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山一首
挐舟到山寺,詩句偶緣情。
山自錫無后,寺因泉有名。
樓陰回夕景,樹色向冬榮。
就水別茶味,全勝它處烹。
[作者介紹]錢紳,字伸仲,宋無錫人?;兆诖笥^三年(一一○九)進士。曾為知州,既仕而歸,隱居漆塘山。清康熙《無錫縣志》卷二○有傳。
游爛柯山
春郊雜遝擁紅旌,共訪仙蹤嘯傲行。
云徑直從深崦入,石梁宛在半空橫。
巖邊瑤圃新開出,洞里芝田舊種成。
羽客一枰無復見,青山留得爛柯名。
[作者介紹]錢顗,字安道,宋常州無錫人。
早行之鴻山
山窗殘夢五更鐘,又踏孤舟逐斷鴻。
未卜幾時歸學稼,每逢佳節(jié)恨飄蓬。
多情草色為誰綠,二月杏花渾未紅。
山雨忽來沾席上,春寒愁煞白頭翁。
[作者介紹]周翼(1296-1358)字子羽,號贛齋,無錫后宅瞻橋名族,攻於詩,醇厚雅淡,元末不仕。
秋日龍山寫懷
收拾農工始得閑,西風吹我上龍山。
白云滿路迷行跡,紅葉千林都醉顏。
半日聊成寄書約,幾人能脫利名關。
偶逢老衲流連久,月吐松稍尚未還。
[作者介紹]安國(1481-1534),字民泰,號桂坡,明時無錫安鎮(zhèn)人。
仲春望后同高存之泛五里湖游漆塘諸山分韻各賦五言近體
聞道南巖畔,梅花樹樹奇。
湖平舟利涉,林暖席頻移。
紫蟹山人供,黃梁稚子炊。
坐來心轉寂,雞犬靜茆茨。
其二
幽事逢俱愜,閒情默自娛。
農夫爭荷鍤,漁子競施罛。
村犬依伐至,山禽赴食呼。
俗涼居可卜,三畝傍南湖。
其三
登陟窮幽勝,峰西日漸曛。
朅來孤嶺上,瞥見兩湖分。
臥楫思乘月,扶筇更躡云。
梅花偏滯客,晚酌戀清芬。
其四
春色今年倍,晴看甲子占。
綠尊從我好,白發(fā)任他添。
觴詠幽情暢,湖山勝槩兼。
斜川風物美,詩序愛陶潛。
[作者介紹]安希范,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歷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有《天全堂集》。
李丞相讀書臺
讀書臺下立多時,極目遙天去鳥遲。
古寺久無丹柰樹,一床殘夢老僧知。
[作者介紹]陳勉,字進之,號秋林,明無錫人。正統(tǒng)七年入太學,官至南京工部員外郎。著有《秋林集》。
重陽日修敬邀社中諸老龍山登高
城樓鐘鼓報新晴,有約登高作伴行。
十老相于冠乍整,九峰才上眼皆明。
尊前黃菊未堪把,樹杪清泉時自聲。
酩酊西風酬令節(jié),閑身何幸際升平。
[作者介紹]陳履,字天澤,以字行,號遜菴,明無錫人。卒年八十有三,碧山十老之一。
余自觀政后暫歸梓里過崇安寺中秋前二日也
獻策君恩重,鳴鑣暫許歸。
回將皇路駕,來叩上方扉。
月白天香滿,林疏秋影稀。
片言禪況寂,頓爾息塵機。
[作者介紹]陳震豪,字子出,明無錫人,己未進士,除蕭山知縣遷刑部主事。
泰伯鄉(xiāng)
採藥來南里,名從人德馨。
山輝因玉潤,水淺得龍靈。
始托興吳跡,終叨奕世寧。
至今遺教在,禮讓起家庭。
[作者介紹]曹荃,明無錫人,字元宰。崇禎元年進士。南京吏部主事。疏陳時政忤旨。謫詹事府錄事。稍遷大理寺寺副。詞連首輔張至發(fā)。官至福建副使。
