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清緬戰(zhàn)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緬甸,是位于中南半島的一個國家,對于這個鄰國,我們并不熟悉,大多數(shù)國人對其的印象可以用幾個重點詞概括,其中就包括內戰(zhàn),時不時就有新聞說緬甸內戰(zhàn)把炮彈打到我國境內。任何一個國家,只要陷入內戰(zhàn)都不會太富裕,緬甸的經濟也比較落后,但想想曾經,緬甸一度是東南亞無可爭議的霸主,差點就統(tǒng)一了東南亞。

緬甸能夠當上霸主自然是有底子的,在歷史上,緬甸一直是東南亞地區(qū)比較強大的地區(qū),由于與古印度和中國兩大文明區(qū)接壤,緬甸掌握著古印度和中國的一條商路,《漢書》就對此有所記載。

位于兩大文明交匯區(qū)的緬甸受到兩種文明的熏陶,開化程度遠高于東南亞其他地區(qū),在這些地區(qū)的人們還在叢林里歡騰的時候,緬甸這片已經開始農耕了。

文明開化先放到一邊,當緬甸這個地區(qū)第一次出現(xiàn)初步統(tǒng)一的國家,已經是公元11世紀了,蒲甘王朝征服了諸多部落小邦,建立了涵蓋今天緬甸大部分區(qū)域的政權,為緬甸的崛起打下基礎。

蒲甘王朝還未實現(xiàn)統(tǒng)一東南亞的大業(yè),蒙古鐵蹄已然南下,元緬戰(zhàn)爭以蒲甘王朝的戰(zhàn)敗而告終,蒲甘王朝成為元朝屬國,不久后滅亡,緬甸重新分裂成眾多小邦,其中就有東吁王朝。

經過數(shù)百年戰(zhàn)爭,東吁王朝終于在16世紀統(tǒng)一了緬甸大部分地區(qū),卻又逐漸走向分裂,于18世紀初被貢榜王朝取代。

貢榜王朝是緬甸最后一個王朝,卻將緬甸推向極盛,它不僅統(tǒng)一了緬甸全境,還積極對外擴張。經過前三位君主的積極治理,緬甸吞并了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王國、中南半島東部的老撾,又將東南亞另一大國暹羅(即泰國)摁在地上摩擦,成為東南亞名副其實的霸主。

這時候,安南(即越南)處在內亂,柬埔寨和馬來亞也不太平,一盤散沙的群島諸國更加不可能是緬甸的對手,按理說,只要緬甸花點時間消化,化解暹羅等新占地的反抗情緒,再進一步統(tǒng)一東南亞并非不可能,而且這時候印度也不統(tǒng)一,調轉槍口往西發(fā)展也有可能,但緬甸偏偏要將手伸向東邊,也就是我國云南。

清朝此時也處在極盛的乾隆時期,但天高皇帝遠,緬甸并不認為清朝有多可怕,先是憑借軍力壓服清緬邊境上的諸多土司,然后開始派出小股部隊向清朝境內的土司強制收稅。

處于中緬兩國邊境上的土司可以說是兩邊不是人,為了自身安全考慮,他們往往會買兩份保險,既向清朝交稅,又向緬甸交稅,但清朝境內的土司不同,有些屈服于緬甸的兵威,交了;可有些覺得我在大清治下,干嘛要向你緬甸納貢?所以就上報了云南地方官府。

云南地方官府卻搞綏靖政策,也就是不抵抗,就知道和稀泥,覺得就是緬甸那邊土司搶個劫而已,又不是緬甸官方宣戰(zhàn),沒必要上升到兩國交戰(zhàn)的地步,甚至有當?shù)厝酥鲃映鰮羟軞⒕挶?,還被以“殺良冒功”的罪名處死。

清朝方面這么慫,自然增長了緬甸方面的野心,繼續(xù)騷擾搶劫,還升級到掠奪人口的地步。消息報上去后,躺在溫柔鄉(xiāng)的乾隆帝火了,決定給緬甸以顏色。

當時清朝終于拿下了準噶爾部,又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乾隆取“舊土新歸”之意,將之命名為新疆,這可讓乾隆是龍心大悅,覺得緬甸也不過是個練級的小怪。但其實,清軍的戰(zhàn)斗力較入關時已經大為下降,而且武器方面甚至不如緬甸。

