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枕邊醬
教師枕邊書(ID:jiaoshizhenbianshu)
#2018結婚率創(chuàng)十年新低#,上了熱搜話題,僅為7.2‰,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有人是:“呼,原來還有這么多人和我一樣沒結婚”
有人是:“后悔,感覺自己結婚結早了...”
蕭伯納說過,“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就維持單身,反正到最后你們都會后悔?!?/strong>
(蕭伯納:沒錯,是我說的)
哈哈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聊一下:年輕人為啥都不想結婚了。
我估計未來的結婚率還會繼續(xù)下降,并伴隨著離婚率的持續(xù)上升。
(羋月傳“義渠王”離婚)
如果社會形態(tài)有變化,婚姻制度消亡也說不準呢。
遠古及農(nóng)耕時代,獲取生產(chǎn)資料主要靠體力勞動,女性遠不如男性高大威猛,力氣大,獲取食物的能力遠不如男性。
所以形成男主外,女主內(nèi),幾千年“男耕女織”的分工形式。
合作把共同的孩子養(yǎng)育好,使基因延續(xù)下去是生物的本能,也是大自然進化的要求。
但女人生的孩子肯定是自己的,男人害怕養(yǎng)別人的孩子,所以發(fā)明了婚姻,婚姻制度的誕生,是保護男性的。
后來發(fā)展成一種產(chǎn)權制度。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時期都具有很強的男權主義思想,女人本是獨立的個體,卻不得不變成了丈夫的私有財產(chǎn)和附屬。
(古時的女性被當做私人財產(chǎn))
因為社會能提供給女人的工作很少,女性無法經(jīng)濟獨立,很多人圍繞灶臺和農(nóng)田轉,一生的價值或許僅僅是養(yǎng)育孩子。
隨著生產(chǎn)力的變化,特別是工業(yè)革命后,女性價值或地位大大提高。
一個紗廠的女紡織工完全可以產(chǎn)出同等于其丈夫的生產(chǎn)價值。
這個變革,直接決定了女性獨立運動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女人們不再想成為男人的保姆和生育的機器,她們積極參與社會勞動,結婚生育不再是女性唯一的價值。
特別是發(fā)展到當下的信息時代,各行各業(yè)都有女性在社會舞臺充分發(fā)揮她們的聰明才智。
女人的世界變得更大了,價值觀也更多元了,誕生越來越多的女科學家,女高管,女導演,女企業(yè)家...,甚至女政治家。
她們愛學習,讀完研究生還想著出國讀博,或私下參加培訓,博覽群書;
愛工作,自愿加班,即使要求不停的出差,事業(yè)女性可能也樂此不疲;
愛健身,放假或周末,更要忙著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她們忙到?jīng)]有時間談戀愛,甚至想不出生孩子有什么好處。
因為工作、學習和成長的快樂蓋過了孤獨,吃吃吃、玩玩玩、買買買的快樂也比養(yǎng)育一個孩子要輕松的多。
網(wǎng)上一直在討論:男生為什么不愿意娶“大齡剩女”,或是女性怎么看待“大齡剩男”。
不僅是大城市,二三線開始出現(xiàn)晚婚現(xiàn)象,青年男女的條件往往都不錯,高學歷、高收入、甚至高顏值。
并且越是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結婚率越低,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為倒數(shù)第2。
從全國范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shù)字創(chuàng)下了近十年來新低。
一方面,是年輕一代越來越獨立,單身生活過的非常精彩,另一方面也與生活成本高,競爭激烈有關。
美國最大的房產(chǎn)平臺Zillow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證實:房價和生育率之間存在著極強的負相關關系!這份報告指出:以全美國25-29歲婦女為樣本,房價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下降1.5%。
結婚生子至少要有一個兩居室,孩子上學需要本地戶口,懷孕生子需要耽誤一年...
