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撈是來源于澳門的一種時尚火鍋,以辛,鮮,奇為特色,又稱澳門火鍋。豆撈為澳語“都撈”諧音,以“撈”字的口彩寄予發(fā)財旺運,又有撈官,撈福,撈財,親情友情,愛情盡在一撈之說。
(1)豆撈高湯
原料:A 料:老雞10只,豬脊骨10千克,大骨7500克,精肉7500克,牛肉5千克,雞爪2500克,大地魚500克。干貝,海米各500克,火腿2500克,陳皮,胡椒各100克,姜250克。
制作:將A 料焯水,放入不銹鋼桶內(nèi),加入150千克清水,再加入干貝,海米,火腿,大火熬制8小時即成。
應(yīng)用:將熬好的高湯盛入鍋中,按不同的口味兌底鍋。
(2)豆撈白湯制作:將高湯取出,留剩余的原料,重新加入清水150千克,大火燒開,熬越1小時,熬制顏色變白即可。
應(yīng)用:以白湯為底湯,變換配料可以調(diào)不同口味的湯。
(3)豆撈辣湯制作:用二湯調(diào)制而成。
(4)豆撈粥油湯制作:將大米2千克淘洗干凈,將棒子骨2500克洗凈,取50千克清水,大火燒開,加入洗凈的大米,棒骨,中火熬3小時,即成粥油湯。
(5)豆撈菌湯制作:干蘑菇壓碎(菌類可以隨意搭配)500克,洗凈,加入清水50千克,大火燒開,小火熬制2小時即可。
(6)豆撈濃湯制作:取黃油柴雞15千克,雞爪1500克,豬皮1500克,精肉5千克,老鴨3千克,雞油2500克,棒骨7500克,脊骨10千克,洗凈焯水后,加入150千克清水,大火燒開,小火熬制8小時即可。
澳門豆撈的5類涮料:
整料類如:整蝦,蟹魚(多為較小的魚,入小黃花等),整個的菌菇,蔬菜。多為串在竹簽上涮制。
片類如:肥牛,
羊肉片,魚肉片,等。
塊類如:魚肉塊,雞塊,甲魚塊,龍蝦塊等。
滑類:滑又可分肉餅和肉圓兩類。即將肉類原料剁成泥,制成餅狀或圓狀,以圓狀比較常見。
半成品類:多為制好的生面食,如貓耳面,雜面條,水餃等。
六種特色豆撈湯底應(yīng)用實例:
(1)豆撈甲魚湯底制作:鍋中加入2500克豆撈高湯,加入焯過水的甲魚750克,加入枸杞2克,紅棗3克,山藥5克,玉竹2克,沙參3克,黨參3克,當歸1克,桂圓1克,薏米1克,百合2克,鹽5克,味精10克,雞粉5克,糖5克,姜蔥各5克。
本鍋底適合涮制海鮮類原料,屬于一種比較傳統(tǒng)的豆撈湯。
(2)豆撈白湯應(yīng)用實例,豆撈生態(tài)玉米湯底制作:鍋中加入白湯2500克,再加入生鮮玉米50克,蘋果片10克,百合5克,蓮子5克,馬蹄10克,胡蘿卜20克,絲瓜20克,鹽,味精10克,雞粉5克,糖5克,姜蔥各10克,燒開即可。
此湯底適合涮制肉類和蔬菜類原料,入牛羊肉,土豆,紅薯,白菜,蘿卜等。
(3)豆撈辣湯應(yīng)用實例,印度咖喱沙茶湯底制作:鍋中加入白湯2500克,再加入發(fā)好的干魷魚,干蝦仁25克,蟹柳50克,姜蔥各5克,咖喱沙茶醬100克,鹽5克,味精10克,雞粉5克,燒開即可。
此湯底適合比較適合涮牛羊肉,不適合涮海鮮。
(4)豆撈粥油湯應(yīng)用實例,海蟹粥油湯底制作:鍋中加入2500克粥油湯,挑出大骨,再加入海蟹塊100克,干海米10克,干貝10克,姜絲5克,味精10克,雞粉5克,燒開即可。
此湯底比較適合涮海鮮類原料和素菜。
(5)豆撈菌湯應(yīng)用實例,海鮮什錦菌菇湯底制作:鍋中加入菌湯2500克燒開,加入蟹柳50克,發(fā)好的魷魚100克,干蝦仁25克,老人頭菌50克,羊肝菌45克,黃牛肝42克,白靈菇48克,滑子菇44克,鮑魚菇47克,雞腿菇52克,杏鮑菇35克,蔥花5克,姜絲4克,燒開,再加入鹽5克,味精6克,雞粉5克,山珍精10克,最后淋入雞油50克即可。
此湯適合各種原料。
(6)豆撈濃湯應(yīng)用實例,濃湯蟲草裙邊湯底制作:鍋中加入濃湯2500克,再下入蟲草10根,發(fā)好的裙邊100克,發(fā)好的鹿筋50克,海參5 0克,干貝25克,鹽5克,雞汁10克,味精10克雞粉5克,糖4克,燒開即可。
此湯適合涮制各種原料,以海鮮原料為最佳。
這幾天因為有事,沒有更新,今天開始更新。歡迎點贊轉(zhuǎn)發(fā)評論,關(guān)注下一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