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的目的去的。但當我看到一干武林高手都是被逼得無法再躲才向惡勢力出手的時候,中國人性格中公
自己說出的臺詞:“為什么你殺人放火搶劫強奸非禮,沒一樣做成的!”周星馳的搞笑功夫是不用懷疑的,可你越是想笑就越是想哭,銀幕中的人太真實了,你無法單用嘲笑的眼光去看。當周星馳為了顯示自己可以像斧頭邦的土匪那樣做惡,而去搶劫啞女錢時,啞女拿出那個珍藏了很多年的棒棒糖,周星馳認出原來自己搶劫、欺凌的啞女就是自己孩童時代幫助過的小女孩,我無法阻擋自己的眼淚流淌出來,并不僅僅是因為那感人的一幕,也不僅僅是因為那曾經(jīng)純美的感情,更主要的是周星馳打碎了啞女和他相認的棒棒糖,因為他仍然在反抗自己善良的本性,你看到的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本性純良卻為了生存、出人頭地,在邪惡橫行的世間追求墮落,他尷尬地掩飾著自己的無奈,裝出不在乎自己境遇的樣子,當你看到這些的時候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因為那并不全是他的錯,在那樣的時代里沒有多少選擇。那實際上就是我們自己,可為什么我們看到了自己,
那令人心碎的過去,而又無能為力。這一段情節(jié)其實真的沒有搞笑,但也沒有故意煽情,表現(xiàn)得非常自然。
我們遭受了太多不公正的待遇,在那個時代我們的人民就像一個孤兒。
我們文明里的黑暗和性格里的缺點其實正是我們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卻又無力反抗的根本原因。電影的名字很耐人尋味,黑暗時代,普通百姓的命運就像草芥一樣,本來中華傳統(tǒng)的精粹――功夫,正是維護正義、抵抗強暴的法寶,但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卻都是被人逼到頭上才肯出手,而且平常只能隱姓埋名,裝作普通人,只有忍無可忍的時候,才在埋葬了同伴的尸體后憤然出擊,向惡勢力開戰(zhàn),為什么總是這樣?我們的功夫為什么不能讓邪惡一開始就畏懼正義?這或許就是長期以來中國人性格中沉淀下來的弱點,被動防御而不是主動地進攻。同樣是“功夫”,本來作為文化中的精粹,然而卻被很多人搞成江湖騙術(shù),用來蒙錢,尤其可惡的是去蒙小孩子的錢,蒙了錢還是小事,但卻誤導小孩子走入歧途,騙錢的人或許是沒有良心或許是沒有多是極大的罪惡和傷害。因為小孩子本來是可以讀書成為醫(yī)生或律師的(電影中的原話,在我看來就是一個民族適時地接受科學和現(xiàn)代社會制度的隱喻),但卻為文化中的黑暗所害,沒能維護世界和平,結(jié)果無力反抗邪惡,卻助紂為虐,加重了社會的黑暗。
周星馳打碎啞女手中的棒棒糖,又拿自己蠢胖的搭檔撒氣,他的暴怒實際上是良心痛苦的掙扎,其心靈實際上已經(jīng)
大受震動,搞笑的功夫?qū)χ苄切莵碚f絕對是一流的,讓你淚流滿面的時候仍然能笑的出來?!豆Ψ颉返纳疃葲]有止于揭露和批判,在表現(xiàn)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弱點的同時,追求自我救贖的道路。情節(jié)進一步趨于緊張,隨著更多的高手現(xiàn)身,正義和邪惡的較量更加慘烈,主人公的良知也不斷地被喚醒,終于敢于直面邪惡力量,但最終似乎是要以一種“古人貴朝聞夕死”式的結(jié)局。雖然我知道主人公不會死,但周星星被火云邪神打得奄奄一息,十分血腥的時候,那的確是一種悲劇式的人生。至少,那是一種黑色的幽默,就像影片一開場,馮小剛被滅,斧頭幫大跳“艷舞”一樣的搞笑場景。主人公本來必死無疑,但卻奇跡般地重生了,而且徹底脫胎換骨,如果
前面的重獲良知是心靈上的救贖,那么這次涅磐就是肉體上的重生,很有意思,不知道電影是否時刻意安排,因為正是心靈上的救贖才導致肉體上的重生,使之成為真正的高手,電影中有一句武俠小說常見的臺詞也確實表達了這個意思(小龍女:哦,看來火云邪神恰好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脈)。最終擊敗邪惡勢力這自然是影片的結(jié)局了,但影片提出的自我救贖我認為非常讓人感慨,作為一個民族也好,一個中國人也好,面對幾乎毀滅自己的命運時,首先自我的拯救是最重要的,這比僅是怒斥世界的不公或者熱衷大爆中國人如何劣根性要積極的多,也實效的多。其實這也正是我們民族,我們每個人現(xiàn)在正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在黑暗的落后時代。
有一個細節(jié)含義尤深,火云邪神最后無可奈何只能徹底認輸?shù)臅r候,跪在周星馳面前懺悔,并問周最后用的什么掌法,其實這個壞蛋還沒最后認輸,不死心。周說:“你想學,好,我教你!”火云邪神卻一聲哀號,徹底伏在地下了。我覺得這個情節(jié)安排非常的好,因為在傳統(tǒng)的中國人眼里,功夫不是輕易外傳的,何況是對手,這也正是許多傳統(tǒng)的文化滅絕的原因,這實際上是我們文化里的一種不利的因素。但主人公的這句話讓人感到他徹底突破了這一局限,所以不僅在肉體上達到了至高的境界,在精神內(nèi)涵上也徹底戰(zhàn)勝了對手,影片也籍此表達了應(yīng)該
火云邪神的武器可以綻放成美麗絢爛的花瓣,而花瓣中暗藏著利刺,這是不是一種隱喻?當主人公最后拔掉利刺的時候,花瓣漫天的飛舞,剩下潔白的花朵落向在人世中期待純真和愛的啞女。當時光就此收回記憶,電影再次奉上感人的一頁:啞女看到了主人公已經(jīng)重新做人,開了一家專賣棒棒糖的小店,當二人重逢的時候,鏡頭把兩個人變成了幼年純真的孩童,這是很有感染力又極富表現(xiàn)力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