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通寶,大定重寶、大定元寶。大金國金世宗大定年號時期鑄造。大定年號使用二十九年。錢文仿瘦金體書版式有小平,折二、折十、當百多種。有鐵錢。鑄造的錢幣還有干支背文?!按蠖ㄍ▽殹卞X,造型簡練、形貌大方、字仿“瘦金”,精美程度比“大觀通寶”有過之無不及時雨,與唐開元、宋大觀錢相比,洗練凝重、文字秀美,規(guī)格嚴謹更勝一籌。
觀幣讀史
金世宗完顏雍(1123—1189),原名完顏褒,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1189在位)。
女真名烏祿,金太祖完顏阿骨打?qū)O,海陵王完顏亮征宋時為遼東留守,后被擁立為帝,在位29年,終年67歲。停止侵宋戰(zhàn)爭,勵精圖治,革除海陵王統(tǒng)治時期的弊政。金世宗十分樸素,不穿絲織龍袍,使金國國庫充盈,農(nóng)民過上富裕的日子,天下小康,實現(xiàn)了“大定之治”的繁榮鼎盛。
金世宗也被稱為“小堯舜”。金世宗時期,改善了民族關系,卻未真正消弭。他死后謚號光天興運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興陵。金世宗對金朝中期占有相當?shù)闹匾匚弧?/span>
金世宗,名完顏雍,女真名烏祿,金太祖阿骨打的孫子。于金太宗天會元年(1123)出生。他的父親完顏宗堯(初名宗輔),是阿骨打的第三子。宗堯比較有頭腦,當太祖諸子帶兵出征時,宗堯經(jīng)常運籌于帷幄之中。他主張以漢制對漢人,同宗翰等推行的殺戮政策有一定區(qū)別。金太宗天會十三年(1135),宗堯40歲那年,去世了。那時完顏雍只有12歲。他的母親李氏,出身于遼陽渤海大族,聰明能干。幼年的金世宗,主要受母親的教養(yǎng)。依金的習俗,丈夫死后,妻子應當嫁與宗族的人。李氏卻不愿接受這種落后的習俗,就在遼陽出家為尼。完顏雍長得很魁偉,性格沉靜明達,又善于騎射。年輕時,他每次出獵,很多老年人都跟了去看,贊賞他的騎射技術,“國人推為第一”(《金史·世宗本紀上》)。他為人寬厚,常隨叔伯們四處征戰(zhàn),將士都很推崇他。金熙宗皇統(tǒng)年間(1141~1148),完顏雍以宗室子授光祿大夫,封葛王,為兵部尚書。
正隆六年(1161),海陵王動員了大量的兵力、物力、財力南伐宋朝,搞得“民皆被困,衣食不給”,“民不堪命,盜賊蜂起”。契丹人不愿當兵,殺了金朝官吏,奪取3000副兵甲,舉行起義。海陵的統(tǒng)治更加不穩(wěn)。完顏雍的舅父李石勸他積蓄力量,奪取金朝最高統(tǒng)治權,他們也積極修造兵甲。這件事讓高存福知道了,偷偷派人去告訴海陵;同時還同推官李彥隆圖謀殺害完顏雍。幸好高存福的家人向完顏雍告了密。海陵得悉,派謀良虎去殺害宗室兄弟。完顏雍聽到這些,心里非??謶郑?/span>李石勸他及早即位。經(jīng)過一番商議,決定以討論備“賊”事為借口,將東京官吏召到他母親出家的清安寺開會。高存福不敢來,完顏雍派人多次去召他,他才來。完顏雍當場把高存福和李彥隆抓起來。十月初三,南征萬戶完顏福壽等率領金軍兩萬人從山東前來,完顏謀衍率兵五千余人從常安(今遼寧沈陽東北)前來,他們都來投奔完顏雍。七日,各路軍隊入城,共同擊殺高存福等人。第二天,諸軍官屬來到完顏雍的府第求見。完顏雍剛剛走出來,諸軍官屬在庭下高呼萬歲。完顏雍推讓了一番,將領、官員一再勸進。于是,完顏雍親赴太廟,祭告祖先,再來到宣政殿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是為金世宗。全世宗即位后,改元大定,廢黜海陵。從此開始了他為期29年的統(tǒng)治。
金世宗的各項改革,首推吏治改革。他的吏治改革內(nèi)容,一是任人唯賢唯才,不重資歷。金朝自太宗以后,選官以資歷為標準。而金世宗認為?!爸瓜拶Y級,安能得人”(《金史·世宗本紀下》)。他對臣下說:“用人之道,當自其壯年心力精強時用之,”所以,金世宗認為,按照資歷用人,只是對待一般的人來說,對于才干過人者,怎么還能拘泥于常例呢!按照這種思想,在他統(tǒng)治期間,朝中任用了一些出身低微的小吏。選官不重資歷,這就把一批有才干、年富力強的人選到了領導集團中來。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區(qū)西)之后,這座浮橋更成了南方各省進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門戶。車水馬龍,行人相接,原有的浮橋顯然已不能適應都城在政治上、軍事上、經(jīng)濟上、交通上的需要。金世宗才詔命建橋。蘆溝橋的修建,盡管已不在金世宗統(tǒng)治時期,但實際是金世宗“大定仁政”的一個結晶。