太湖春漲
震澤春深漲碧漪,靜涵天影漾玻璃。
遙增越嶠千尋闊,頓減吳山數尺低。
紅泛落花通別浦,綠含芳草漫長堤。
釣舟昨夜歸來晚,沒卻漁磯路亦迷。
[作者介紹]馮善,字澤賢,號戒軒,明初無錫人。曾任無錫縣訓導。有《戒軒集》。
水居
到此情偏適,安居興日新。
閒來觀物妙,靜后見人親。
啼鳥當清晝,飛華正苒春。
呼童數新筍,好護碧窗筠。
[作者介紹]高攀龍(1562—1626),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云從,改字存之,號景逸。萬歷十七年進士,授行人。有《高子遺書》。
題繡嶺草堂
司徒焚魚歸故山,山中高結玄都壇。
前岡時傳笙鶴度,疊巘會有龍蛇幡。
繡林娟娟長瑤草,陰洞拂拂飛霞丹。
座上春風不可束,振衣飄灑青云端。
[作者介紹]顧可久(1485-1561),明代詩人。字與新,號前山,后號洞陽。無錫膠山人。有《清溪莊遺集》
過聽松庵
偶得讀書暇,來尋野衲家。
澗鳴鳳乍起,山暝日初斜。
到樹驚啼鳥,推窗見落霞。
同游鄭高士,坐石共分茶。
[作者介紹]顧協,字允迪,號秋碧,明無錫人。洪武(1368-1398)時貢生,有《鳴志堂集》。
雨晴放舟蓉湖
青山入虛舟,蓮蓉照湖水。
散發(fā)白日長,誰識鴟夷子。
[作者介紹]顧可學(1482年-1560),字輿成,號惠巖,南直隸無錫縣人,顧懋章之子,顧可久之兄。著有《覆瓿集》、《諭對錄》、《焦弱侯獻徵錄》等。
過膠鬲山往還即事
寒風蕭索動虛無,千尺喬松夾道呼。
繞寺竹林藏梵語,孤村梅樹下飛烏。
歸途人懾斜陽后,絕嶺云翻古廟隅。
卻笑肩輿行不得,越山還用蹇童扶。
[作者介紹]顧杲(1607-1645)字子方,南直隸無錫人。因寫檄文攻擊魏忠賢,致激眾,死于義閶門。
筑三里橋成(序略)
五里青山三里塘,水深病涉可無梁。
千年顧港橋名古,土蝕殘碑掩路旁。
[作者介紹]顧懋章(1452--1539),字時芳,號芹軒。明無錫人。少與邵寶同師俞鎧,受經學。為人寬仁好施,常周人之急。以子可學貴封工部主事,進四品服色。嘉靖中晉贈柱國、太子太保、禮部尚書。
宿華藏寺
寺古垂藤暗,林香滿徑幽。
孤亭千嶂暝,雙雁五湖秋。
僧是青蓮藏,經從白馬郵。
浮生無住著,何必問蒿邱。
[作者介紹]顧可文(1490--1559),原名可觀,字與明,號慧崖。明無錫人。懋間次子,可學弟。諸生。初官興邸舍人,不赴。不問生事,惟戀林壑魚鳥之樂。可學嘗招之入都,改官鴻臚通事。
春日游二泉書院
策杖尋芳入幔坡,丹崖青壁五云多。
文莊像下游人醉,忠定祠前逐客歌。
苔蘚不生新碣石,煙霞猶繞舊松蘿。
子規(guī)啼罷林鶯語,萬歲千秋一逝波。
[作者介紹]過林盈,字次儒,號中郎,明無錫人。著有《竹爐集》。
惠山寺與子羽話別
看山不覺暝,月出禪林幽。
夜靜見空色,身閑忘去留。
疏鐘隔云度,殘葉映泉流。
此地欲為別,諸天生暮愁。
[作者介紹]華察(1497—1574)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子潛,號鴻山。嘉靖五年進士。累官翰林侍講學士,掌南京翰林院。工詩,有《巖居稿》、《翰苑集》、《續(xù)傳芳集》。
黿頭渚
