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攝當下已成為一種攝影方式,不再是不入流的門派。
不過同樣用手機拍攝,為什么別人拍的堪比大片,而自己拍的卻有許多不足呢?
學習美友們好的經(jīng)驗,結合自已拍照實踐,通過認真的總結分析,有了一些粗淺的認知。特整理于后,以加深印象,不斷提高拍照的成像效果。
在硬件方面,手機無法與相機相比。因此,手機拍照不但要重視“前期”,也應該重視“后期”。
“前期”是基礎,“后期”既可以錦上添花,也可以查漏補缺。
手機“前期”最重要的技巧是構圖。構圖就好比照片的骨胳,是“后期”的基礎,是手機攝影的關鍵。
要耐心尋找最合適的光線和最合適的拍攝角度。同一物體,在不同的光線下所表現(xiàn)出來的色調是不同的;同一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所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也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尋找最好。
在選取拍攝場景時,要充分考慮前景、中景、背景與拍攝主體的主從關系。要使畫面主題突出,有層次感。
手機“后期”要根據(jù)照片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亮度、對比度、飽和度及氛圍等。亮度不能過高,否則畫面會失去層次感。(我用的是snapseed )。
通過“暖色調”及“白平衡”,可對畫面的色調進行調整。我本人偏愛高飽和度的暖色調。不過,最重要的是要根據(jù)所表達主題的需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背景雜亂,色彩層次欠缺及主體不突出的狀況,可通過拉黑或拉白背景來解決。
要恰當使用“黃油相機”,除對照片添加文字外,必要時亦可對照片進行二次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