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美景甲天下 濟南水景潤四方
這里山青水秀,美麗如畫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是元代名臣,著名政治家,杰出家故居遺址,《文忠公園》《云莊》《七聘堂》《遂閑堂》《云錦池》《云錦泉》以下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養(yǎng)浩公是濟南十大歷史名人之一。被譽為“泉城”的濟南的七十二名泉股股清瑩透徹,味美甘甜的一一《云錦泉》泉水有了一種令人心醉的秋香,泉水多了一種美好的寧靜。
濟南是一個40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在這里,處處有著古詩韻意。你可以到趵突泉那個古香古色的寧靜院落,去感受養(yǎng)浩公的題詩:
趵突泉(張養(yǎng)浩)
繞欄驚視重徘徊,流水緣何自作堆。
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時常吼半空雷。
深通滄海愁波盡,怒憾秋風恐岸摧。
每過塵懐為瀟灑,斜陽欲沒未能回。
到大明湖那有敬意的著名陳列館,去品味養(yǎng)浩公筆下的:大明湖泛舟(張養(yǎng)浩)
浮空汎景泝流光,箕踞船頭倒羽觴。
喚出湘靈歌一曲,水雲(yún)搖蕩暮山蒼。
去濟南第一名山——華不注(名留天地 齊魯一人)
遊華不注(張養(yǎng)浩)
蒼煙萬頃插孤岑,未許君山冠古今。
翠刃剚雲(yún)天倚劍,白頭歸第日揮金。
攀援直欲窮危頂,散舞休教阻盛心。
星月滿湖歸路晚,不妨吟棹碎淸隂。
到濟南那個柳云社區(qū)的《文忠公園》《云莊》《遂閑堂》《云莊》《七聘堂》《云錦池》《云錦泉》去冥想張養(yǎng)浩眼中的世俗真樸……
元代名臣、著名政治家、杰出文學家張養(yǎng)浩公(山東濟南開源始祖),字希孟,號云莊, 又稱濟東野人, 濟南人。生于宋朝咸淳六年(1270年)三月十八日,卒于元朝天歷二年(1329年)二月十四日。
養(yǎng)浩公是元朝漢人中少有受到皇帝重用的高官,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為官處事堪稱萬世楷模;其文學作品代表了元曲最高水平,文學地位相當唐詩的李杜、宋詞的蘇軾;其毀家輸難、舍身救民的崇高品德深受萬民敬仰!張養(yǎng)浩公得到了歷朝歷代朝廷立祠、立廟祭祀,歷代名人都有題詩贊頌,深受百姓的愛戴和稱揚。他所作的政論名著《三事忠告》等是歷代國內(nèi)外廉政教育經(jīng)典教材。
養(yǎng)浩公十九歲時,他登覽濟南的百云樓并作了《白云樓賦》詩文并茂,使他名聲大振,并受到山東按察使焦遂賞識被薦為東平學正,從此,養(yǎng)浩公開始踏入仕途,養(yǎng)浩公為官清正,在堂邑縣, 他心系民眾, 抑制豪強, 賑災濟貧, 為民做好事, 辦實事, 任監(jiān)察御史, 他繩糾貪邪, 存舉廉正, 彈劾不避權貴, 舉薦不疏仇怨,力行職責.直言敢諫,上時政疏十余萬言,提出了當時的十大弊政,要求改革吏治,由于直言不諱,觸怒了武宗和當朝權貴,被降為翰林待制,不久又罷官為民。
養(yǎng)浩公回家后定居云莊別墅,'今濟南市天橋區(qū)北園鎮(zhèn)柳云村'建書齋遂閑堂,每日沉醉于濟南的山林之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美的詩文,散曲。從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到元文宗二年(1329年),他過了八年詩酒自娛的鄉(xiāng)居生活,還游覽過泰山等齊魯名勝,其詩文集'歸田類稿'和散曲集'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中的大部份作品都完成此時急流勇退的寫照。養(yǎng)浩公在閑居家鄉(xiāng)的八年里,朝廷多次召他出山,許以吏部尚書,翰林學士等他堅辭不往,先后七次之多,(現(xiàn)在山東濟南養(yǎng)浩公墓有一塊七聘堂碑.為紀念養(yǎng)浩公)。
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朝廷火速征聘他為陝西行臺中丞,去賑濟災民.他心系災民.散盡家產(chǎn).馬上應征聘前往災區(qū)救災.在前往陝西赴任的路上.養(yǎng)浩公目睹餓殍滿地的現(xiàn)感慨萬千.寫下了著名的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養(yǎng)浩公的憤慨如怒吼的波濤,字里行間充滿著對下層民眾的深刻關切,對興亡規(guī)律的思考,從而使這首散曲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契合,成為元代散曲的代表作之一,也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流的作品。 {他所作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朗朗上口,千古傳唱,還入選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真是無比榮耀?。?/span>
