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痛風,你大概會先想到老年人,但如今,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發(fā)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在門診,我碰到最年輕的患者只有9歲。
一般來說,患者最常問的問題有兩個:
“大夫,我飲食控制已經很嚴格了,為什么尿酸水平還是降不下來呢?”
“大夫,我的飲食控制有困難,我的血尿酸水平降不下來,怎么辦?”
我曾經碰到一名經常派駐南美的工作人員,只要外派就犯痛風,因為食物只有海鮮!那么,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
成人尿酸水平的正常范圍
血液中尿酸(PH7.4,37℃)溶解度為381 μmol/l,大于這個數值,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就會超飽和,發(fā)生沉淀。但是,對高尿酸血癥的定義存在年齡和性別的不同(見下圖)。
約5-12%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最終發(fā)展成為痛風。尿酸鹽可以在除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外的任何組織中沉淀。
人體尿酸水平正常范圍——
人體尿酸來自哪里?
正常成人每日產生的尿酸,其中80%為內源性,由體內分解代謝產生;20%為外源性尿酸,從食物中獲得。
這些尿酸進入尿酸代謝池,每日代謝60%左右。其中1/3經腸道分解代謝,2/3經腎臟排泄(見下圖)。
尿酸代謝中的任何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均可導致高尿酸血癥。高嘌呤飲食可使血尿酸濃度增高;反之,低嘌呤飲食可使血尿酸濃度降低。
但是,來源于食物的外源性嘌呤只占體內尿酸來源的20 % 。所以對于血尿酸水平較高的患者,單純控制飲食雖然可降低血尿酸,卻不能完全糾正高尿酸血癥,達不到理想的控制目標。這也是對上文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控制飲食大概能使尿酸水平下降20%。
對于血尿酸水平小于540umol/L的患者,可以先考慮生活指導(飲食控制、并發(fā)癥危險因素的控制、碳酸氫鈉堿化尿液)治療3-6個月;如果尿酸水平過高,可能需要在生活指導的基礎上增加藥物幫助。
血尿酸水平控制指南
高尿酸血癥的干預治療切點是:男性尿酸水平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
目前,對于尿酸的控制目標,中國的治療指南建議:
(1)對于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應同時進行生活指導及藥物降尿酸治療,使血尿酸水平長期控制在<360μmol>360μmol>
(2)對于有痛風發(fā)作的患者,則需將血尿酸水平長期控制在300μmol/L以下,以防止反復發(fā)作。
(3)對于無心血管危險因素或無心血管伴發(fā)疾病的高尿酸血癥患者,建議仍給予相應的干預方案,使血尿酸水平長期控制在<360μmol>360μmol>
所以,對于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后尿酸仍高,和不能控制飲食的患者,我們建議進行藥物降尿酸治療。
如何選擇降尿酸藥物?
在痛風急性期,可以使用非甾類消炎藥、秋水仙堿、激素類藥物,但它們都是急性發(fā)作時的止痛對癥藥物,不會長期使用。
常用的降尿酸的藥物可以分為: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如別嘌醇片、非布司他;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苯溴馬隆和丙磺舒。藥物治療需要與生活指導相結合。
我們在門診遇到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時,除了看血尿酸水平,通常還要做以下幾種檢查:
(1)尿常規(guī):主要看尿PH值和尿結晶。尿酸鹽在尿中的沉積與PH值有關,游離尿酸可以隨尿排出,而結合尿酸鹽則容易形成沉淀:尿PH 5.0時游離尿酸僅15%;而PH值在 6.6時,幾乎所有的尿酸均處于游離狀態(tài)。
(2)腎臟超聲:主要用于評估患者是否有腎臟結石。
(3)24小時尿尿酸排泄率:評估患者尿酸經過腎臟的排泄情況。
對于排泄欠佳的患者,首選堿化尿液和促尿酸排泄的藥物。對于24小時尿尿酸排泄大于3.54mmol/24h的患者,或者有腎臟結石的患者,不主張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應當使用別嘌醇片、非布司他減少尿酸的合成。
有疑問請聯(lián)系醫(yī)助小婷,微信搜cyjjxt,加小婷為好友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