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的廚房一般面積比較小,很多人一踏進(jìn)廚房就倍感壓力,一做飯就生氣發(fā)脾氣,痛苦不堪,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給廚房擴(kuò)擴(kuò)容。
廚房空間不夠,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
· 臺面不夠
· 收納不夠
· 操作空間不夠
一般只要臺面和收納夠用,相對應(yīng)的操作空間也會比較充足,所以今天的幾個方法,主要解決前兩個問題。
U型最適合小廚房
我們大家都知道U型櫥柜好用,是一次性解決臺面+收納不夠的最佳選項。
但很多人都覺得,小廚房不配擁有U型櫥柜,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會,小廚房才更需要U型櫥柜好不好!
只需要幾個簡單操作,就能把U型櫥柜塞進(jìn)去,讓小廚房完成逆襲。
開放式,隨意U
如果廚房和餐廳或客廳相連,不妨敲掉廚房的墻面,得到通透敞亮的廚房,看起來一點不像小戶型。
開放式廚房布局相對自由,地柜轉(zhuǎn)個彎,U型櫥柜就成了,收納和動線都杠杠的。
改門,窄廚房也能U
如果你不想做開放式廚房,只要把廚房門挪到長邊,長邊開門,門和墻面之間流出櫥柜進(jìn)深的長度,也能得到U型廚房。
我家就是這樣改的,砌墻封堵原始廚房門,再在長邊掏一個700mm寬的門洞,門洞距離墻邊寬度>550mm。
原本只有不到5㎡的一字型廚房,瞬間變身U型。
改造后的廚房,收納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兩端增加的櫥柜,一端將洗手池移置窗邊,有自然光照拂;另一邊做成專用的電器柜,妥帖安置小電器;中間的切菜備菜區(qū)得到延長,非常方便。
改造前&改造后
▼
借用相鄰空間
下面的兩個廚房,同樣是U型,面積也差不多,收納能力卻相差甚遠(yuǎn)。
短邊U型廚房
▼
長邊U型廚房
▼
孰高孰低幾乎是一目了然的,無論從收納效率、臺面充足、動線便捷度哪方面比較,短邊U型都遠(yuǎn)比不上長邊U型。
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要優(yōu)先考慮長邊U型櫥柜,廚房窄邊>2米,就能做出長邊U型櫥柜,寬度不夠時,可以從相鄰的房間借用。
下圖是住范兒真實人家案例,墻體向外移動約二三十公分,客廳并不會有太大變化,廚房可以做長邊U型,比原始格局足足多出2米多的地柜+吧臺,簡直不要太劃算。
改造前&改造后
▼
活用窄柜
如果小廚房的寬度不夠,又沒法移動墻體,也可以擺一排窄柜,讓廚房達(dá)到近乎U型。
圖源:《小家越住越大》
不要小看窄柜,窄比沒有強多了:
· 高窄柜,收納能力超強,米面油、牛奶、零食、小家電,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 低矮的窄柜,不僅能儲物,還可以延長臺面;
窄柜可以和櫥柜一起定制,柜體、臺面都與櫥柜相連,是櫥柜的一部分,這種做法整體性最好,由于和櫥柜外觀完全一致,顏值上也最有保障。
硬裝階段沒有定制也沒關(guān)系,窄柜的后悔藥很好吃~你可以選擇成品,價格更實惠,效果也不差。
博主@愛吃吃吃的小五一用窄柜式切菜臺來補充臺面,解決了收納空間與操作臺面不足兩大問題,還避免了過道過于逼仄。
這款切菜臺可以定制,高度與櫥柜臺面一致,整整齊齊嚴(yán)絲合縫,簡直爽哭強迫癥。
圖源:@愛吃吃吃小五一
臺面夠用但收納不足的,可以選擇高窄柜,我家用的宜家的勒伯格置物架,放鍋碗瓢盆和米面油等囤貨,它下寬上窄的造型,不會給人壓迫感,窄廚房友好。
忍不住想自夸一下,用99元就搞定了“回字形”廚房,真是個小機靈鬼
▼
“回字形”廚房指的是廚房四邊都有櫥柜,櫥柜呈現(xiàn)“回”字型布局,它通常比U型更厲害,只要窄邊寬度大于1.6米,就能用窄柜打造出回字形廚房。
櫥柜是一個不完整的“回”字
▼
需要注意的是,廚房過道最好留夠800mm,無論你用U型還是回字形,廚房過窄時,可以選550mm的臺面。
折疊桌板
