞云:似土蜂而小,在樹上作房,江東亦呼為木蜂,又食其子。禮記檀弓云:范則冠。鄭云:范蜂也。方言云:蜂,燕趙之間,謂
之蠓螉,其小者,謂之螉,或謂之蚴蛻,其大而蜜。謂之壺蜂。郭璞云:今黑蜂,穿竹木作孔,亦有蜜者,或呼笛師,按蜂名為范者聲相近,若《司馬相如賦》,以泛為楓。左傳:沨沨即汛汛也。
味甘微溫。
主下利膿血,補中續(xù)絕傷金創(chuàng),益氣不饑耐老。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武都蜜房木石間。
案西京雜記云:南越王獻高帝蜜蠟,二百枚。玉篇云:蠟,蜜滓。陶宏景云:白蠟生于蜜中。故謂蜜蠟?!墩f文》無蠟字。張有云:臘別蠟,非,舊作蠟,今據(jù)改。
味咸平。
主傷寒寒熱,溫瘧灑灑,驚恚怒氣,除拘緩鼠瘺,女子帶下赤白。久服,強骨節(jié),殺邪氣,延年。一名蠣蛤,生池澤。
《名醫(yī)》曰:一名牡蛤,生東海,采無時。
案《說文》云:蠆,蚌屬。似螊,微大,出海中,今民食之,讀苦賴又云:蜃屬,有三,皆生于海,蛤厲,千歲雀所化,秦謂之牡蠣。
味咸平。
主漏下赤白,破癥瘕,痎瘧,五痔,陰蝕,濕痹,四肢重弱,小兒囟不合。久服,輕身不饑。一名神屋。生池澤。
《名醫(yī)》曰:生南海及湖水中,采無時。
味咸平。
主傷中,疝瘕,陰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閉,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一名蝕疣,生桑枝上,采,蒸之。
《吳普》曰:桑蛸條,一名(今本脫此二字),蝕疣,一名害焦,一名致,神農(nóng)咸無毒。(《御覽》)
案《說文》云:蜱,蜱蛸也,或作蜱蛸,蟲蛸,螂子。《廣雅》云:蟭,烏涕,冒焦,螵蛸也?!?a target="_blank" >爾雅》云:不過螳蠰,其子蜱蛸。郭璞云:一名焦,螳蠰卵也。范子計
然云:螵蛸出三輔,上價三百,舊作螵,聲相近,字之誤也。
玉篇云:蜱同螵。
味苦平。
主咳逆上氣,喘息煩滿,胸痛,寒熱。一名魁蛤。
《吳普》曰:海蛤,神農(nóng)苦,岐伯甘,扁鵲咸,大節(jié)頭有文,文如磨齒,采無時。
《名醫(yī)》曰:生南海。
案《說文》云:蛤,蜃屬,海蛤者,百歲燕所化,魁蛤,一名復累老服冀所化。《爾雅》云:魁陸。郭璞云:本草云,魁,狀如海蛤,園而厚樸有理縱橫,即今之蚶
也?!?a target="_blank" >周禮》鱉人供蠯鄭司農(nóng)云:蠯,蛤也。杜子春云:蠯蜯也。周書王會云:東越海蛤??钻嗽疲焊?,文蛤。按《名醫(yī)》別出海蛤條云:一名魁陸,一名活東,非。
主惡瘡,蝕(《御覽》作除陰蝕),五痔(《御覽》下有大孔出血,《大觀本》,作黑字)。
《名醫(yī)》曰:生東海,表有文,采無時。
?。ǔ鯇W記引作鱧魚)
味甘寒。
主濕痹,面目浮腫,下大水。一名鲖魚。生池澤。
《名醫(yī)》曰:生九江,采無時。
案《說文》云:,鲖也。鲖,也。讀若褲櫳?!稄V雅》云:鱺,鯣鲖也?!?a target="_blank" >爾雅》云:鱧。郭璞云:鲖也?!睹?a target="_blank" >詩》云:魴鱧。《傳》云:鱧鲖也。據(jù)《說文》云:鱧鳠也。與不同,而毛萇。郭璞以鲖釋鱧,與許不合。然初學記引此亦作鱧,蓋二字音同,以舛,不可得詳?!稄V雅》又作鱺,亦音之。又廣志云:豚魚,一名鲖(《御覽》),更異解也。
又陸璣云:鱧即鮑魚也。似鱧,狹厚,今京東人猶呼鱧魚,又本草衍義曰。蠡魚,今人謂之黑鯉魚,道家以為頭有星為厭,據(jù)此諸說,若作鯉字,《說文》所云鲖。
廣志以為江豚,本草衍義以為黑鯉魚,若作鯉字,《說文》以為鱺?!稄V雅》以為鰻鱺。陸璣以為鮑魚,說各不同,難以詳究。
味苦寒。
主目熱赤痛青盲,明目。久服,強悍益志氣。生池澤。
《名醫(yī)》曰:生九江,采無時。
案《說文》云:鯉,鳣也。鳣,鯉也?!?a target="_blank" >爾雅》云:鯉鳣.舍人云:鯉,一名鳣.郭璞注鯉云:今赤鯉魚。注鳣云:大魚似鱘?!睹?a target="_blank" >詩》云:鳣鮪發(fā)發(fā)?!秱鳌吩疲壶@,鯉也,據(jù)此知郭璞別為二,非矣。古今注云:兗州人呼赤鯉為赤驥,謂青鯉為青馬,黑鯉為元駒,白鯉為白騏,黃鯉為黃雉。
