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殘疾人數量超過8500萬。然而,我們在大街小巷很少看到殘障人士。
為什么會這樣?面對記者的疑問,輪椅使用者、中國第一家無障礙旅行社傳播官張健給出了答案:“很多地方的無障礙設施不能滿足殘障人士的出行需求,所以就選擇不外出或者少外出?!?/strong>
殘障人士想要被了解、被接納,就需要走出來,旅游就是方式之一。
正如張健所說,在考慮旅行目的地時,殘障人士首要關心的不是游覽價值,而是無障礙設施的便利性。
渴望“說走就走”的旅行
新年伊始,奇途無障礙旅游科技公司創(chuàng)始人紀尋的一場演講點燃了很多殘障人士的出游夢想,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無障礙旅游這個陌生的領域。此前,這位輪椅女孩用自助的方式去過全世界近30個國家旅行。
在她的分享中,自助旅行的實現不僅基于旅行目的地無障礙設施的完備,也依賴于當地無障礙設施信息獲取渠道的豐富。
在她的講述中,一些國家可以通過官方和民間的多種渠道獲得目的地城市交通、酒店、餐廳等的無障礙設備信息,也有不少旅行達人分享自己的無障礙旅行“綠皮書”。但是目前在國內,人們對于無障礙環(huán)境的意識還較為薄弱,無論是基建設施還是無障礙信息的分類提供都無法滿足殘障人士需求。
“旅游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把殘障的伙伴帶出家門,讓他們走進社會?!?2017年7月,出于讓殘障人士看見世界、也讓他們被大眾看見的想法,謝海娣創(chuàng)立了廣州知更鳥無障礙旅行社,專注無障礙旅游,助力殘障人士實現出游夢想。
成為知更鳥創(chuàng)始人之前,謝海娣曾做過7年的殘疾人就業(yè)工作,對這個群體很熟悉。“他們有強烈的想要‘走出來’的愿望,但是對于自己是否能被接納沒有信心。”
真正的無障礙不應該“抬”和“抱”
每開辟一條無障礙旅游線路,謝海娣和同事們都會在前期進行踩點,這也讓她對目前我國無障礙基建設施的短板有了更直觀的體會。
她舉例說,目前,我國的航空公司還沒有針對輪椅使用者的服務標準,城市中的無障礙大巴也并不普及,因此在帶團時,他們更傾向于選擇無障礙設配相對完善的高鐵,在目的地用商務車代替大巴。
據謝海娣介紹,目前,國內酒店的無障礙設施也沒有規(guī)范和標準。一般五星級酒店都要求設有無障礙房間,但是房間數量少而且價格昂貴,對于非五星級酒店并沒有硬性要求。
因此,每次踩點時,知更鳥團隊都需要花時間對酒店的無障礙設施進行評估。謝海娣向記者列出了一些基礎性標準:酒店設有電梯,酒店門口無臺階或設有坡道,房門及洗手間門至少70厘米方便輪椅進入,房間、洗手間的空間足夠輪椅移動。此外,他們還會考慮床高、洗手臺能不能卡放輪椅等細節(jié)。團隊也會通過自帶的輔具,幫助團友們實現住宿環(huán)境的無障礙。
而在紀尋看來,無障礙設施具有系統性,它既包含各種硬件設施,也包含服務,也就是工作人員是否能夠迅速捕捉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并跟酒店現有的設施聯系在一起,為他們解決問題。
“首先,殘障人士更希望能獨立地完成旅行,其次,不恰當地使用人力抬輪椅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敝x海娣告訴記者,出于尊嚴和安全性的考慮,他們并不希望在殘障人士出行過程中有太多“抱”和“抬”的行為。
“要讓他們的衣食住行都可以獨立完成,不過多地依賴外力,這才是一條真正的無障礙線路?!敝x海娣認為,除了完善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更重要的是讓人們擁有無障礙的意識。
實現無障礙出行需社會各方參與
2017年11月,張健加入了知更鳥團隊,現在他常常擔任旅行團的副領隊。 2017年底帶團去泰國旅行時,一個團友的改變讓他至今記憶猶新。
“那位20歲出頭的團友本來用的是電動輪椅,后來他跟我說,打算結束旅行后開始嘗試手推輪椅?!睆埥≌f,這位團友看到很多年紀比他大的團友都在使用手推輪椅,不僅輕便,也能更好地鍛煉身體,被大家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深深感染,“這也是無障礙旅游帶給殘障人士的收獲,重燃對生活的希望”。
在謝海娣看來,無障礙旅游的服務和受益人群不僅僅是殘障人士,也包括老人、孕婦、母嬰和臨時性身體障礙者。
謝海娣希望通過帶領殘障人士旅游的方式,呼吁更多人關注無障礙環(huán)境。“實現殘障人士的無障礙出行,除了推動無障礙城市的建設,還涉及公眾教育、融合意識培養(yǎng)、立法完善等多方面,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參與?!?/strong>
近日,《殘障人員旅游服務規(guī)范》試點在杭州啟動,這是全國首個殘疾人旅游服務的地方標準。而將于5月1日實施的《山東省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辦法》明確,無障礙設施不設標識最高將被罰款5萬元。
原題:旅游無障礙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