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吃:好大一碗面
對于未來的理想,我向來覺得自己要求不高:找一個美麗富有溫柔賢惠且有高學(xué)歷的老婆,生一個強壯健康聰明伶俐且有大出息的兒子,有一棟碩大無朋富麗堂皇且在市中心的
別墅,吃一碗蕩氣回腸抵死纏綿且便宜的面。
不要以為這些理想實現(xiàn)起來會很困難,我至少就實現(xiàn)了一項——最后一項。
面和吃面的態(tài)度
“吾生有涯,而吃面也無涯?!边@句話基本上是我活下來這30年的一個寫照,說實話,不是吃不起大餐,但那玩意實在沒什么意思,嚼牛扒和嚼木頭差不多,鵝肝跟觀音土似的,哪有吃面來得風(fēng)調(diào)雨順,更不要說那種吸入一大口面條之后口腔中的充實感了。
我還有個怪癖,就是挑選吃面的地方大都是沒有什么名氣的,總覺得有了名氣的面館就像變了節(jié)的叛徒,不再有吃面的環(huán)境和氛圍——西裝革履正襟危坐地吃面?你還是回太空得了,地球是很危險的。
吃面就應(yīng)該有吃面的樣子:站著或者坐小板凳,餐具檔次不能超過兆峰陶瓷,大口吸,還得吸出聲,吃完了之后抱起碗,將面湯一飲而盡。不要害怕別人說你沒教養(yǎng),吃面連聲音都不發(fā)出來那才真是丟人。
面最好的結(jié)局
傳說一碗面最好的結(jié)局應(yīng)該是這樣的:老母雞放在湯里熬,熬得熬無可熬,雞的鮮味和營養(yǎng)包括雞油都進入了湯中,雞是土雞,湯用高湯,這基本上屬于親上加親——決不是簡單的鮮味重疊和復(fù)合,兩者交匯造成的另一種鮮味絕對是人生最應(yīng)該體驗滋味之一,然后,舀這么一碗并不怎么冒熱氣的滾湯,滾燙地澆到那碗已經(jīng)煮好、放了鹽和胡椒粉的面上。
然后這碗面基本上沒有什么香味溢出——已經(jīng)被面上浮著的那層雞油鎖住了,一切鮮香都在油下,猶如一個30歲的男人一般低調(diào),決不招搖。但這低調(diào)和不招搖決不是無所作為,當(dāng)你的筷子把面挑開之后,面與湯融合在一起之后,騰騰熱氣便風(fēng)情萬種地彌漫出來,白色的煙霧像個巴西舞女般搖擺身軀,鼻腔中進入的每一個氣味分子你都會舍不得放棄——它們?nèi)缤袑嶓w一樣粘在你的嗅覺細胞上,鮮到了極處。
在面和雞湯的一番云雨之后,挑一筷子面入口,雞湯的豐腴,面的順滑,糾纏在一起,蔓延過舌尖,再沿口腔四壁滋潤到味蕾——它是細膩的,就像一個女子,一路婷婷俜俜行來,到了面前,輕輕靠在你的肩,不能做其他,也不需要其他,只要這樣靜靜地靠住就好了。
推薦食物:雞湯面
推薦面館:楊雞面
地點:鹽市口大業(yè)百貨樓下
推薦指數(shù):*****
特別注意:24小時營業(yè)
一面一
世界,一肉一天堂