路入桃源九曲環(huán),早春放舟碧云間。
瑤臺倒映參差樹,玉鏡平開遠近山。
片片峰霞開罨畫,微微石溜起潺湲。
勝游況值云霄客,共羨輕鷗去不還。
[作者介紹]華云(1488-1560),號補庵,明無錫人。嘉靖年間進士。有《綠云窩集》。
祇陀寺
古石橋平苔徑幽,藕花白白竹修修。
歸來結宇松回指,趺坐談經石點頭。
禪本虛空隨物悟,心無仕著與天游。
老夫久厭塵??`,擬借僧房過一秋。
[作者介紹]華西顏,一作晞顏,字以懸,號東吳老人,明無錫人。少入國子監(jiān),洪武中授本府訓導。
寄暢園
古木陰森繞徑長,窅然云水結空梁。
橫斜散落皆成致,不受人間脂粉香。
[作者介紹]華淑(1589--1643),字聞修,自號斷園居士。明無錫人。賦性靜穆,篤于孝友。平居讀書作詩,考據古今得失,名利事不入胸臆。著有《雪蕉集》等。
題二泉書院
乾坤井井春常在,花石層層人自來。
虛到竹心孤節(jié)聳,清如泉水百源開。
昔賢共仰松風閣,故我難登點易臺。
昨夜夢魂寒月下,半庭香雨落江梅。
[作者介紹]華鑰,字德啟,別號水西,號白賁子,無進士,明無錫人。授戶部主事,終職方郎中。博學工詩,書法似虞、柳?!多崟远斯募?。
再游惠山
山色炤西津,重來不出旬。
雖言愛云石,只欲遠風塵。
泉水寒如昨,松花晚作春。
九龍俱穩(wěn)臥,去去莫攀鱗。
[作者介紹]華善述,字仲達,明無錫人,華善繼之弟。生平不詳。與兄善繼俱有才名。善述著有《被揭先生稿》。
麗澤堂
風雨弦歌地,天教吾道南。
交從澹處久,義向靜中參。
得意鳥聲悅,名言草色酣。
雅歌能砭俗,何必假雙柑。
[作者介紹]華琪芳,字方侯,號末赍,南直隸無錫人。明末官員。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進士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少詹事。曾協助魏忠賢纂修《三朝要典》。
碧山吟社遺址
百年殘碣翠堪捫,吟骨雖寒品地尊。
盛世遺民皆自得,空山流水不曾渾。
楚亡豈識春申澗,晉末還余謝傅墩。
滄海桑田誰后死,有人涕淚賦招魂。
[作者介紹]胡時忠,原名時亨,字慎三,明無錫人,崇禎丙子舉人。是錄以祀典為主。
過聽松庵有感
萬壑閑云蕩徑苔,松關剛對翠屏開。
翻經坐冷猿長嘯,施食庭空鳥不來。
塵翳中書留畫壁,雨荒丞相讀書臺。
石泉澄澈僧供茗,兩腋清風一快哉。
[作者介紹]陸志,字仲煕,號冰庵,明無錫人。以舉人知成都縣。
張中丞殿落成
天寶人豪浩氣橫,當年殉國死猶生。
出奇漫折蒿為矢,制勝能令草作兵。
手撫瘡痍還突陣,口含茶紙更登城。
要知靈武迥鑾日,半是睢陽金鼓聲。
[作者介紹]羅柔,字文徽,號弦齋,明無錫人。弘治庚戌進士,官建寧知府。
與伯雨登溪山勝概樓
樓下清溪夏亦寒,溪頭個個白鷗閒。
風回綠卷平堤水,林缺青分隔岸山。
若士振衣千仞表,何人泛宅五湖間。
絕憐與子同清賞,擬向云霄共往還。
[作者介紹]莫止,字如山,號南沙,明無錫人,秀才。有《石巢存稿》,《南沙集》。
寄暢園
名山投老柱,卜筑有行窩。
曲澗盤幽石,長松育碧蘿。
峰高看鳥度,徑僻少人過。
清夢泉聲里,何緣聽玉珂。
