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拍了很多次海,總結(jié)出一些經(jīng)驗和大家分享。
這個清明節(jié),我去了深圳西沖黑巖角,雖然前一天一直下雨,但第二天早晨,只有暗云流動,沒有雨,雖然看到日出成了奢望,但還是有驚喜——那就是云層的變幻和巨浪。
在一個攝影師看來,好天氣并不是陽光燦爛,而是有需要的畫面元素——至少要有一個亮點。
凌晨五點從西沖簡樸寨客棧出發(fā),下到黑巖角已經(jīng)是五點四十多了,天已經(jīng)有點蒙蒙亮,我看到浪潮已經(jīng)很大,找了個機位,架好腳架和相機,準備拍攝。
這次海浪真的很大,我站的機位甚至有點危險,實際上,在拍攝過程中,已經(jīng)兩次被涌上來的浪頭打濕了機身和雙腳——心疼機器哦!不過安全是第一位的,站好了,千萬不要被海浪卷走了~
作品:
好,廢話少說,現(xiàn)在總結(jié)下拍攝的要點:
1.器材
機身:尼康D700——全畫幅機器控制噪點的性能一流
鏡頭:尼克爾16-35/4 VR——超廣角鏡頭能讓畫面富有張力,拍大片必備
濾鏡:減光鏡ND8(讓快門速度慢下來)、漸變灰GND 0.9 (降低天空和海面的光線反差)
快門線:品色定時快門線(定時功能很重要)
三腳架:金鐘640A(穩(wěn)定的腳架對畫面的清晰度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其他:清潔布(隨時擦干霧氣和水珠)、手電(查看地形)、防滑鞋(雨后巖石很滑溜,要小心)、雨傘(實際上,要是真下大雨,趕緊撤吧!)
2.拍攝第一步:構(gòu)圖
找角度很關(guān)鍵,哪怕你技術(shù)再好,沒有好的構(gòu)圖角度,什么都白搭!
我的構(gòu)圖原則是,畫面符合黃金分割規(guī)律——沒有什么比黃金分割更漂亮的構(gòu)圖了~當然,有些人喜歡拍得非主流一點,那就見仁見智了!
所以我找了個低角度,鏡頭稍微朝下一點,以獲得更多的前景,而天空部分只占了1/3,甚至可以更少。但這次天空云層變幻是個亮點,所以我把天空稍微取多了一點。
這時候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因為鏡頭畸變的因素,海平面會有些扭曲,這個前期是無法避免的,只能是后期修正。
構(gòu)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海平面水平,如果因為光線太暗而看不清海平面,可以把感光度ISO打高一點,大光圈快速試拍一張再進行調(diào)整。
第二步:對焦其實,拍風光大多數(shù)都是手動對焦,因為我們需要的是大景深照片,所以光圈和對焦點的配合就是關(guān)鍵了。
按照景深的理論,合適的光圈值+前景取景+對焦點,都有個換算關(guān)系的,不過這里不說那么復雜,等你換算了半天,拍攝的機會和靈感都可能失去了,特別是數(shù)學不好的童鞋,估計直接暈過去了!以我的經(jīng)驗,不斷的累積拍攝經(jīng)驗,形成一個拍攝直覺,才是最好的方式。
在這里,我光圈用到了F16,手動對焦(無窮遠回來一點點,不用打到無窮遠)
如果非要用自動對焦,可以用手電照亮一下前景,再進行對焦。
第三步:曝光
曝光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拍攝技術(shù)的重點。
按照風光攝影的曝光準則,在直方圖上,高光部分和暗調(diào)部分,都不允許溢出,也就是不能過曝和欠曝,像很多初學者拍的風光,白云變成紙片片,暗部又是死黑一片,那都是不成功的作品。
所以,控制曝光,就是控制高亮和暗部的細節(jié)反差,讓直方圖兩端不要溢出,就是我們的拍攝技術(shù)目的。
這時候估計有童鞋要問了,為何一定要如此呢?
這是“養(yǎng)眼”兩個字決定的,試問看到死白一片,會不會覺得刺眼呢?而看到死黑一片,會覺得很壓抑呢?呵呵
圖片的養(yǎng)眼程度,決定了圖片的質(zhì)量。這個道理,我不用多解釋啦!
嗯,講到這里,沒有暈的童鞋可以繼續(xù)往下看:
為了獲得完美曝光,長期拍攝累積的技術(shù)經(jīng)驗必不可少,同時,前期拍攝的時候就得考慮后期的結(jié)果會是怎樣。
首先——測光!測光就是測量光線,看看拍攝需要怎樣的光圈和快門值組合。
在這里,我是憑著長期拍攝的直覺目測的,在光線條件比較暗的情況下,測光是很困難的,經(jīng)驗就成了寶貴的秘訣,這里我沒有用ND減光鏡,只加了一塊0.9的GND漸變灰,曝光參數(shù)如下:
ISO 100 ,F(xiàn)16, 98秒,自動白平衡
大家可以看到,由于曝光時間長,時間的堆積讓海浪變成了霧狀,讓云層變成了拉絲狀,產(chǎn)生一種夢幻的效果——這就是慢門的魅力!