如果我們把雞湯面看成一個弱質(zhì)女流,那牛肉面無疑就是豪勇男子了,這點估計所有人不會懷疑——武俠小說家也老拿它說事。溫瑞安在《少年追命》中寫道: “聽說就算精神頹靡、累得死去活來,只要吃了這碗牛肉面,也會龍精虎猛,神沛力足,所以人稱‘力拔山兮氣蓋世牛肉面’?!边@屬于怪力亂神系列,不太好做評判。古龍就要現(xiàn)實很多,他說臺灣有一家牛肉面,老板娘在挑選牛肉的時候總是會戴上老花鏡,像個挑選鉆石的商人一般。
基本上凡有飯館處,皆賣牛肉面,但事實是并沒有幾家做得不錯的——香菜如同得了黃膽性肝炎,面湯和上了岸3天的
海軍陸戰(zhàn)隊一般,牛肉卻干癟得像脫水蔬菜,只有那么稀稀拉拉幾塊,基本上和肉的關(guān)聯(lián)不大,更不要說有像古龍說的臺灣那家牛肉面般挑鉆石一樣挑牛肉了。
其實牛肉面最重要的功夫在燉肉上,牛肉選黃牛身上最好的肉,但必須是肥瘦相間的,用小火慢慢慢慢煨,火候的把握是最重要的,否則就會如同嚼蠟。把牛肉和湯清清淡淡地蓋在面上,再撒些香菜,挑一夾面,配一塊牛肉,輕輕地咬下去——一面一世界,一肉一天堂。你得到了全世界,天堂也在你的心中了。
推薦食物:牛肉面
推薦面館:新都牛肉面
地點:新都南街錦緞廠外
推薦指數(shù):*****
特別注意:只賣早晨,最多延續(xù)到中午一點,過了時間絕對不賣。
在福建的時候我吃的第一頓飯就是海鮮面,用一個當(dāng)時和我一起去的成都朋友的話來說:“這面味道是不錯,就是里面的貝殼太多了?!碧斓亓夹?,那哪里是貝殼——那是比蟶子王還要大的海蟶。
成都的海鮮面里肯定沒貝殼,老板一個比一個有成本意識,那玩意多貴。但味道肯定比福建的海鮮面更好吃——廚師就是干這個的,四川的海鮮面絕對比福建的海鮮面更符合本地口味。
面里有肥肉的肉沫,有香菇,有淡菜,有玉蘭片,有金勾。肉是潤的,菇是香的,玉蘭片是淡鮮的,金勾和淡菜是提海鮮味的,這香、鮮、潤在一起交匯,但并不混淆,脈絡(luò)清晰地各自占據(jù)各自的地位,又若既若離地配合在一起,面在這里已經(jīng)成了配角,請注意,正是這配角能夠果腹,淡菜不能,金勾也不能。
推薦食物:海鮮面
推薦面館:八寶海味面
地點:八寶街
推薦指數(shù):***
特別注意:現(xiàn)已搬離原址,去向不明。如有興趣者,請在成都市區(qū)尋找。
植物園旁邊的“何氏豆腐”,絕對的豆腐第一。推薦“番茄豆腐”。
-在高升橋的七道堰街(交警總隊賓館前面),有一家豆花飯,味道好極了,而且暴便宜,酸菜豆花三塊五一人,葷豆花五塊五一人,豆花和飯隨便吃,可以點菜,葷四素一,特別推薦:鮮肉圓子和酥肉,好吃啊?。?!
-玉林的串串已經(jīng)濫了,紫荊南路的一排重慶火鍋店,味道,價格,服務(wù)都很好。
-鹽市口廣場斜對面的小巷里頭那家蕎面是全成都最好吃的
-華興煎蛋面的紅糖粽子好吃得不得了
-玉林華興煎蛋面附近有家中餐館的招牌肉園子好吃!