[作者介紹]倪瓚(1301—1374)元明間常州無錫人,字元鎮(zhèn),號云林居士,又有荊蠻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陽館主等號。博學,好古。有潔癖。家雄于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居有清悶閣,藏書數千卷,古鼎法書,名琴奇畫陳刊左右,幽迥絕塵。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以蕭疏見長。與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為元季四家。有《清悶閣集》。
閭江
雨余桃浪浸漁磯,鴨綠溶溶好染衣。
我欲南湖尋樂事,買舟來乘鱖魚肥。
[作者介紹]潘緒(1445-1528),字繼芳,號玉林,明代無錫人。
笠澤
溶溶新水滿平湖,舴艋西風十幅蒲。
輕逐斷云歸百粵,遠沖寒雨落三吳。
勢凌星斗如奔馬,遠拂滄州起浴鳧。
周道只今平似砥,不須翹首羨莼鱸。
[作者介紹]秦金(1467—1544),明代官吏。字國聲,號鳳山,無錫胡埭人。建寄暢園前身“風谷行窩”。著有《鳳山奏稿》、《撫湘政要》、《安楚錄》,《通惠河志》和《鳳山詩集》等。
游鴻山
梁鴻山下放歸舟,細雨微風晚不收。
燈影凄迷過半夜,客懷牢落似三秋。
老無白雪酬知己,貧有黃金買莫愁。
一曲吳歌驚夢覺,起看河水帶星流。
[作者介紹]秦旭,字景陽,號修敬,明無錫人。究心學問,詩類陸游。善畫梅,著修敬集。有題梅月圖詩。
談君思永新復惠山唐張祜題詩處并勒詩于石詩以美之
曲徑捫蘿上,誰限步屧遲。
空山猶太古,小洞立多時。
舊竹青仍在,新莎綠更滋。
談公老好事,攜石記唐詩。
[作者介紹]秦禾,字子實,號文橋,明無錫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累官永昌知府。
陸子泉
達人不作千年計,志士常懷萬物情。
陸子自能耽此水,二泉吾得濯其清。
明明夜月亭澗竹,日日秋風谷底鐺。
頭白一瓢知冷暖,抱琴高臥聽松聲。
[作者介紹]秦璠,字景美,號東皋,明無錫人。著有《東皋集》。
中秋后二夜乘月渡五里湖
月出湖波白,亂流山勢斜。
榜人能辨樹,仙客擬乘槎。
宿鷺驚還定,明蟾闕亦華。
此中幽勝別,老去好浮家。
[作者介紹]孫繼皋(1550—1610),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以德,號柏潭。萬歷二年進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攝銓事,卒贈禮部尚書。有《宗伯集》、《柏潭集》。
蠡湖
初日浮高樹,晴鷗散淺沙。
掛帆湖上水,聞笛野漁家。
岸折菰蒲合,云迷山谷斜。
芳洲動幽興,自起采蘋花。
[作者介紹]孫一元(1534-1570)字虞允,號泰初,明無錫人,1561年舉人,有《泰初詩文集》。
游惠山
春風吹我步煙霞,路人蒼苔一徑斜。
新綠漫添平岸水,濕紅輕送過墻花。
勞勞塵世尋常事,隱隱煙村四五家。
物理細推行樂好,莫從愁里過華年。
[作者介紹]沈睿(1367-1457),字誠甫,號存耕,明無錫人。著有《東郊牧唱》,《錫山遺響》。