上蟲,魚。上品一十種,舊同。
上品·果部
味甘平。
主補中養(yǎng)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饑延年。一名水芝丹。生池澤。
《名醫(yī)》曰:一名蓮,生汝南,八月采。
案《說文》云:藕,夫渠根。蓮,夫渠之實也。茄,夫渠莖。《爾雅》云:荷,芙渠。郭璞云:別名芙蓉,江東呼荷,又其莖茄,其實蓮。郭璞云:蓮謂房也,又其
根藕。
味甘平。
主心腹邪氣,安中養(yǎng)脾肋十二經(jīng),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長年,葉覆麻黃,能令出汗。生平澤。
《吳普》曰:棗主調(diào)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美志氣。(《大觀本草》引吳氏本草)
《名醫(yī)》曰:一名干棗,一名美棗,一名良棗,八月采,曝干,生河東。
案《說文》云:棗,羊棗也。《爾雅》云:遵羊棗。郭璞云:實小而圓,紫黑色,今俗呼之為羊矢棗,又洗大棗。郭璞云:今河東猗氏縣,出大棗子,如雞卵。
味甘平。
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饑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可作酒。生山谷?!睹t(yī)》曰:生隴西五原敦煌。
案史紀大宛列《傳》云:大宛左右,以葡萄為酒,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葡萄,肥饒地,或疑此本經(jīng)不合有葡萄,《名醫(yī)》所增,當為黑字。
然《周禮》場人云:樹之查蓏,珍異之物。鄭元云:珍異,葡萄枇杷之屬,則古中國本有此,大宛種類殊常,故漢特取來植之,舊作葡,據(jù)《史記》作蒲。
味酸平。
主安五臟,益精氣,長陰令堅,強志,倍力有子。久服輕身不老。一名覆盆。生平澤。
《吳普》曰:缺盆,一名決盆(《御覽》)。甄氏本草曰:覆盆子,一名馬瘺,一名陸荊。(同上)
《名醫(yī)》曰:一名陵蔂,一名陰藥,生荊山及冤句。
案《說文》云:蔂,木也。茥,缺盆也。《廣雅》云:蒛盆陸英,莓也?!?a target="_blank" >爾雅》云:茥蒛盆。郭璞云:覆盆也,實似莓而小,亦可食?!睹?a target="_blank" >詩》云:葛苗苗之。陸璣云:一
名巨瓜,似燕薁,亦連蔓,葉似艾,白色,其子赤可食?!读邢蓚鳌吩疲翰菔撑钌牳@町斨疲杭词侨怂齿?。陶宏景云:蓬蔂是根名,覆盆是實名。
味甘平。
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饑,耐老,神仙。一名雁啄實。生池澤。
《名醫(yī)》曰:一名芡,生雷澤,八月采。
案《說文》云:芡,雞頭也?!稄V雅》云:芡,雞頭也,《周禮》,籩人加籩之實芡。鄭元云:芡,雞頭也。方言云:芡,雞頭也,北燕謂之,青徐淮泗之間,謂之芡。
南楚江湘之間,謂之雞頭,或謂之雁頭,或謂之烏頭?!?a target="_blank" >淮南子》說山川云:雞頭已瘺。高誘云:水中芡,幽州謂之雁頭。古今注云:葉似荷而大,葉上蹙縐如沸,實有芒刺,其中有米,可以度饑,即今蔦子也。
上果,上品五種,舊六種,今以橘柚入木。
上品·米谷部
味甘平。
主傷中虛羸,補五內(nèi)(《御覽》作藏),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久服,輕身不老。一名巨勝。葉名青雚。生川澤。
《吳普》曰:胡麻一名方金,神農(nóng)雷公甘無毒,一名狗虱,立秋采。
《名醫(yī)》曰:一名狗虱,一名方莖,一名鴻藏,生上黨。
案《廣雅》云:狗虱,巨勝,藤苰,胡麻也。孝經(jīng)援神契云:钷勝延年。宋均云:世以钷勝為茍杞子。陶宏景云:本生大宛,故曰胡麻。按本經(jīng)已有此,陶說非
也,且與麻賁并列,胡之言大或以葉大于麻,故名之。
味辛平。