-長順街上的太安居,“豆花青蛙”,6點以后去就沒有位置了
-溫江公平鎮(zhèn)的“胬菜一絕”,沿街?jǐn)[滿超過200張桌子
-望平街上“三只耳”冷鍋魚,6點以后去排隊要排2個小時能吃上
-望平街成華國稅旁的川東人家,雞雜煨鍋好吃慘了
-包家巷有個小館子“羅羊肉”,當(dāng)家菜涮羊肉,加入四川辣椒,正點
-文化宮背后旦旦面那條小巷里面,有家沙鍋飯,冬天去吃正爽
-會展中心背后,有兩家川菜很有名,朋輩餐當(dāng)家菜牛肉園子湯和涼拌白肉,好吃。另外有家“紅珊福川菜館”,鍋碗瓢盆都是川西風(fēng)格,每道菜都別具風(fēng)味,個人覺得:“酸辣蕎面”“土豆番茄匯面皮”“蒜香小排”“牛肉紅湯餃”“涼拌蘿卜干”極爽
-菊樂路上“宣兔頭”,雙南小區(qū)“周大媽”兔頭別有風(fēng)味
-清江路上“盆盆蝦”
-槐樹街“葉抄手”不擺了
-新華職高門口的燒烤,絕對巴適。
-青羊小區(qū)有家很簡陋的串串香,才5張桌子,不過味道好極了。
-猛追灣街上還有一家玉排骨,沙鍋豆花和排骨堡味道正。
-棕北有家跳跳魚,是白湯熬的魚蘸碟子吃,那個嫩哈
-青龍巷的“葉鴨子”,是典型的四川烤鴨,老板很牛B,只有中午才能吃到烤鴨,晚上6點基本基本就不營業(yè)了,而且開了大概20多年了,從來沒有擴大過營業(yè)面積,最近拆遷到文武路,公安局旁邊。
-以前人南路生意火爆的“蔣烤鴨”,現(xiàn)在拆遷武侯大道。
-煙袋巷“牛肉火鍋粉”,好吃,不過現(xiàn)在好象沒了。
-溫江通往金馬的路上,有個農(nóng)家樂,賣“蒙氏叫化雞”,好吃。
-四二0廠宿舍與五冶宿舍區(qū)之間的路上有家“辣王” 炒地龍蝦,
-水碾河有家肥兔火鍋,味道很好,但是里面小偷眾多,我和我朋友在里面數(shù)次丟過包包,現(xiàn)在不敢去了。
-“紅星兔丁”相信很多人都曉得。
-新津的“胖大姐”黃辣丁,90年代初就有了,后來沒落過一段時間,但最近去了幾次,發(fā)現(xiàn)生意又火爆起來,新菜:“家常水米子”尤其值得嘗試。
-西出西延線,不要上成灌高速,取道郫縣,在紅光鎮(zhèn)吃“蔣排骨”,排骨少吃一點,多喝兩碗稀飯,巴適。
-華協(xié)電影院后面的“署前街”口,有家無名包子鋪,包子味道極好,以前我讀13中,每次上完第二節(jié)課,就去那里來兩包子,現(xiàn)在還開著。
-金家壩有家光頭魚火鍋,用花鏈肉燙,味道比較正宗,不過相對辣一點,而且鋪面很小,稍晚就沒有位置了。
-西延線金牛區(qū)法院背后有家樂山牛華麻辣燙,是用沙鍋堡湯料,我自己覺得比啥子玉林麻辣燙好吃多了,而且比較衛(wèi)生。玉林麻辣燙我最反感的就是及其不衛(wèi)生。亂七八糟的。
-肖家河沿街有3家連著的鋪面賣燒烤,味道還可以。但個人認(rèn)為成都的燒烤麻辣偏重,吃不出啥香味,燒烤還是云南和海南的比較好吃。
-北門張家巷有家“江門葷豆花”,兩道菜:“泡豇豆炒牛肉末”“魚香茄子”,魚香茄子是先用油跑過一道,再淋汁,是絕對正宗的川菜做法。
-濱江路原南紅游泳池邊,有家”PAUL“酒吧,是兩個老外兩口子搞的,西餐非常地道,和我在歐洲出差時風(fēng)味差不多。是成都老外的根據(jù)地。價格非常便宜。