惠山泉用坡公韻
名泉天所鐘,能浣詩人腹。
大哉乾坤內,支泒凡幾族。
劍池與龍池,渟泓石潭蓄。
中泠逼建業(yè),大江波相續(xù)。
谷簾音清壯,如擊漸離筑。
盤紆蝦蟆口,郁若蛟螭蹙。
第二名茲泉,特以謗語凟。
試步漪瀾堂,箬裹圻新綠。
數椀通仙靈,至味勝飱玉。
眾泉胥朝宗,俯首甘臣仆。
圓池郭若盆,玩之才一掬。
豈知千古人,齒頰余芳馥。
天隨玉川徒,游屐山中熟。
詩腸瀹靈源,泱漭流萬斛。
[作者介紹]邵名世,字翼興號空齋,明無錫人,壬戌進士,除南京兵部主事。
大池別業(yè)二首
草堂棲隱北山阿,三月春寒未試羅。
繞徑松杉林氣合,滿庭竹葉雨聲多。
蒼臺路滑人稀到,白晝窗虛鳥自過。
住世卻求清凈理,不妨寂寞入煙蘿。
山村一曲枕清溪,幽雅偏宜長夏棲。
芳沼雨余泉字漲,新篁晴后鳥初啼。
門無車馬翻嫌僻,座有琴書未覺凄。
更上崇臺堪遠眺,萬峰深處夕陽低。
[作者介紹]施策(1540-1621),字懋楊,號勵庵,明無錫人。隆慶年間進士,授禮部主事。寫有《崇正文選》12卷、《勵庵詩集》等,并輯有《唐詩類選》、《唐詩四體》。明天啟元年(1621),施策在東大池故世,享年81歲。
偶登鳳谷行窩振衣亭
斗室立四壁,山光未肯來。
三秋忽有思,今日一登臺。
東海袖中出,西神杖底開。
臨風吾欲醉,呼月為相陪。
[作者介紹]施陽得,字復徴,明無錫人。施漸子,1549年舉人,官富陽令。
邵文莊公惠山講堂廢址
誰識談經處,文莊舊講堂。
老僧藏有牘,新燕繞無梁。
絳帳空寒雨,蒼苔冷夕陽。
客來尋古跡,惆悵小滄桑。
[作者介紹]談修,字思永,號信余,明無錫人。著有《避暑漫談》,《惠山古今考》。
修褉惠泉次韻
桃花欲盡柳枝妍,春色將歸正可憐。
鄭俗采蘭當上巳,晉時流水悼群賢。
溪光錦纜迥羅綺,山色瓊樓沸管弦。
我亦湯盤同袚褉,漪瀾亭畔酌清泉。
[作者介紹]談綱(1438--1507)字,憲章,號勿軒,更號秋云。明無錫人。成化五年(1469)進士。初官刑曹,有政聲。后授南京刑部主事,出守廣信、萊州,敦尚教化。
九日登龍山飲超然堂
白發(fā)驚前夢,黃花又上簪。
琴棋詩酒興,父子弟兄心。
曳杖成長嘯,銜杯欲短吟。
山堂留夕景,陶令意何深。
[作者介紹]談一鳳,字文瑞,號鶴林,明無錫人。弘治中應天舉人,曾任桂林府學訓導。時建宣成書院,推一鳳經理其事。后知應山縣,多惠政。
惠麓小圃永錫堂落成
遺榮貴故里,逍遙娛心神。
結廬傍翠微,魚鳥日夕親。
曲池流潺湲,怪石疊嶙峋。
疏篁間高樹,庭除自生春。
樓居可瞻云,憑欄拱北辰。
臺榭時眺月,何能容酒人。
堂開顏永錫,敞豁絕風塵。
招彼求仲侶,嘯歌醉甘醇。
呼童汲寒泉,煮茗臥龍茵。
醒來意殊適,丘壑信清真。
所以張季鷹,慨思鱸魚蓴。
[作者介紹]談愷:(生卒年待考),字守教,號十山;明江蘇無錫人。著名明朝大臣。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進士,歷官戶部員外郎。
碧山吟社流馨亭落成時中秋后一日
稅憩適時暇,勝在城西隅。
紫氛靄佛剎,綠柚含華濡。
昔彥麗詞藻,往躅何宏舒。
蘊藉漬瀝液,德輝披瓊琚。
亭虛湛豐草,杞棘方芟殳。
拘云襲芳若,架虹通游魚。
