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氣寒冷,按平常思路來說,應該是虛寒證的病人比較多,怎么這段時間反而是上焦有熱的病人多呢?
余老師老師告訴我們:“因為現(xiàn)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很多人一方面飲食不節(jié),整天大魚大肉,海吃胡喝,脾胃早就暗損。脾胃損傷,中焦運轉無力,到了冬天后,上焦的氣機就不能順應收藏之令而降下來,上下陰陽不能溝通,所以容易形成上熱下寒的證型;另一方面生活不規(guī)律,經常熬夜,生活放縱,導致腎精不足。到了冬天以后,天氣寒冷,腎中陽氣一部分被調用以抵御寒氣,使得用來行使封藏之令的腎氣更顯得不足。因此腎精不足的人,到了冬天,無力行使封藏之令,氣機也會上越,加之脾虛土不能伏火,腎中陰火上越得不到脾土得制約,火亢于上而虛于下,就會形成上熱下寒的證型。不光如此,腎精不足的人,到了夏天的時候,精氣順應夏氣而外宣,會使得內里空虛。有的人在立夏那幾天,一到中午就會覺得腳軟無力就是這個原因。以上兩方面因素再加上冬天人們又愛吃辛辣燥熱食物,愛打火鍋,愛用暖氣爐,加重了氣機的上越,就使得這種上熱下寒的證型更加多見了”。
原來如此!陽氣亢越和脾胃關系很大。比如有的人冬天愛長凍瘡,是因為皮膚受凍后,氣機外應,陽氣和水濕一時被帶到肌表,但由于脾胃虛弱,無法運化和降下,故而出現(xiàn)局部的紅腫癢痛。這時候,用藿香正氣水或者白蘿卜煮水外涂,使得濕化濁降,癥狀就能緩解。
所以,民間俗語稱“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就是因為蘿卜一方面有降下氣機的功效,一方面其味甘辛,能入脾而運轉脾胃之氣。且蘿卜色白而味辛甘性平潤,用之實有秋金生冬水之意。
所以,冬季養(yǎng)生,其要點就是順從冬季的封藏之氣,從而能保養(yǎng)腎中精氣,以備來年春季舒發(fā)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