-肖家河有一家黃辣丁,味道異常鮮美,地盤也好,就坐在肖家河堤上憑欄而吃,可惜河水有點臭。但不影響魚的鮮嫩美味,吃完魚后再喊老板開火下素菜,特別推薦藕片和黃瓜,我們每一次吃到最后都有人要脫下褲子下鍋去撈干凈才罷休。
-玉林中學(xué)(高中部)旁邊的小街上有個大盤雞,28元(小份,送三盤手工面,送三個二兩白酒),四個人可以吃飽
-伊藤樓下的牛肉粉。好吃。
-何氏冷鍋魚。此乃本人至愛,去成都一次吃一次,去兩次吃double,去三次吃triple。恨不得抱之而睡,煮之而眠??偢滞醺澈螅创何趼分R路正對面的梓潼橋正街。且行且看,路遇全城聞名之王梅串串香,目斜視,即睹冷鍋魚。店上牌匾只寫冷鍋魚三字,名頭卻是浩大,曰王府井背后’s冷鍋魚,婦孺皆知。所謂冷鍋魚,即紅湯煮沸之魚片也。味極美,鮮中帶辣,辣中帶鮮。且有新鮮筍干輔之,更具風(fēng)味。汝問何魚?不曉得也。
-賴湯圓。此店遍布成都城,其密集程度麥當(dāng)勞亦不及。吾最愛其中珍珠圓子,個小,入口冰涼,糯而不膩。厭甜食者忌。
-鍋魁。蜀人謂之中國pizza,吾謂之成都肉夾饃。但皮脆餡鮮,非肉夾饃所能及。內(nèi)夾鹵肉者,最為聞名。店亦遍布成都,隨處可吃。
-成都西郊,四川工業(yè)學(xué)院旁邊有家鎮(zhèn)江飄湯,巨好吃!?。?!
-大慈寺,錦江區(qū)政府旁邊的小街上有一家云南過橋米線,味道不錯!
-鹽市口廣場,大業(yè)百貨的對門,有一家張鴨子,不錯
成都的小吃,嘿嘿,吃一年吧,沒準(zhǔn)還不夠
成華區(qū)
一環(huán)路東三段祥和里小區(qū),有家重慶土灶火鍋味道不錯,兩個女老板很美哦!斜對面有家竹子屋,菜品都是與竹子有關(guān)的,客人也對,味道尚可!繼續(xù)往前走,有個面館在煙草專賣的對面,泡豇豆面巴適(27、34、72路)
建設(shè)路那邊82信箱宿舍后門正對到有個擺攤攤賣缽缽雞的,晚上才擺出來,我每天晚上就去吃n串,味道不擺了。(27、34、72、6、76路)
原川劇二團旁的青蛙火鍋,他們寫的是“特色湯鍋”哈,現(xiàn)在攢到新鴻路108號,就是電信營業(yè)廳的斜對面。我吃過無數(shù)次都還是喜歡吃哈。名字叫“四合院”。(27、34、72路)
牛王廟的吳記怪味面搬到書院街切了。牛王廟的家常面好像馬上也要拆了,味道不咋樣。鹽市口廣場斜對面的小巷里頭那家蕎面搬到陜西街西段切了,青石橋附近學(xué)道街那家是新開的,不要上當(dāng)。牛王廟的吳記怪味面。好吃慘了,面里面的那一些燉的稀爛的肘子肉,加上亮燦燦的紅湯,真是非常舒服。但是現(xiàn)在好象搬遷到署襪北街去了,據(jù)說還是24小時營業(yè)。 (4、38、55、58、98路)
牛王廟的家常面去晚了只能在街邊吃! (27、34、12、47、3路,個人認(rèn)為,可能現(xiàn)在已拆遷了)
現(xiàn)在新修那座安順“廊橋”臨河有排新開的酒吧,有一個胖太婆鹵的雞翅尖之好吃?。?9、76、18、31、60路)
望平街上“三只耳”冷鍋魚,6點以后去排隊要排2個小時能吃上。(76路。另在玉林南街有一家分店。望平街成華國稅旁的川東人家,雞雜隈鍋好吃慘了。 (76路)碾河?xùn)|北角,一家面館,晚去沒面了。(4、58、81、98、27、34、72路)
