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 有圓參、野山參、紅參、白參、糖 參、生曬參、高麗參、別直參、朝鮮參 、東洋 參等,均屬人參范圍。性溫,味甘微苦。具有補氣生血,健脾益胃,強心提神和生津止渴, 安神增智的功效。對男女虛癥,可大補元氣。
丹參 性微寒,味苦。能活血祛瘀,清熱安神,治療脾胃,破癥除瘕。
沙參 性涼,味甘微苦??绅B(yǎng)陰清肺,利清咽喉。專補肺陰,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紫參 性寒,味苦。對清熱解毒,利大小便,散瘀血和治婦女血閉不通等,可有效應(yīng)。
元參 性微寒,味苦。主治腹內(nèi)寒熱積聚不散,婦女產(chǎn)后清瘀,還有補腎益氣之效。
苦參 性寒,味苦。能治心腹氣滯,除水濕,消痛腫,可補中益氣。
黨參 性平,味甘??裳a虛益氣,健脾養(yǎng)胃,潤肺生津。主治體質(zhì)虛弱,血氣不足,脾胃氣虛,神疲倦怠,四肢乏力。其作用與人參不相甚遠。
太子參 性微溫,味甘。有補肺、健脾、益氣之效。主治久咳不愈。適宜脾胃氣虛,不思
飲食,神疲乏力,
消化不良,慢性腹瀉,神經(jīng)衰弱,產(chǎn)后體弱。
西洋參 又名花旗參。性涼,味甘微苦。 可補氣陰,清虛熱,生津止渴。適宜體質(zhì)虛 弱陰虛火旺,氣陰兩傷;肺虛久咳,神疲倦怠。對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血者相宜。
時下,溫補之藥,首推人參,但要視各人 體質(zhì)而定。大補者適用人參;中補者宜用黨參;一般補中氣者則用太子參。西洋參性涼, 凡不宜用人參、黨參、太子參進補者,方選用西洋參。
總之,參雖是進補之佳品,但其主治 千差萬別,最好與醫(yī)師商定,尤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