趕到任所之后,養(yǎng)浩公'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于天,晝則出賑災民,終日無少怠'(《元史》卷一七五)。盡力救助災民,'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當時米價奇貴,百姓拿鈔票買米,票面上的字跡稍微模糊就不能用了,只得去國庫兌換。于是貪官污吏'易十與五',巧取豪奪。養(yǎng)浩公極為憤慨,他下令從庫中找出完好的鈔票,在背面加印,又刻十貫、五貫劵發(fā)放民間,嚴令米商照印記糶米,持票到國庫去兌換,一舉清除了此弊。他還上奏章,請求施行'納粟補官'之法,又鼓勵富有之民出糧救濟,并率先出錢救濟災民。不久,災區(qū)的糧食供應狀況開始好轉(zhuǎn)。此時,養(yǎng)浩公還寫下了著名的詩作《哀流民操》:...........。詩中一再慨嘆'哀哉流民',字字血淚地描述了災民的苦難,并盼望'天雨粟'來拯救災民的生命。全詩無一字譴責,卻句句是控訴。字里行間明確地告訴讀者:百姓挨餓當然不能怪老天不下來,而只能怪當時的統(tǒng)治者。高度的同情心也使作品樸素平實而又驚心動魄,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不幸的是,養(yǎng)浩公到任僅四個月,就因日夜操勞而一病不起。他救活的災民不計其數(shù),而他卻在任所病逝了。當?shù)氐陌傩章牭截模瑹o不失聲痛哭,立祠紀念他的功德。朝廷也追封為濱國公,謚文忠,令他的次子張引襲其官,扶柩歸葬家鄉(xiāng),還建了祠堂--初名'張公祠',為紀念他曾七聘而后起,后改名為'七聘堂'。祠堂附近后來成為一個村莊,即張公墳莊。養(yǎng)浩公的墳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坐落在張公墳莊東部。 現(xiàn)位于濟南天橋區(qū)北園鎮(zhèn)柳云村的張養(yǎng)浩墓公元一九七五年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一九九二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養(yǎng)浩公,濟南故居位于天橋區(qū)北園辦事處柳云社區(qū),原名張公墳村,是養(yǎng)浩公的云莊別墅遺址.及家族墓地所在地。 曾有一處故居位于濟南市府前街,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毀。養(yǎng)浩公原籍濟南章丘相公莊,云莊,是養(yǎng)浩公辭官歸里時為自已別墅所取的名字.源出唐代北海太守李邕詩句,泰山雄此埋,巨壑眇云莊。據(jù)史記載,云莊有遂閑堂,處士庵,翠陰亭等建筑及太湖石十塊,其中著名的龍,鳳,龜,麟四大靈石。其龜石現(xiàn)安放在濟南趵實泉公園內(nèi)。
在濟南北面,還有一個世世代代先祖?zhèn)兂砷L的依賴——黃河,
在這條被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河岸上,有多少我們祖先曾留下的足跡。他們喝著這黃河水長大,又為我們中華民族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能不說這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嗎?在濟南,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的翠綠的群山。山上的每一片葉子,每一棵小草,每一朵花兒都記述著泉城的風姿多彩,這山又給濟南添了一道靚麗的霓虹。能不說這山是濟南人心中的一份驕傲嗎?
濟南,是我們美麗的故鄉(xiāng)。濟南,是眾多著名詩人詞人筆下的那一處靚麗風景線。濟南,是中華民族建城史上的一個輝煌!讓我們?yōu)闈隙湴?,讓我們?yōu)闈隙院? 美麗的泉城——濟南!
珠海張氏大宗祠 珠海張氏揮公書院管委會 珠海張氏宗親會代表團:張?zhí)響c 張龍英 張金聯(lián) 楊英梅 張立準 張潤深 張潤南 張聘州 蘇少容-行9人于2019年7月29-8月6日走訪山東濟南宗親,此次走訪加強了宗親之間的聯(lián)系與交流,對宣傳,研究,保護,傳承張氏文化和養(yǎng)浩公文化進行了共同探討,取得了良好效果,促進了各項工作開展。
在此向全體走訪宗親衣表示衷心感謝!
向珠海德業(yè)照相館張金聯(lián)宗親提供高清相片表示衷心感謝!
本照片由珠海德業(yè)照相館張金聯(lián)宗長提供
700多年來祖先們在這里繁衍生息,徒遷各地,他們不辭勞苦,艱辛創(chuàng)業(yè),與自然抗爭,為家族的開基創(chuàng)業(yè)付出了辛勤勞動。這里留下了我們先祖足跡,時代徒遷我們天各一方。我們要感謝留在濟南祖居的親人們,將宗祠修建和維護,保護了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這是我們家族的驕傲!樹高千丈必有根,江河萬里必有源,捍衛(wèi)我們家族的尊嚴。我們要相互支持、相互關愛、相互包容、加強各地養(yǎng)浩公后裔之間的聯(lián)系交流,愛國、愛族、愛家、愛鄉(xiāng)、弘揚張氏文化,養(yǎng)浩公文化。挖掘收集,整理,歷代,現(xiàn)代名人志士大力宣傳。遵宗敬祖,遵循袓訓、以德為先、以徳做人、以德服人、發(fā)揚先祖賢德、促進族人團結(jié)、教育后代、傳承我們族敬祖愛族精神,為宣傳,保護,傳承養(yǎng)浩公文化共同努力,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強國富民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