那些離開家鄉(xiāng),還在奮斗期的大批男男女女只好把結婚往后拖啦。
這也可以很好地解釋在房價節(jié)節(jié)攀升的時代,為什么結婚欲望與生育欲望雙重走低,越來越多的人不愿結婚,不想生孩子。
你是主動剩下還是被迫單身呢?媽媽總是耳提面命:不要抗拒長大哦。
結婚自然有它的好處,精華在于合作。
以前,男人耕田,女人織布,合作使雙方都有飯吃,都有衣服穿。
現(xiàn)在雖然男女都有工作,都能掙錢,但大部分男性的收入還是比女性高的多(源于目前還是男權社會)。
特別是高房價的現(xiàn)在,每個人各供一套房就不如共供一套房好呀。
(年輕人恐怕很難在大城市靠自己擁有一套房子了)
住在一起還能互相照顧,互相傾訴,互相慰藉,等老的時候,對方還能幫忙打個急救電話啥的。
有女權說,老了就和好姐妹住一起,一樣互相照顧,但她忽略了兩性差異。
大自然創(chuàng)造男女,是希望生命延續(xù),結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合法的生孩子啊。
最近無意看了一眼電視劇《一主二仆》,里面結婚3次的“海清”說的一句話把我逗樂了:
男人是床上用品,可以不用綾羅綢緞,不用真絲,不用枕頭,但必須需要一塊布啊,不然真的會冷啊。
哈哈哈,不管工業(yè)再發(fā)達,商品再豐富,異性給的愛和同性給的愛還真無法替代啊。
和異性合作能充分發(fā)揮性別優(yōu)勢,性格互補,思維互補,優(yōu)勢互補,使生活更甜蜜更幸福。
但婚姻也是有缺點的,最大的缺點就是優(yōu)點不能充分發(fā)揮的時候。
如果兩人價值觀、生活觀、消費觀甚至生活習慣不一致,導致相看生厭、爭吵不斷,就會大大降低婚姻的價值。
所以,一個經(jīng)濟能力非常強大、不缺少親密關系,也不喜歡孩子的人,婚姻對他的價值,或許還真不大。
特別是當下,生活越來越方便,吃飯、出行、保潔,甚至修理燈泡馬桶,只要打個電話就有專人上門服務。
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找一個結婚對象合作,才能把生活過的更好。
即使孤獨寂寞,想找個伴說說話,也有數(shù)不盡的社交app解決這個問題。
玩直播、看視頻、約好友出來逛街吃飯...當下豐富多彩的生活似乎也削弱了婚姻的功能。
越是普通人,可能越需要婚姻。越是金字塔頂端的人,可能越不著急進入婚姻。
有些女性還會選擇凍卵,國外代孕,即使不結婚,一樣瀟灑快樂的做單親媽媽。
男性也一樣,只要足夠優(yōu)秀,身邊應該不會缺少陪伴者。
所以,現(xiàn)在年輕人不愿意結婚,可能是所需要的東西,不結婚同樣可以獲取。
目前,選擇結婚但不生孩子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了。
這些丁克家庭,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并且有后悔的,也有不后悔的。
據(jù)我觀察,那些找到事業(yè)或愛好的興奮點,物質(zhì)生活富裕并意志堅定的夫妻,大多數(shù)不后悔丁克,也有一些平凡夫妻,中年后,丈夫后悔的。
跳孔雀舞的楊麗萍,找到可以用生命來熱愛的興趣,可能比擁有孩子帶來更大的快樂。明星周潤發(fā),沒有孩子,依然和太太恩愛如初。
到底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孩子,真的沒有標準答案。關鍵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在這個價值觀多元的社會,有些人可能選擇了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既能充分享受到婚姻帶來的好處,還能免去生育帶來的弊端。
什么弊端呢?生育是一場女性身體的炸裂,以肉眼可以看得見的速度迅速變老。
結婚不生育的女性身材一般都保持的很好,肌膚光滑有彈性,時間精力充沛,事業(yè)發(fā)展更好。
由于不用照顧孩子和為孩子花錢,所以工作之余,吃喝玩樂,全世界都在腳下,身體和心理都比較年輕,年老狀況不明,或許會孤獨吧。
生孩子的朋友,孕期會變胖,身體會變笨,妊娠會帶來的惡心...
孕后期可能會腿腳變腫,臉上長斑,腹部出現(xiàn)深深的妊娠紋,生產(chǎn)帶來撕裂疼痛和生育風險。
還有產(chǎn)后繁瑣復雜的寶寶護理,要占用媽媽極大的精力,這和職場女性沖鋒陷陣全身心投入工作是矛盾的。
生完后,更要多次起床喂奶照顧,孩子生病更是心急火燎,頂著黑眼圈要上班,不然回歸職場有困難,現(xiàn)在的社會競爭真的很激烈啊。
好處就是撫養(yǎng)孩子有成就感,孩子能給家庭和自己帶來快樂,雖然是個碎鈔機,或許也樂此不疲。
有人說,孩子能帶來快樂,那是不是養(yǎng)一個漂亮的寵物也可以替代呢?
孩子上大學前要供18年,工作掙錢了TA自己也要攢錢買房啊,甚至還要給孩子的孩子看孩子。
嗯嗯嗯,那生孩子到底有什么好處呢?歡迎寶媽們留言解惑哈。
我認識一個98歲依然耳聰目明每天上班的老人,感覺未來活成生活自理的百歲老人很有希望。
如果有老伴陪伴,有保姆照顧,有義工護理,有高昂的退休金和福利健全的養(yǎng)老系統(tǒng),安享晚年應該問題不大。
如果生娃不能養(yǎng)老,保持丁克是不是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呢?
但讓女性焦慮的是,短暫的最佳生育年齡和未來養(yǎng)老狀況不樂觀。
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是:生一個再說。很多年長女性會說,我是嫁錯了人,但沒有生錯人啊。
哈哈哈,大多數(shù)普通人,或許還是需要孩子養(yǎng)老或帶來快樂的吧。
今日話題:
1、你期待婚姻和孩子嗎?
2、網(wǎng)絡話題#早生孩子好#,你怎么看待還在奮斗期的年輕人和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之間的矛盾?
———— / END / ————
教師枕邊書:這是一個有書、有光、有夢的知識精選平臺。我愿意陪伴每一位家長、老師以及即將成為老師的人,一起成長,共同進步!每晚9點15分,準時陪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