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門:教育部
學校類型:理工類
學校性質(zhì):211大學
學校地址:雁塔區(qū)太白南路2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官方網(wǎng)址:
www.xidian.edu.cn/招生簡章:
zsb.xidian.edu.cn/學校簡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www.xidian.edu.cn)是以信息與電子學科為主,工、理、管、文多學科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立項建設的重點高校之一,現(xiàn)隸屬教育部。學校前身是1931 年誕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創(chuàng)建的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曾先后多次遷址更名。1958年遷址西安,1966年轉為地方建制,1988年定為現(xiàn)名。
學?,F(xiàn)有各類學生4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000余人,碩士研究生7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500余人。設有研究生院及通信工程學院等13個學院,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覆蓋6個二級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006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信息與通信工程”全國排名第2,“電子科學與技術”全國排名第6,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7博士學位授權點,6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個專業(yè)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3個本科專業(yè),10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有3個國家人才培養(yǎng)及教學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F(xiàn)有教職工30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70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1000余人。
歷史沿革
1959年中央批準的全國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毛澤東曾先后兩次為學校親筆題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艱苦樸素”。
1931年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
1949年華北軍區(qū)電訊工程??茖W校改建為中央軍委工程學校。
1952年大連工學院電訊系、西南通信學校工程系并入,升格為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 1960年解放軍通信兵學院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西軍電)。
1966年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更名西北電訊工程學院。
1988年西北電訊工程學院更名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02年,教育部、信息產(chǎn)業(yè)部、西安市(副省級)三方簽署共建西電協(xié)議。
2004年,教育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簽署共建西電協(xié)議。
2008年,教育部、國防科工委、陜西省三方簽署共建西電協(xié)議,教育部積極支持學校整合國防特色優(yōu)勢平臺,國防科工委積極支持學校承建國防科技中國實驗室。
院系設置
學院名稱專業(yè)名稱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空間信息與數(shù)字技術、信息工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對抗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遙感科學與技術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wǎng)絡工程、教育技術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yè)設計、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封裝技術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電波傳播天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工商管理、工業(yè)工程、金融學、電子商務、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統(tǒng)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心理學、哲學、政治學、中文、歷史學、藝術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日語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學院軟件工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生物醫(yī)學工程、生物技術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空間信息與數(shù)字技術、空間科學與技術、導航工程和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材料科學、工程和應用化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wǎng)絡與繼續(xù)教育學院
截止2014年8月,資料來源于校官網(wǎng)
學科建設
截止2014年學校擁有2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擁有2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擁有1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0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0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48個本科專業(yè),2個工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15個國家特色專業(yè)。(截止2011年,國家特色專業(yè)每年所招收的學生數(shù)占學校全部招收學生數(shù)的三分之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重點學科一覽表
一級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7個)
信息與通信工程
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
信號與信息處理
電子科學與技術
物理電子學
電路與系統(tǒng)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軍隊指揮
密碼學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信息與通信工程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軍隊指揮學物理學數(shù)學
儀器科學與技術
截至2014年,資料來源于校官網(wǎng)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
機械工程數(shù) 學物 理 學
儀器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 件 工 程軍隊指揮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截至2014年,資料來源于校官網(wǎng)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數(shù)學光 學 工 程
機 械 工 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物 理 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y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應用經(jīng)濟學教育學
統(tǒng)計學軍隊指揮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
截至2014年,資料來源于校官網(wǎng)
省部級重點學科
應用數(shù)學 無線電物理 管理科學與工程
信號與信息處理 機械電子工程 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
密 碼 學 情 報 學 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軍事通信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
光學工程 生物醫(yī)學工程 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電路與系統(tǒng) 材料物理與化學
思想政治教育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計算數(shù)學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tǒng)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物理電子學
軟件工程 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 光 學
運籌學與控制論機械設計及理論 導航、制導與控制
截至2014年,資料來源于校官網(wǎng)
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排名匯總