游樂園后門旁邊有家灌湯包子好吃。 從灌湯包子這條路往石油路方向走,右手邊有家鵝掌湯鍋,味道不錯。(6、72、60、61路)
新華職高門口的燒烤,絕對巴適。就是不曉得拆遷走沒有。 (4、98、58、81路)
猛追灣街上還有一家玉排骨,沙鍋豆花和排骨堡味道正。 (6、5、80路)
青龍巷的“葉鴨子”,是典型的四川烤鴨,老板很牛B,只有中午才能吃到烤鴨,晚上6點基本基本就不營業(yè)了 ,而且開了大概20多年了,從來沒有擴大過營業(yè)面積, 最近拆遷到文武路,公安局旁邊。四二0廠宿舍與五冶宿舍區(qū)之間的路上有家“辣王” 炒地龍蝦。水碾河有家肥兔火鍋,味道很好,但是里面小偷眾多,從老板到服務(wù)員,個個都是高手,我和我朋友在里面數(shù)次丟過包包,現(xiàn)在不敢去了。(太夸張了。3、4、98、58、81、27、34、72路)
牛王廟冷淡杯。此街甚神奇,晝可羅雀,夜則人潮人海中。來牛王廟,吃非首要,重在學(xué)習(xí)蜀都之腐敗氛圍,重在看遍全城美女。(估計也拆遷了。27、34、72、12、3、47路)
九眼橋星橋電影院門前小巷,一家三娘串串香,不一定天天開門,但味道的確不錯,特別是牛肉,吃了一遍還想第二遍。(60、27、34、31、18、49、76路)
電子科大南院外面那條路上有家“回民餐館”的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等等非常好吃,值得去吃
青羊區(qū)
永陵路口到北巷子方向,有家九尺鵝腸火鍋店,味道鮮美,環(huán)境衛(wèi)生,俺吃火鍋的唯一地方,鮮鵝腸、嫩牛肉,推薦?。?09、94、25、42、302路)
博美裝飾城(就是太升南,北路交界的那個十字路口)往紅星路方向走,在工商大廈對到的那個小街里面有家錦新生煎包子,包子不咋樣,煮涼粉很好吃。?。?、6、28、54、98路)
體育中心順城街那道門旁有家紅灶老家川菜館,兔頭與雙流老媽兔頭有一拼,還有霍香魚頭不能不吃(當(dāng)然不吃霍香者例外),毛芋頭也不錯,蘸白糖吃起滑膩香甜。(16、99、56、75、55、64路)
西安路上棗子巷附近有家老朋友火鍋好吃,就是有點辣,雪花筍子一定要吃,又嫩又脆,還有紅味的嫩牛肉,麻辣鮮香!
西南財經(jīng)大學(xué)南側(cè)門外有一家‘月梅燒烤’店,有很多年的歷史了,那里的燒烤和大盤雞也很好吃,還有其他很東西,曾經(jīng)在西南財大學(xué)習(xí)過的人應(yīng)該都知道這個店?。?5、17路)
撫琴小區(qū)有一家萬春奄鹵味道還不錯。(27、34、43、11路)
蘇坡橋有一家“道君鵝腸(鴨腸)”生意只火爆~~鵝腸和鴨腸、鴨舌都是當(dāng)天的,絕對新鮮(因為老板本身就是開養(yǎng)殖場的),價錢只公道,腸腸15塊一斤,質(zhì)量絕對好!!最好吃鴛鴦鍋,白鍋的湯很滋補,燙完菜來一份銀絲粉,下到白鍋里面煮熟和到湯湯撈起來吃(不要蘸油碟)~那個感覺只有吃了才曉得了~~記到, 一定要到最后一家,招牌是“道君”的,因為在它的前面沿街都開了很多火鍋,本來是想借光的,但是幾乎都門可羅雀,“道君”就是最后一家了,且有300多桌子,和免費停車場。絕對適合廣大腸腸愛好者消費?。?7、84路)
