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知行合一
你出門在外,好久沒有回家了吧?那你的父母怎么樣?應(yīng)該安好吧?如果你想,家里有事會打電話來的,那父母和子女之間還有什么親情呢?
可能當(dāng)前的社會現(xiàn)實和生活壓力讓我們不得不離家打拼,不能時時陪伴在父母身邊。但幸運的是,我們有大大小小的一些小長假,贈予子女們夢寐以求的團圓機會。只要有可能,請放下手中的事情,趕緊回家團圓吧!即使難以回家,也要心中時時有父母,多多問候父母的日常起居。
我們從小就是因為父母幫忙,才有辦法長大。當(dāng)我們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父母也老了,他們心心念念,最希望的就是子女能夠逢年過節(jié)常回家看看。
我們常說“父母在,不遠游”,但是又說“男兒志在四方”,這不是矛盾嗎?這兩句合在一起來看,就是如果在家,就說父母在的時候不去遠方;可是出去的時候,就說男兒志在四方。光宗耀祖是很重要的事,我們要光宗耀祖,但也要承上啟下。當(dāng)父母年紀(jì)大了,或者生病了,我們就應(yīng)該把自己的功名暫時放在一邊,回家陪他們。因為可能以后功成名就的時候,父母就不在了,我們再想回來服侍父母就來不及了。天大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先把父母陪好,這是我們?nèi)松钪匾氖虑椤?/p>
人老了,一定需要照顧。可是不管請誰照顧,都不如自己的兒女可靠安全。不管父母有沒有錢用,作為子女,按月一定送一部分錢給父母,至于他們怎么用那是他們的事。老人家最怕的就是錢太緊,想買點東西都舍不得,這樣的老人未免太孤苦伶仃了,你忍心讓你的父母過這種日子嗎?
老人有老人的尊嚴(yán),他們一般不愿意向子女開口要錢,所以子女一定要有這樣的一份孝心。如果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子女給錢,也是很殘酷的事情,就表示子女連表達一點孝心的門路也沒有,所以做父母的,最好不要斬斷子女這份可貴的孝心。你不能規(guī)定他一個月一定要給你多少錢,但是既然他要給,你也不能完全不要,這樣就對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不要讓父母把子女的孝當(dāng)成一個很大的人情來領(lǐng),這才是真正有孝心的子女。有的女兒跟媽媽講:“這件衣服價格很昂貴,我特別買給你的……”,媽媽往往會拒絕:“我都這么大年紀(jì)了,還穿這么貴的衣服干什么?”給父母買東西,就算很貴重,也要說是比較便宜或者碰到打折買回來的,這樣父母才會安心。
父母心心念念教養(yǎng)子女,他們努力工作,看人臉色,忍辱負重,都是為了子女。但父母從來不強求子女要做什么,只在乎子女心中有沒有自己。我們可以不怕警察,可以不怕法律,但是不能不怕父母難過。
不管怎樣,作為子女,就應(yīng)該飲水思源,應(yīng)該想想當(dāng)年如果不是父母的話,自己不可能有今天。所以,做子女的,如何有可能,盡量把自己的小家安置得離父母近些,以便相互照應(yīng);節(jié)假日、周末盡量回去探望父母,幫助他們處理一些年邁不便的家務(wù);就算天各一方,也要經(jīng)常給父母打電話,陪他們聊聊天,隨時關(guān)心父母的身體狀況……
中華文化是情的文化,我們最重視的是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只要父母心中有子女,子女心中有父母,孝敬和慈愛都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關(guān)于良心網(wǎng)
誠結(jié)易友,智會良師!分享易經(jīng)的智慧,探究道德經(jīng)的玄妙。學(xué)習(xí)中國式管理理念,實踐中國式管理方法。這里是國內(nèi)唯一經(jīng)曾仕強教授授權(quán)的易經(jīng)、道德經(jīng)服務(wù)交流平臺和中國式管理智慧學(xué)院。更是天下易友的家園!
2、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