良宴溢浩思,醉曳青霞裾。
[作者介紹]談悌,談愷之弟;江蘇無錫人。著名明朝文士。縣學生,鴻臚寺序班。一生平和坦率,嘗告誡兒子曰:“門第高,可畏不可恃,我時三復斯言,小子識之?!?/div>
梁溪
微波皺綠回輕風,溪流直與南湖通。
人家兩岸幾興廢,鷗影蕭蕭夕照中。
孤橈欲發(fā)臨溪口,澹煙寂歷明疏柳。
水清月落正愁人,鐘鳴況是僧歸后。
芙蓉隔溪千里多,白云滿窗生薜蘿。
櫓聲咿* 剪寒月,去去其如離思何。
[作者介紹]王達,明常州府無錫人,字達善。少孤貧力學,洪武中舉明經,任本縣訓導,薦升國子助教。永樂中擢翰林編修,遷侍讀學士。有《耐軒集》、《天游稿》。
與客夜登開利寺觀鵝亭
野寺寒云外,猶傳晉永和。
逢君非有約,踏月偶相過。
廢沼水棱淺,荒亭霜氣多。
懷思倚欄者,書罷獨籠鵝。
[作者介紹]王問(1497—1576)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進士。除戶部主事,改南職方,歷車駕郎中、廣東按察僉事。父死,不復仕,隱居湖濱寶界山,興至則為詩文,或點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妙。以學行稱,門人私謚文靜先生。
泛湖游漆塘諸山再次前韻
湖上秋風病未禁,興來真欲到山陰。
漁蓑亂結汀洲草,樵徑香分橘柚林。
遠谷采薇隨鹿跡,閒巖投果見猿心。
放歌未盡空回棹,落日增波憂思侵。
[作者介紹]王立道(1510—1547)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詠石塘橋
漫從漩水蕩輕舸,野寺荒涼兵燹余。
檣影遠隨風力健,磬聲遙度石窗虛。
秋田美景惟觀稼,擇園生涯是捕魚。
少伯十年生聚好,從頭休養(yǎng)又新初。
[作者介紹]王永積(1600-1660)字稚實,一作崇巖,號蠡湖野叟,明無錫人,崇禎七年進士,官至兵部職方司員外郎,著有《心遠堂遺集》。
滌硯池
疾風振崇岡,喬柯聲欲裂。
陟登鴻山顛,顧瞻思前哲。
池滌硯上香,遺井一泓冽。
白日蔽炎精,庶讒媾群孽。
五噫出帝京,冥冥飛影滅。
沖波蕩濁世,千載高跡絕。
湛寂青山中,空有余芳烈。
汲泉坐池旁,一飲神自澈。
沃我冰雪腸,不因釜中熱。
[作者介紹]吳桂森(1565-1632),明經學家。字叔美,號親華,無錫人。萬歷四十四年貢生,自號東林素衣。著有《周易象述》、《書經說》、《息齋筆記》等。
秋日徐子復從昆山來同游高云從水居
高山結宇傍湖邊,遠客來游此系船。
霽色半空云映日,波光萬頃水連天。
尊傾濁酒歡成醉,塵拂清風論入玄。
秋景正佳看未厭,尚期月夜共陶然。
[作者介紹]許世卿,字伯勛,號靜余,明無錫人。乙酉舉人,有《許靜余先生詩集》問世。
紀復惠山小洞
古跡幾湮喜復開,九龍佳氣若為培。
侵階細雨苔從長,繞洞新陰竹可偎。
綠徑松聲千樹合,過橋山色一峰回。
耽幽毋乃平生癖,擬辦籃輿恣往來。
[作者介紹]嚴一鵬,字化卿,明常州府無錫人。明神宗萬歷五年(1577),中進士。以母老,不就選。越七年,始授行人,擢御史。
惠山寺
背郭山無十里賒,上方樓閣鎖煙霞。
徑連野色迷芳草,泉帶寒香泛落花。
齋缽暫收云外菌,竹爐聊試雨前茶。
