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錢多不住東廂房,無錢不與娘家忙”老農(nóng)民:不能不知啊
俗語作為農(nóng)村地區(qū)土生土長的文化,不僅有著博大精深的內(nèi)涵,而且是字字珠璣,能夠發(fā)人深省。它們的由來,都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出來的經(jīng)驗,然后通過口語的方式表達出來,再經(jīng)過多少代人的口口相傳,不斷的改良加以完善,就形成了這個獨特的民間文化系統(tǒng)。俗語文化之所以在農(nóng)村地區(qū),能夠廣為流傳到現(xiàn)在,和農(nóng)民非常喜愛它,有著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
特別是農(nóng)村的一些老人,在教育子女后代的時候,經(jīng)常會說:“俗話說得好……”,意思是說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真理,后輩們不聽老人言,就會吃虧在眼前。
就拿這句俗語:“錢多不住東廂房,無錢不與娘家忙”來說,百歲老農(nóng)民告訴我們:千萬不能不知道?。槭裁催@兩句俗語這么重要?那么我們就先要了解一下俗語的意思。
“錢多不住東廂房”,意思就是說,人在有了錢以后,就不要在東廂房居住。古代農(nóng)村人蓋房子,都喜歡建四合院,“東廂房”就是坐東向西的那個房子。
“無錢不與娘家忙”,這是在說,出嫁以后的女孩子,如果缺錢花,盡量不要再回到娘家來尋求幫忙。
對于這句俗語:“錢多不住東廂房,無錢不與娘家忙”,老農(nóng)民說:不能不知道?。槭裁蠢先硕紩@么說呢?因為這兩句俗語,對于居家過日子非常重要,不明白真的會吃虧。
東廂房由于坐東向西,人們住在里面會感到非常不舒服。因為下午兩三點鐘的太陽,會直射到東廂房里,使室內(nèi)非常燥熱,人呆在屋里會受不了。日久天長,會對身體傷害很大,一旦有錢以后,就不要住在那里面了。你們知道一大家人,哪些人會住在東廂房嗎?當然是在家族里地位低下,沒錢的那一家了。
這句俗語“有錢不住東廂房”,也是告訴我們樹大要分枝,弟兄們一旦能夠獨立生活了,還是自己攢錢出去建房子吧,不要總寄人籬下,那是沒骨氣的表現(xiàn)。
那么俗語“無錢不與娘家忙”,就是囑咐出嫁后的女孩子,要懂得人情冷暖,即使再缺錢也不要回娘家求幫。父母年齡大了,他們還需要家人照顧,你去求幫,父母不幫忙,心里會很難過,自己的孩子會心疼。如果刻意幫忙,讓一起生活的弟媳怎么看?
輕了弟媳會嘀咕公婆:“你怎么養(yǎng)了這么個不爭氣的女兒”,重了會引起家庭不和。人家養(yǎng)著你的生身父母,你不去幫襯,還來拆對,這說明女兒非常不懂事,也是不孝的一種表現(xiàn)。懂事的女兒,知道心疼父母,就應該體諒一下人老了的難處。
其實這個俗語:“錢多不住東廂房,無錢不與娘家忙”,就是老祖宗告訴后人,居家過日子的一個道理,前半句是兄弟之間,到了有一定實力的時候,就該分開過日子了,不能總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下半句囑咐出嫁的女人,懂得孝順父母,就不要給他們添麻煩,這是最起碼做人的道理,所以老農(nóng)民告訴你們說:這些人情冷暖,不能不知道??!
點進文章的朋友們,你認為這個俗語說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