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楚簡、帛甲、帛乙出自:中國哲學電子書計劃
河上、王弼、傅奕出自:中國古典藏書03道藏
【解字】
盅:本義:杯類;沒有把的小杯子。做動詞時,指把藥或是某些物質(zhì)放進一個杯里進行搗爛或研碎。一說“沖”,沖,涌搖也。本義為水流搖晃。引申為沖虛、沖和等。
又:表示重復或繼續(xù),指相同的。推測道的“盅”與“不滿”。
不滿:一說“弗盈”,意思相同。
淵:本義:打漩渦的水。《說文》古文字形,外邊大框象水潭,里面是打漩的水。
湛:清澈透明。
【校注】
“滿”當為“盈”,帛書甲本、帛書乙本、王弼本皆作“盈”。漢人避漢惠帝劉盈諱改“盈”為“滿”。
甲乙都是“有弗盈”,王弼是“或不盈”,景龍本是“久不盈”,敦煌本是“又不盈”。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在此前言不搭后語,應該屬于其章節(jié)。
【釋義】
道是空虛的,而作用又無窮無盡。混沌起來像萬物之母,清晰起來好像是存在的。我不知“道”是誰的后代,道先天地而生。
【討論】
一、重文處理:“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與56章重復出現(xiàn),本章刪除后,更通順一些。“淵呵似萬物之宗,湛呵似或存”。
淵和湛做形容詞都有深的意思,但我傾向于在本義上面做引申,淵理解為攪渾了的水,湛理解為清澈的水。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引申意思,混沌的樣子,清晰的樣子。
二、如何理解“象帝之先”?按斷句不同,現(xiàn)在有這么幾種說法:
1、象,帝之先。似乎在天帝之前。象同像。明顯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矛盾,已經(jīng)確定道在天地之前了,何必說好像在天地之前呢?
2、象帝,之先。道在象帝之前。象帝指天帝,也指老子。一種帶有神話色彩的說法,道在主宰萬物的天帝之前,有很濃厚的神仙道色彩。在道教,是道高于老君?還是老君高于道?(老子本人是否無神論者?)
3、象,帝,之先。象在帝之前。象為后文中的“大象”。大象在帝之前,帝還是不太好解釋,全篇就這一個“帝”字到底指代什么?
“象帝之先”有待深究,還請有識之士不吝賜教。
初識老子:多版并讀《道德經(jīng)》第三章
《道德經(jīng)》分為八十一章,有什么講究?
插圖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版權上傳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