五丁橋頭的香辣蟹就是好吃。(109、33、57、25、54路)
長順街上的太安居,“豆花青蛙”,6點以后去就沒有位置了。(94、13、5、58、47、109、93路)
東城根街北沿線菌王火鍋,湯鮮菌嫩,營養(yǎng)豐富。 (4、98路)
包家巷有個小館子“羅羊肉”,當(dāng)家菜涮羊肉,加入四川辣椒,正點。槐樹街“葉抄手”不擺了。
青羊小區(qū)有家很簡陋的串串香,才5張桌子,不過味道好極了。(27、34、11、43路)
五丁橋口光頭香辣蟹在外地比較有名,但個人認(rèn)為 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行了。(109、33、57、25、54路)
華協(xié)電影院后面的“署前街”口,有家無名包子鋪,包子味道極好,現(xiàn)在還開著。 (64、4、56、62路)
武侯區(qū)
國學(xué)巷往南門大橋走,紅門街小學(xué)旁一家串串,好像是叫“燕來”,喜歡吃香菜牛肉的無論如何都要去吃一盤哈,先做好等號30分鐘的準(zhǔn)備,但是絕對值得,當(dāng)然,你可以去早點搶位置免得等哈。(28、82、110路)
剛吃了成都老公館的菜,雖然貴了些,但能吃到許多四川美味菜肴,特別是“涼粉鰱魚”“辣椒兔”、“櫻桃肉”,嘖嘖!味道正宗。(109路)
雙楠有一家“老吳家”的“武陵山珍”,全是野山菌類火鍋,味道特鮮,更適合怕麻辣的朋友一品。(45、51、52路)
人南立交橋附近上班,最近發(fā)現(xiàn)一特好吃的特色店,在武候區(qū),新加坡花園附近,過了二環(huán)路人南立交橋第一個小口子轉(zhuǎn)右,到了家樂福南門店轉(zhuǎn)左,找到紫荊東路轉(zhuǎn)右,第一個丁字路口轉(zhuǎn)左,50米遠有家“稻香村火鍋”,特色風(fēng)味是火鍋料爆炒兔頭和鴨下巴,巴適慘了,價錢又不貴!二樓有茶座,在該店吃風(fēng)味的客人免費打麻將喝茶,隨便你耍好久哈。(93、61路)
成都磨子橋新世紀(jì)電腦城后面有一家匯川魚館,IT業(yè)者無人不知,他的辣子魚和涼拌蘿卜絲非常好吃。另有一特點,老板一般會親自幫你點菜,速度奇快,熟客點菜時間一般不超過15秒。不足之處,價格偏貴。(27、34、12、19、72、49、76、503、110、55、6路)
雙楠置信北街有家“四川好人”餐廳,弄的川東鍋兒巴適得很,每次我們都吃得油暴暴的。老板是電影演員雷漢(就是演哈兒師長里頭那個毛軍長的)。另外,他們泡的泡菜才安逸,有7、8個品種,還有土豆泥.....(51、52、45路)
在高升橋的七道堰街(交警總隊賓館前面),有一家豆花飯,味道好極了,而且暴便宜,酸菜豆花三塊五一人,葷豆花五塊五一人,豆花和飯隨便吃,可以點菜,葷四素一,特別推薦:鮮肉圓子和酥肉,好吃?。。。。?7、34、19、72、77、1、57、53、110、11、19、84路)
玉林的串串已經(jīng)濫了,紫荊南路的一排重慶火鍋店,味道,價格,服務(wù)都很好。 (93、61路)
菊樂路上“宣兔頭”,雙楠小區(qū)“周大媽”兔頭別有風(fēng)味。(72、45路)
