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序列排序中證實,生活中,老二往往比老大正容易成才。
這一點得到證實的,首先是來自于許多歷史中的真實事跡,如歷代皇帝將老大立為太子,而真正太子繼位的卻不在多數(shù),而真正青史留名的皇帝中,漢武帝,隋煬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乾隆等都不是長子。
其次是在近代中國的集大成者中為長子的也在少數(shù),當然獨生子女除外。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哪?
首先老大本來被寄予厚望,他是將來的繼承人,可是后來出現(xiàn)了老二,這種重擔或者責任就被分擔了,當然希望不會被分擔。老大不成材,還有老二哪,老二被寄予了更大的期待,根據(jù)心理學馬革皮里翁效應(yīng),被寄予厚望的人,無論是否天賦異稟,他都可能更成功。
再次,老大因為是老大,所以擔負著家族的興旺,所以老大性格一般趨于穩(wěn)重保守,從另外一方面說,老大不是他自己的,他是家族的,所以常常容易畏首畏尾,缺乏魄力和嘗試,所以中規(guī)中矩是老大的特征。而老二不同,老二不必擔負老大的責任,所以行事更為大膽,更有創(chuàng)勁,不怕失敗,因為失敗了還有老大擦屁股,反而在家里的支持下,更 容易殺出一條血路來。
最后,老大也常常因為做的不夠好,而被過度貶低,對他的期待遠遠大于他所做的表現(xiàn)。同時老大對老二的嫉妒也會使他在父母的印象中打折扣,父母期待的是包容與幫助,他們看不到老大的情緒和心理波動,處于劣勢的老大反而成了眾矢之的。
這一點,你應(yīng)該深有體會,來告訴我,你是什么感覺?
也許你也會問,如果是老大,老二和老三,又會有什么變化?轉(zhuǎn)發(fā)他,收藏他,評論他,點贊他,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