金世宗的政績,使他贏得了封建史學家的美譽,稱他為“小堯舜”,頌他有“漢文景風”,說他統(tǒng)治時期“號為小康”。這些贊頌雖有過分,但歷史地分析金世宗在位時的所作所為,他是稱得上我國封建社會里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的。他“久典外郡,明禍亂之故,知吏治之得失”,對女真和漢人社會都有一定的了解,能“躬節(jié)儉,崇孝悌,信賞罰,重農(nóng)桑,慎守令之選,嚴廉察之責“。在不改變完顏亮基本國策的前提下,吸取完顏亮失敗的教訓。他常以完顏亮為政苛急、拒諫自專、非禮臣僚為戒,要求宰執(zhí)務遠圖,習經(jīng)濟,舉賢能,劾貪墨,并身體力行,在巡行中親自體察地方官員的政績和行為,認為“郡守系千里休戚”,“縣令之職最為親民”,十分重視地方官的選授。他以廉平戒諭百官,嚴懲貪污,在位期間,“群臣守職,上下相安”。他重視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指出:“經(jīng)籍之興,其來久矣,垂教后世,無不盡善。于是,設譯經(jīng)所,以女真文翻譯《詩》、《易》、《書》、《論語》、《孟子》、《新唐書》等。以仁義、忠孝教育百官、護衛(wèi)和宗室子弟。
他重視科舉,任用進士,創(chuàng)女直進士科,鼓勵女真人學文化;提倡孝道,將儒家的忠孝思想與女真人的古樸純實結合起來,為維護封建統(tǒng)治服務。他又注意發(fā)展生產(chǎn)、招諭流亡,輕徭薄賦。
他吸取完顏亮失敗的教訓,注意緩和社會矛盾,安定秩序,發(fā)展生產(chǎn),鞏固統(tǒng)治。是金朝的強盛時期。
金世宗還進行了經(jīng)濟方面的改革。1164年,金世宗主動和宋朝議和。從此,金、宋雙方休戰(zhàn)了約三十年。為了與民休養(yǎng)生息,安定社會秩序,他頒發(fā)了免奴為良的沼令,提高了生產(chǎn)的積極性。他還采取了重視農(nóng)桑、獎勵墾荒,進一步開弛禁地,實行增產(chǎn)者獎,減產(chǎn)者罰等一系列措施,發(fā)展了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對于遇有水旱災害的地區(qū),實行減免租稅的辦法,減輕人民負擔,穩(wěn)定了生產(chǎn)情緒。金世宗本人又提倡節(jié)儉,注意興修水利,鼓勵民間發(fā)展手工業(yè)生產(chǎn)。因此,從金世宗大定年間開始,金朝的經(jīng)濟得到了全面的恢復和發(fā)展。這時,金朝的統(tǒng)治達到了全盛時期。歷史上,有人把這個時期稱作“大定仁政”,“號為小康”,而把金世宗譽為“小堯舜”。
金世宗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元月二日病死于中都,享年六十七歲。死后葬于大房山興陵。世宗病死于中都宮中的福安殿時,許多人都失聲痛哭,悲聲遍野。
朱熹:“他能尊行堯舜之道,要做大堯舜也由他?!?/span>
脫脫:“世宗之立,雖由勸進,然天命人心之所歸,雖古圣賢之君,亦不能辭也。蓋自太祖以來,海內(nèi)用兵,寧歲無幾。重以海陵無道,賦役繁興,盜賊滿野,兵甲并起,萬姓盼盼,國內(nèi)騷然,老無留養(yǎng)之丁,幼無顧復之愛,顛危愁困,待盡朝夕。世宗久典外郡,明禍亂之故,知吏治之得失。即位五載,而南北講好,與民休息。于是躬節(jié)儉,崇孝弟,信賞罰,重農(nóng)桑,慎守令之選,嚴廉察之責,卻任得敬分國之請,拒趙位寵郡縣之獻,孳孳為治,夜以繼日,可謂得為君之道矣!當此之時,群臣守職,上下相安,家給人足,倉廩有余,刑部歲斷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號稱‘小堯舜’,此其效驗也。然舉賢之急,求不絕于訓辭,而群臣偷安敬祿,不能將順其美,以底大順,惜哉!”
阿魯圖:“非武元之英略,不足以開九帝之業(yè),非大定之仁政,不足以固百年之基。”
趙翼:“金代九君,世宗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