棕北有家跳跳魚,是白湯熬的魚蘸碟子吃,那個嫩哈。 (76、114、77路)
以前人南路生意火爆的“蔣烤鴨”,現(xiàn)在拆遷武侯大道。肖家河沿街有3家連著的鋪面賣燒烤,味道還可以。但個人認(rèn)為成都的燒烤麻辣偏重,吃不出啥香味,燒烤還是云南和海南的比較好吃。(93路)
濱江路原南紅游泳池邊,有家”PAUL“酒吧,是兩個老外兩口子搞的,西餐非常地道。是成都老外的根據(jù)地。價格非常便宜。(55、6、28、8路新南門下,從汽車總站那往人民南路走)
肖家河有一家黃辣丁,味道異常鮮美,地盤也好,就坐在肖家河堤上憑欄而吃,可惜河水有點臭。但不影響魚的鮮嫩美味,吃完魚后再喊老板開火下素菜,特別推薦藕片和黃瓜,我們每一次吃到最后都有人要脫下褲子下鍋去撈干凈才罷休。(93路)
玉林中學(xué)(高中部)旁邊的小街上有個大盤雞,28元(小份,送三盤手工面,送三個二兩白酒),四個人可以吃飽。(109、61、11路)
玉林菜市有一家重慶盆盆蝦,可以,好吃,有微辣,中辣和特辣三個味,還有田螺,(老板說是胡(音)螺,不懂哈)爽?。。。?6、99路)
在菊樂路一家蔣排骨,原家在郫縣,味道也不錯。 (72、45路)
錦江區(qū)
四川大學(xué)東區(qū)電信科斜后方有家賣餃子的,什么餡都有,而且好吃,每天中午人爆滿。(19、35路)
錦江區(qū)紅旗橡膠廠后門處有家餃子館叫"春陽水餃",有點歷史了,有紅味和清湯兩種,分餃子和抄手,味道巴士慘了,好霸道哦,呵呵。
郭家橋西街上有個“老捏兒”每天晚上擺一盆“缽缽雞”,比那個廖記棒棒雞好吃多了?。?9、35路)
鹽市口廣場斜對面的小巷里頭那家蕎面是全成都最好吃的。(55、1、43、56、38、45路)
華興煎蛋面的紅糖粽子好吃得不得了。 (109、61路)
玉林華興煎蛋面附近有家中餐館的招牌肉園子好吃! (109、61路)
文化宮背后旦旦面那條小巷里面,有家沙鍋飯,冬天去吃正爽。 (4、98、58、81、45路)
“紅星兔丁”相信很多人都曉得。(好象拆遷了)金家壩有家光頭魚火鍋,用花鏈肉燙,味道比較正宗,不過相對辣一點,而且鋪面很小,稍晚就沒有位置了。煙袋巷的火鍋粉,好吃。伊藤樓下的牛肉粉。好吃。(6、28路)
何氏冷鍋魚??偢滞醺澈?,即春熙路之馬路正對面,有小巷,不知名。且行且看,路遇全城聞名之王嫂串串香,目斜視,即睹冷鍋魚。店上牌匾只寫冷鍋魚三字,名頭卻是浩大,曰王府井背后\''s冷鍋魚,婦孺皆知。所謂冷鍋魚,即紅湯煮沸之魚片也。味極美,鮮中帶辣,辣中帶鮮。且有新鮮筍干輔之,更具風(fēng)味。汝問何魚?不曉得也。(4、98、81、58路)
賴湯圓。此店遍布成都城,其密集程度麥當(dāng)勞亦不及。吾最愛其中珍珠圓子,個小,入口冰涼,糯而不膩。厭甜食者忌。(4、98、81、58路-老字號之一)大慈寺,錦江區(qū)政府旁邊的小街上有一家云南過橋米線,味道不錯?。?、98、81、58路)
鹽市口廣場,大業(yè)百貨的對門,有一家張烤鴨 ,不錯。(55、1、43、56、38、45路)
在龍舟路有一家孔亮鱔魚火鍋,味道鮮美!價格合理,是我吃過眾多中比較好的一家。(6、28、55、49、76路,又,在二環(huán)路成溫立交橋下也有一家)
金牛區(qū)