學科簡介學科代碼學科名稱全國排名參評總數(shù)相對位次覆蓋學院
信息領域四大主干學科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2743%通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
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4508%電子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178320%電子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012016%計算機學院
信息領域小學科0803光學工程204050%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0835軟件工程3412028%軟件學院
工科基礎學科0802機械工程2910228%機電工程學院
理科基礎學科0701數(shù)學3610235%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
0702物理328736%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管理學科1205情報學202871%經(jīng)濟管理學院
教學成果
截止2014年學校有國家特色專業(yè)15個,國家精品課程1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1門,省級精品課程5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1門。建設有3個國家人才培養(yǎng)及教學基地,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以及18個省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
國家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評審時間課程負責人所屬學院
微波技術基礎2003年梁昌洪電子工程學院
數(shù)字電路及系統(tǒng)設計2004年孫萬蓉電子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
信號與系統(tǒng)2004年郭寶龍機電工程學院
高等數(shù)學(高職)2004年王金金理學院
模擬電子線路基礎2004年傅豐林通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通信原理2006年李建東通信工程學院
微處理器類新技術實驗2007年石光明電工電子教學基地
信息論與編碼理論2008年王育民通信工程學院
線性代數(shù)2009年劉三陽理學院
計算機網(wǎng)絡(網(wǎng)絡教育)2009年丁振國網(wǎng)絡教育學院
高頻電子線路2009年曾興雯通信工程學院
網(wǎng)絡安全理論與技術2010年李暉通信工程學院
預測與決策(網(wǎng)絡教育)2010年李華經(jīng)濟管理學院/網(wǎng)絡教育學院
省級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評審時間課程負責人所屬學院
1通信原理2003年樊昌信/張輝通信工程學院
2微波技術基礎2003年梁昌洪電子工程學院
3模擬電子技術基礎2003年孫肖子電子工程學院
4信號與系統(tǒng)2003年郭寶龍機電工程學院
5大學物理2003年吳振森理學院
6現(xiàn)代密碼學2004年王育民通信工程學院
7數(shù)字電路及系統(tǒng)設計2004年孫萬蓉電子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
8雷達對抗原理2004年趙國慶電子工程學院
9數(shù)字信號處理2004年高新波電子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
10微機系統(tǒng)及應用2004年裘雪紅/許錄平計算機學院/電子工程學院
11電路分析基礎2004年李小平機電工程學院
12數(shù)學分析2004年劉三陽理學院
13高等數(shù)學(高職)2004年王金金理學院
14計算機導論2004年陳平軟件學院/計算機學院
15編譯原理2004年劉 堅軟件學院/計算機學院
16信息與編碼理論2005年王育民通信工程學院
17通信網(wǎng)絡基礎2005年李建東通信工程學院
18數(shù)字圖象處理2005年許錄平電子工程學院
19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原理2005年徐學洲/王亞平軟件學院/計算機學院
20光電子技術2005年安毓英技術物理學院
21高等數(shù)學2005年王金金理學院
22高頻電子線路2005年曾興雯通信工程學院
23C++程序設計語言2006年陳平軟件學院/計算機學院
24光學2006年韓一平理學院
25計算機組成原理2006年裘雪紅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
26自動測試技術2006年趙建機電工程學院
27操作系統(tǒng)原理2006年方敏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
28雷達原理2007年趙國慶電子工程學院
29微處理器類實驗2007年石光明電工電子教學基地
30固體物理2007年曹全喜技術物理學院
31大學英語2007年楊躍人文學院外語系
32物理光學與應用光學2007年石順祥技術物理學院
33隨機信號分析2007年李兵兵通信工程學院
34數(shù)據(jù)結構2007年霍紅衛(wèi)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
35工程制圖與計算機繪圖2008年琚柏青機電工程學院
36信息管理學2008年趙捧未經(jīng)濟管理學院
37電磁學2008年郭立新理學院物理系
38科技英語2008年秦荻輝人文學院外語系
39固態(tài)電子器件2008年張鶴鳴/雷天明微電子學院/技術物理學院
40網(wǎng)絡安全理論與技術2008年李暉通信工程學院
41線性代數(shù)2009年劉三陽理學院
42預測與決策2009年李華經(jīng)濟管理學院
43網(wǎng)絡應用程序設計2009年方敏計算機學院
44電子材料2009年雷天民技術物理學院
45半導體物理2009年柴常春微電子學院
46計算機圖形學2010年田玉敏計算機學院
47應用統(tǒng)計學2010年溫小霓經(jīng)濟管理學院
48管理經(jīng)濟學2010年趙文平經(jīng)濟管理學院
49物理實驗2010年李平舟理學院
50現(xiàn)代電子技術實驗2011年郭萬有電子工程學院
51圖像理解與計算機視覺2011年焦李成、王爽電子工程學院
52數(shù)學建模2011年楊有龍理學院
53大學體育2011年徐國富體育部
54納米電子學2011年杜磊技術物理學院
55計算機通信網(wǎng)2012年裴慶祺通信工程學院
56信息安全數(shù)學基礎2012年謝 敏通信工程學院
57計算機與網(wǎng)絡安全2012年李興華計算機學院
58計算機通信與網(wǎng)絡2012年權義寧計算機學院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工程訓練中心通信與信息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集成電路實驗教學中心
物理實驗中心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
截至2014年,資料來源于校官網(wǎng)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學校有專任教師1900余名,其中,博士生導師222人,碩士生導師759人。學校有全職兩院院士4人,雙聘院士13人,“千人計劃”入選者8人,首屆“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4人,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6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人,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4人,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50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獎獲得者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yǎng)對象8人,陜西青年科技獎獲得者7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50人。
專業(yè)設置
【經(jīng)濟學類】
金融學
【教育科學類】
教育技術學
【外國語言文學類】
英語
日語
翻譯
【藝術類】
錄音藝術專業(yè)
【數(shù)學類】
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物理科學類】
應用物理學
【化學類】
應用化學
【電子信息類】
微電子制造工程
電子封裝技術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信息安全專業(yè)
微電子學專業(yè)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波傳播與天線通信工程專業(yè)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
信息工程專業(yè)
【材料類】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機械類】
工業(yè)設計專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
【儀器儀表類】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yè)
【電氣類】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
【測繪類】
空間信息與數(shù)字技術專業(yè)
【武器類】
信息對抗技術專業(yè)
探測指導與控制技術專業(yè)
【生物工程類】
生物醫(yī)學工程專業(yè)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工業(yè)工程專業(yè)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
【公共管理類】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
【工商管理類】
市場營銷專業(yè)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
工商管理
【生物科學類】
生物技術
【電子商務類】
電子商務專業(yè)
【測繪類】
遙感科學與技術
【哲學類】
哲學
【中國語言文學類】
漢語言文學
【計算機類】
網(wǎng)絡工程
軟件工程專業(y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