道人知我耽詩癖,共倚長松到日斜。
[作者介紹]尤誠,字士誠,號牧云子,明無錫人。著有《牧云草》。
石門
石門我來不厭頻,悠然欲酌還自酌。
千崖冥冥送雨來,萬木紛紛向人落。
丹丘已會煩青鳥,青田猶未見元鶴。
句漏小住亦多時,便欲從此凌寥廓。
[作者介紹]殷序,字序賓,明無錫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
游惠山柬韶石師
背郭山無十里賒,上方樓閣鎖煙霞。
徑連夜色迷芳草,泉帶寒香泛落花。
齋缽暫收云外菌,竹爐聊試雨前茶。
道人知我耽詩癖,共倚長松到日斜。
[作者介紹]尤謖,字叔誠,明正統(tǒng)時無錫人,善詩,有《廣趣園詩草》。
與余民用潘時覲同游惠山
前朝湛氏宅,十載一經行。
境勝多題詠,僧閑少送迎。
松風禪塌靜,花雨石床平。
共飲山中水,蕭然脫世情。
[作者介紹]楊璇,字叔璣,號宜閑,明無錫人。正統(tǒng)四年進士。著有《宜閑集》。
宿惠山頂
孤笠與閑云,隨遇眾山活。
出郭五里余,潑眼青到骨。
李相思家山,愁心渺天末。
鞭我入山心,攜我住山褐。
一上到絕頂,神清天宇豁。
始知險如夷,有路得上逵。
空碧雖非家,坐臥信可悅。
東望東海頭,西望五湖出。
云霞入衣袂,衾枕生日月。
攀歷豈謂高,已覺塵境絕。
圣人乃希天,萬象咸就列。
蹉跎復蹉跎,夜壇情磬澈。
[作者介紹]楊成,字汝大,明無錫人,丙辰進士。
十老亭
木聲凄洞戶,竹色凈榱題。
寂寞懷賢處,依依但賦詩。
流馨亭
香柚舊垂雙,新枝又幾霜。
愿將勿剪意,竊此召公棠。
龍縫泉
龍罅吐泉清,誰穿龍縫成。
小池風雨夜,真有飲龍聲。
涵碧池
一水滿前池,清風漾碧漪。
野人時弄水,惟有白云知。
芙蓉徑
名花夾徑栽,秋色翳高臺。
臺下行吟者,花神莫浪猜。
古木坡
柯滿近松坡,千載映嵳峩。
石上留詩處,題名半滅磨。
留題石門
地脈逢溪斷,雙門據險開。
朝昏常不掩,疑有玉人來。
[作者介紹]俞憲(1508-1572),字如成,號是堂,明無錫人,嘉靖間曾官山東按察使。
吳門歸入惠山寺
勝游不惜屢,余興尚淋漓。
竹路青相借,花宮翠亂披。
酒闌留月住,曲半受風吹。
為問梁溪夜,何如吳苑時。
[作者介紹]鄒迪光(1550—1626),字彥吉,號愚谷。明無錫人。萬歷二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湖廣提學副使。萬歷十七年罷歸,在惠山下筑愚公谷。
雨中同周建岐祝奉宇步秦氏園
新水蕩行舟,朦朧云樹幽。
詩吟蠟屐雨,竹響畫廊秋。
冷艷墻邊發(fā),奇香天際流。
園丁何處問,寂寂鎖重樓。
[作者介紹]張維斗,字上臺,號圓樞,明無錫人,萬歷28年舉人,官榮經知縣。著有《千秋館集》。
華孝子祠
憐君失怙早,豈愿孝名傳。
念父行時約,終天恨莫湔。
不婚甘獨處,總角至稀年。
情比王璨慘,清同靖節(jié)堅。
高風千載下,遺廟九峰前。
涕淚枯蒼柏,精誠格上天。
殘碑文字古,時祭子孫賢。
吊古重來此,題詩一愴然。
[作者介紹]周衡,字士平,號養(yǎng)浩,明無錫人,洪武中任諫議官右正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