主五勞七傷,利五藏,下血,寒氣,多食,令人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輕身。一名麻勃。麻子,味甘平,主補中益氣,肥健不老神仙。生川谷。
《吳普》曰:麻子中仁,神農(nóng)岐伯辛,雷公扁鵲無毒,不欲牡蠣白薇,先藏地中者食殺人,麻藍一名麻賁,一名青欲,一名青葛,神農(nóng)辛,岐伯有毒,雷公甘,畏牡蠣白薇,葉上有毒,食之殺人,麻勃,一名花,雷公辛無毒,畏牡蠣。(《御覽》)
《名醫(yī)》曰:麻勃,此麻花上勃勃者,七月七日采。良,子九月采,生太山。
案《說文》元:麻與同,人所治在屋下,枲麻也,萉枲實也,或作荸,麻母也,,孝也,以賁為雜香草?!?a target="_blank" >爾雅》云:,枲實,枲,麻孫。炎云:筦麻子也。郭璞云
?。簞e二名,又芓,麻母。郭璞云:苴,麻盛子者,《周禮》,籩朝事之籩,其實黂,鄭云:黂枲實也,鄭司農(nóng)云麻麻曰黂.《淮南子》齊俗訓云:胡人見筦,不知其可以
為布。高誘云:黂,麻實也,據(jù)此則宏景以為牡麻無實,非也,《唐本》以為麻實,是。
上米,谷,上品二種,舊三種,今以青蘘入草。
上品·菜部
味甘寒。
主五臟六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堅骨長肌肉,輕身延年。
案《說文》云:升,古文終,葵菜也?!稄V雅》云:,葵也,考升與終形相近,當即《爾雅》蔠葵,《爾雅》云蔠,葵繁露。郭璞云:承露也,大莖小葉,華紫黃色。
本草圖經(jīng)云:吳人呼為繁露,俗呼胡燕支,子可婦人涂面及作口脂,按《名醫(yī)》別有落葵條,一名繁露,亦非也,陶宏景以為終冬至春作子,謂之冬葵,不經(jīng)甚矣。
味甘寒。
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熱。久服,益氣力,不饑,輕身。一名馬莧。
《名醫(yī)》曰:一名莫實,生淮陽及田中,葉如藍,十一月采。
案《說文》云:莧,莧菜也?!?a target="_blank" >爾雅》云蕢,赤莧。郭璞云:今莧葉之赤莖者。
李當之云:莧實,當是今白莧,《唐本》注云:赤莧一名莧,今名莫實字誤。
味苦寒。
主大水身面四肝浮腫,下水,殺蠱毒,咳逆上氣,及食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生平澤。
《名醫(yī)》曰:生蒿高,七月七日采,陰干。
案《說文》云:瓜,(瓜瓜)也,象形。蒂,瓜當也?!稄V雅》云:水芝,瓜也。陶宏景云:甜瓜蒂也。
味甘平。
主令人說澤,好顏色,益氣不饑。久服輕身耐老。一名水芝。(《御覽》作土芝)生平澤。
《吳普》曰:瓜子一名瓣,七月七日采,可作面脂。(《御覽》)
案《說文》云:瓣,瓜中實?!稄V雅》云:冬瓜(上艸下左立右瓜)也,其子謂之瓤。陶宏景云:白當為甘,舊有白字。據(jù)《名醫(yī)》云:一名白瓜子,則本名當無。
味苦寒。
主五臟邪氣,厭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選。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游冬,生益州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陰干。
案《說文》云:荼,苦菜也?!稄V雅》云:游冬,苦菜也?!?a target="_blank" >爾雅》云:荼,苦菜,又槚,苦荼。郭璞云: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今呼早萊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菜。陶宏景云: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兼其止,生益州,《唐本》注駁之非矣,選與荈,音相近。
上菜,上品五種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