說個后話,清緬戰(zhàn)爭后, 一些參加過清緬戰(zhàn)爭的將領,目睹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清朝火器技術落后,就上書請求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雇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制槍支,增強自身國力。

可乾隆不是康熙,康熙喜歡造大炮,乾隆覺得“騎射乃建州之本”,火器那玩意威力還沒弓箭大,本來八旗兵就對騎射技藝松弛了,再加上依賴火器,只會更菜,還是算了。這個算了,對清朝的影響甚至超過清緬戰(zhàn)爭本身。

說回清緬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一共打了四次,清朝四戰(zhàn)皆敗,只不過第四戰(zhàn)是兩敗俱傷罷了,緬甸也損了大半的血。

第一戰(zhàn)的指揮是云貴總督劉藻,他只調派了云貴所屬軍隊追剿,卻只擒獲5人,對緬軍毫無威脅,緬軍搶夠了東西才撤??沙吠撕吞优鼙緛砭秃芟衤?,劉大人一不小心就“看錯了”,給北京的皇上寫奏折說'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

“大捷”僅僅三月后,緬軍再次入侵車里(今西雙版納),并將其占領,還給清朝發(fā)文,宣布車里為緬甸領土!

劉藻急忙命三千綠營兵圍剿,結果有一路清軍被緬軍埋伏,大潰而逃。乾隆聞奏大怒,將劉藻革職,劉藻惶恐不安,最終自刎。

首戰(zhàn)敗北,乾隆多少認真了點,派出了器重的邊疆大吏楊應琚,將其由陜甘總督調任云貴總督。

楊應琚先派出了小股部隊進攻緬甸境內,由于緬軍料到清軍會進攻,早已撤退,清軍輕而易舉就攻占緬甸兩個土司轄地??删挼樵缫褕员谇逡?,清軍什么都沒撈到,反而給高層造成一種緬甸很弱的假象。

云南很多官員包括楊應琚都被這種假象所蒙蔽,認為緬甸內部分裂渙散,不足為懼。前線的云南都是如此,遠在萬里之外的北京就更別說了,乾隆得了楊應琚的奏折,又翻了翻《明史·云南土司傳》,覺得緬甸在明朝時就臣服中原,看來也是個弱雞,哪有準噶爾難對付?乾隆下令楊應琚要少花錢、少用兵解決此事。

殊不知,此時緬甸的重心放在進攻暹羅上,暹羅大城王朝的都城已經被緬甸團團包圍,緬甸沒有過多的兵力侵略清朝,而清朝對緬甸和暹羅的情況一無所知,朝野上下都以為只憑云南的萬余綠營兵就能解決緬甸。

在自大的支配下,清軍主動發(fā)起了進攻,盡管清軍人數(shù)多過緬軍,但清軍的劣勢更多,云南的綠營兵幾乎沒怎么上過戰(zhàn)場,作戰(zhàn)意志薄弱,武器又不精良,帶兵將領普遍能力不強,統(tǒng)帥楊應琚又是文人出身,不懂軍事,這些因素加起來,導致清軍屢戰(zhàn)屢敗。

戰(zhàn)敗是一回事,戰(zhàn)報上卻清晰地寫著:“清軍屢戰(zhàn)屢勝,殺敵萬人”。這慌扯得有點過了,剛剛過去的平定回疆打了百余仗,也就殲敵萬人,云南才打了幾仗就殲敵萬人,你當砍瓜切菜呢?乾隆再一看地圖,尼瑪交戰(zhàn)地點全在大清境內,越打離著內陸越近······

乾隆派人一探,頓時勃然大怒,下令賜死楊應琚,同時派滿人新秀明瑞接任云貴總督,繼續(xù)主持對緬戰(zhàn)事。這時候,緬甸已經拿下大城王朝,暹羅只剩下殘余軍隊反抗,緬軍大部開始撤回國內。

兩次戰(zhàn)敗,皆有輕敵因素,搞笑的是清朝朝廷仍然認為緬甸能夠輕易拿下,戰(zhàn)敗只是因為綠營兵太廢!而且清朝對藩屬國情況一無所知,暹羅已經被緬甸滅亡,乾隆竟然還在擔心滅掉緬甸后緬王逃亡暹羅!