現(xiàn)在看下RAW格式原片。
可以看到曝光控制非常成功。(實際上,我也有失敗的時候。^^)
拍攝時注意事項:
1.樹欲靜而風不止,稍有震動就前功盡棄,所以快門線要固定好(用魔術(shù)貼綁在腳架上,是個比較好的方式);
2.時刻防止海浪的偷襲,大浪襲來固然是好的拍攝機會,但濕身事小,濕機事大?。?br>3.等大浪退去的時候再按快門比較合適,此時會把海浪拍成絲狀,而不是像大浪來的時候,慢門會讓畫面變成白花花一片;
4.隨時準備清潔布,擦去濾鏡上的水珠,否則后期處理有得難受了^^;
5.曝光盡量讓暗部亮一點,而高光則千萬別溢出;
6.注意安全,不要搞得機毀人亡就慘了!
此外,要提到的是,有些攝影師喜歡搖黑卡這種曝光方式,但在我看來,長曝要的是云層拉絲,海浪成霧,搖黑卡反而會減少了天空的曝光時間,造成云層拉絲中斷,達不到好的效果,所以,濾鏡+長曝,才是最佳的慢門拍海方式。
說到測光問題,很多童鞋有問題要問,其實我只有一個建議,讓直方圖靠右,但高光不要溢出就行了,同時盡量把反差降低。
下面是幾種直方圖參考:
事實就是這樣,前期功夫到位了,后期就相對容易,前期功夫不到位,后期也不見得能搞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所以拍攝一張好的素材,對于后期處理的幫助是大大滴!
現(xiàn)在我得到一張很好的素材:
在PS CS6里打開時,會跳出CAMERA RAW控制面板,稍微調(diào)整一下:
處理步驟要點:
1.校正畫面變形
方法:濾鏡——鏡頭校正——自定(旋轉(zhuǎn),扭曲。。。)
2.去除畫面污點
方法:污點修復畫筆工具(一點就去除)
3.控制畫面的影調(diào)(對比度、天空亮度、暗部高光細節(jié))
方法:復制當前圖層——設(shè)為柔光混合模式——調(diào)整不透明度——圖像調(diào)整陰影高光以調(diào)整細節(jié)
必要時,建立新圖層,漸變灰,柔光,調(diào)整不透明度。
5.調(diào)色
方法:使用可選顏色調(diào)整圖層,把青色增加。
6.銳度
方法:原圖銳度(數(shù)量80,半徑1),小圖銳度(1000像素寬,數(shù)量300,半徑0.2)
必要時,使用蒙版局部銳化。
附上去惠東平海拍的海片:
同一張圖片的不同效果:
總結(jié):1.構(gòu)圖是考驗審美觀的重要因素——感性一點吧;
2.通透的空氣是出片的自然條件——不要對后期PS期望過高;
3.曝光是攝影技術(shù)的基礎(chǔ)——完美曝光才能養(yǎng)眼!
4.片子的影調(diào)很重要——不要有過亮的亮部;
5.超過30秒以上的曝光時間,海浪會很平靜;低于5秒則富有動感;
6.注意安全,防止跌落濕身。
結(jié)束語:熱烈的夏天就要到來了,拍海的季節(jié)指日可待,讓我們準備好迎接海岸線的日出日落的美麗吧!
最后我想強調(diào)一下,這里討論的是風光攝影,不要把別的題材混為一談(特別是過曝人像片),風光攝影的標準就是養(yǎng)眼,曝光準確,以亞當斯的區(qū)域曝光法為準則。
葉葉飄零 wrote:
可以提問嗎?
當用那種死黑的濾鏡(比如ND32)怎么對焦的?我現(xiàn)在的笨辦法是先半按快門對焦后另一只手把濾鏡擰上去,是不是應(yīng)該有更高級點的辦法?
1.最佳的辦法是,用MF手動對焦,原文中已經(jīng)說了,先對焦到無窮遠(如果沒有鏡頭上沒有無窮遠標識,就將對焦環(huán)向順時針方向扭,一直扭到焦點沒有變化為止),然后往反方向轉(zhuǎn)一點點(就5度的樣子,估計),就OK了。
2.如果你的相機有AF-L(對焦鎖定)鍵,就可以直接先對焦,再鎖定,最后上ND
3.最后一個辦法是,買可調(diào)的ND濾鏡,淘寶上一大堆ND2-ND400可調(diào)的濾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