會展中心背后,有兩家川菜很有名,朋輩餐當(dāng)家菜牛肉園子湯和涼拌白肉,好吃。另外有家“紅刪福川菜館”,鍋碗瓢盆都是川西風(fēng)格,每道菜都別具風(fēng)味,個人覺得:“酸辣蕎面”“土豆番茄匯面皮”“蒜香小排”“牛肉紅湯餃”“涼拌蘿卜干”極爽 。(113、83、56、75、87路)
會展中心旁邊有家朋輩餐,只兩道菜好吃:元子湯,雞米芽菜。 (113、83、87、75、56路)
西延線金牛區(qū)法院背后有家樂山牛華麻辣燙,是用沙鍋堡湯料,我自己覺得比啥子玉林麻辣燙好吃多了,而且比較衛(wèi)生。玉林麻辣燙我最反感的就是及其不衛(wèi)生。亂七八糟的。(113、48路)
北門張家巷有家“江門葷豆花”,兩道菜:“泡豇豆炒牛肉末”“魚香茄子”,魚香茄子是先用油跑過一道,再淋汁,是絕對正宗的川菜做法。沙灣的膳魚火鍋,新開,味道還不錯(27、34、70、75、63、3路)
城郊
植物園旁邊的“何氏豆腐”,絕對的豆腐第一。推薦“番茄豆腐”。(87、9路)
溫江公平鎮(zhèn)的“胬菜一絕”,沿街?jǐn)[滿超過200張桌子。清江路上“盆盆蝦”,“板凳抄手”都是好東西。 (13路)
溫江通往金馬的路上,有個農(nóng)家樂,賣“蒙氏叫化雞”,好吃。都江堰夜啤酒上有賣“蕎面饃饃”,每次我都要打包。新津的“胖大姐”黃辣丁,90年代初就有了,后來沒落過一段時間,但最近去了幾次,發(fā)現(xiàn)生意又火爆起來,新菜:“家常水米子”尤其值得嘗試。
西出西延線,不要上成灌高速,取道郫縣,在紅光鎮(zhèn)吃“蔣排骨”,排骨少吃一點,多喝兩碗稀飯,巴適。雙流中心場河濱路,肉德娃火鍋,可品嘗到新鮮田雞,價格公道,童叟無欺。要早點去,去完了沒車位。成都西郊,四川工業(yè)學(xué)院旁邊有家鎮(zhèn)江飄湯,巨好吃?。。。。?13路)
關(guān)于農(nóng)家樂,高家村附近的啜園很不錯,環(huán)境飲食衛(wèi)生狀況都算是農(nóng)家樂中的精品。96路到高家村下車(往高新西區(qū)方向)54路目前的終點站附近。
雙流白衣小區(qū)旁邊有家叫”喬一喬的怪味鵝唇和兔頭好吃,而且價格便宜。去了雙流的人一定要去吃哦。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都江堰有一家尤氏兔頭和雙流的兔頭有比頭哦!
其他遍步全成都的東東。葉兒耙。此物更神奇,外包糯米粉,內(nèi)夾白糖或肉餡。夾白糖者無甚特色,且過膩,惟咸耙耐食。耙外裹葉清香,故稱葉兒耙。無店,皆流動小販,推一永久單車,后綁兩巨桶,一路高呼“葉兒耙”,汝即可沖之,買之,吃之。鍋魁。蜀人謂之中國pizza,吾謂之成都肉夾饃。但皮脆餡鮮,非肉夾饃所能及。內(nèi)夾鹵肉者,最為聞名。店亦遍布成都,隨處可吃。
廣州美食攻略上海美食攻略北京美食攻略成都美食攻略南昌美食攻略沈陽美食攻略武漢美食攻略長沙美食攻略深圳美食攻略合肥美食攻略西安美食攻略廈門美食攻略鄭州美食攻略大連美食攻略南寧美食攻略杭州美食攻略天津美食攻略渥太華美食攻略溫哥華美食攻略蒙特利爾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