明瑞是一員悍將,在平定新疆中,也立過不少軍功,前往云南前是伊犁將軍,已經是新疆大員了,但他跟乾隆一樣,輕視緬甸,所以他的最終結局基本注定了。

滅掉了暹羅,緬甸可算是騰出手來了,清軍增兵,緬軍也增兵,明瑞的認知卻還停留在上一仗,最終陷入緬軍重重包圍,重傷后自縊身亡,其他參戰(zhàn)者或戰(zhàn)死或被俘或自盡,清朝慘敗。

乾隆第三次大怒,并開始準備第四戰(zhàn)。

三戰(zhàn)皆敗,清朝終于開始搜集情報了,知道緬甸不再是曾經的分崩離析,而是新興的強權國家,暹羅已經被其所滅。三戰(zhàn)下來,緬甸卻不想打了,多次給清朝送去求和文書,盛怒之下的乾隆自然全部撕掉,下令組建精兵強將,誓要拿下緬甸!

盡管敗了三次,但乾隆仍然認為拿下緬甸不是問題,因為他這次派出去的已經是清朝頂級將領了,重臣傅恒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云貴總督,軍隊也換成八旗兵,還調了水師參戰(zhàn),這樣的陣容,清朝拿不出幾副的。

然而,緬甸也傾盡國力,與清軍交戰(zhàn)廝殺,再加上環(huán)境優(yōu)勢,遠道而來的清軍將士有不少都染病身亡,就連主帥傅恒也臥病在床。

經過一番鏖戰(zhàn),清軍殺緬軍水師2000人、陸軍1500人,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相繼病死,清軍和緬軍可謂兩敗俱傷,盡管清軍占據微弱優(yōu)勢,但卻幾乎不可能滅掉緬甸,參戰(zhàn)清軍厭戰(zhàn)情緒高漲。

緬軍也一樣,緬軍統(tǒng)帥諾爾塔(滅暹羅的就是他)明白緬甸無力支撐與清朝的長期戰(zhàn)爭,再打下去就得廢了,所以雙方不約而同地丟開了遠方的君主,自行決定議和停戰(zhàn)。

幾經交涉后,緬軍14名將領與清軍12名將領談判定議畫押,互贈禮物,正式停戰(zhàn)。這場延續(xù)多年、花費清朝911萬兩白銀的戰(zhàn)爭終于落下帷幕。

然而,議和是乾隆和緬王都不想看到的,緬王直接就把議和書撕了,壓根不想向清朝稱臣,直到18年后緬甸國力不行了,要跟清朝搞好關系才派出使節(jié)奉表納貢。

而乾隆要等18年后才能看到緬甸入貢,當時那心情能好才怪了,可他也清楚要再次動兵很困難,水土問題就非常頭疼,第四戰(zhàn)清兵非戰(zhàn)折損比戰(zhàn)損還多,傅恒回北京兩個月就病死了。再加上小金川再次叛亂,土司問題才是重點,乾隆只能跟緬甸打外交戰(zhàn),互相口誅筆伐,卻誰也不敢打了,緬甸消耗不起,清朝的錢糧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就這么不了了之了。

這場清緬戰(zhàn)爭對參戰(zhàn)雙方而言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雙方都不是勝利者,非要說勝利者的話,那也只能是暹羅了,由于緬甸在戰(zhàn)爭中消耗甚巨,鄭信帶著殘兵敗將竟然擊敗了緬甸,建立吞武里王朝,隨后的曼谷王朝更是延續(xù)至今,緬甸多了個頭疼的對手,統(tǒng)一東南亞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清 緬戰(zhàn)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
十八世紀中緬戰(zhàn)爭紀實
清緬戰(zhàn)爭給大清朝帶來了什么?
乾隆朝的清緬戰(zhàn)爭四戰(zhàn)皆敗
乾隆十全武功之清緬戰(zhàn)爭:被迫迎戰(zhàn),多次戰(zhàn)敗,也算武功嗎?
鄒建達 || 乾隆年間“云南邊外土司”建置研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