需要通道的時候收起,需要臺面/桌面的時候打開,折疊桌板可以讓廚房在U型和L型之間切換,使用相當(dāng)靈活。
超級小的廚房,不妨安上這么一塊折疊桌板,相當(dāng)于利用時間差的窄柜,四舍五入就是利用時間差的U型櫥柜了。
墻面收納
如果廚房實在太小太窄,或者形狀不規(guī)則,連窄柜、折疊桌板都是奢望的情況下,也不要沮喪,我們可以換個思路,把墻面收納空間用到極致。
不能拆除的承重墻,可以用洞洞板、掛鉤、層板等收納廚具、餐具,擴(kuò)充儲物功能的同時,還別具特色。
冰箱外置
廚房櫥柜/臺面不夠用,試試把冰箱挪出來吧!冰箱外置,可以放下更大的冰箱,還完全不用壓縮櫥柜長度。
要知道,冰箱占用至少半米的櫥柜長度,如果你想用雙開門大冰箱,它的厚度>櫥柜進(jìn)深,影響更大。
我家用的是下面這款暢銷雙開門冰箱,厚度達(dá)714mm,如放進(jìn)廚房,櫥柜要縮短1.5米左右,果斷把它外置了。
外置之后,冰箱的位置最好距離水槽近一些,符合取→洗動線。
如果你采用移動廚房門的方式,得到U型櫥柜,不妨順便把冰箱也挪出來,門和墻之間留的櫥柜進(jìn)深,放冰箱剛好合適。
除冰箱之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外置,解放廚房空間,如不常用的餐具、吃飯采用到的調(diào)料,完全可以疏解到餐廳。
戶型合適的話,在廚房外或者餐廳旁,增設(shè)一個西廚也不錯。
做開放格
與普通的地柜、吊柜相比,開放格并沒有更強的收納能力,但它能精簡取放步驟,將“開門→取→關(guān)門→開門→放→關(guān)門”的復(fù)雜過程,簡化為“取→放”兩步搞定。
這就避免了隨手將東西放在臺面上造成的混亂,從而保證了臺面的整潔夠用。
在吊柜下面加一排進(jìn)深稍窄的開放格,是最聰明的做法,開放格要比吊柜進(jìn)深淺,15cm左右就夠了,太深容易磕到頭。
如果你的餐具顏值很高,開放格多做幾個也沒問題,甚至可以將吊柜做成一整個開放式。
選復(fù)合功能家電
開源固然重要,節(jié)流也不能馬虎,除了收納空間不足之外,小廚房空間不夠用,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東西多,尤其是各式各樣的小家電最占空間。
如今的小家電層出不窮,經(jīng)常讓人挑花了眼,我們在挑選時,一定要注意看它的功能是不是足夠復(fù)合,功能單一的小家電,使用場景很少,很容易躲在角落吃灰,還占地方。
比如網(wǎng)紅早餐機只能做三明治,而電餅鐺覆蓋了它的功能之外,還能做各種餅。
面條機和廚師機占用空間差不多大,前者只能擠面條,后者卻能解決和面這一痛點,面條、饅頭、包子、面包、蛋糕……對廚師機來說,各種中西面點都手到擒來。
每一個讓你動心的小家電,買之前都想想,它的使用場景是不是足夠多,使用頻率是不是足夠高。
功能復(fù)合的小家電,可以以一當(dāng)十,節(jié)約寸土寸金的廚房空間。
規(guī)劃電器位置
除了占用空間之外,小電器挪來挪去,自帶的線、各種插線板也會讓臺面亂糟糟的。
常用的電器,可以提前規(guī)劃好固定的位置,合理布局插座位置,就能避免電源線占用臺面,也免去了小家電搬來搬去的麻煩。
還是以我家為例,電烤箱、微波爐、電飯鍋都是常用電器,把它們固定放在櫥柜一端,電改時,用1個三開單控開關(guān)面板連接3個五孔插座。
這樣做,烤箱、微波爐、電飯鍋單獨控制開關(guān),非常方便,并且沒有一根電源線會外露。
當(dāng)然,根據(jù)使用習(xí)慣的不同,小家電也不一定要集中擺放,U型櫥柜轉(zhuǎn)角處臺面操作便捷度受限,也可以考慮放置小家電。
圖源:住范兒真實人家
小家電固定區(qū)域擺放,使得余下的臺面操作空間更充足,專區(qū)專用效率也更高。
個別區(qū)域,允許亂
最后我想說,對廚房特別是小廚房來說,保持紋絲不動的整齊,不可能也沒必要,從一開始就允許一定程度、個別區(qū)域的亂,反而更容易保持整潔。
水槽特別適合作為這個允許亂的區(qū)域,準(zhǔn)備稍后放進(jìn)洗碗機的鍋碗瓢盆,都可以暫時集中在這里。
廚房不是供起來看的,最重要的是好用,我們不必為了保持整潔美貌而大費心思,做飯、洗碗等工序進(jìn)行過程中,一定程度、集中區(qū)域的亂,能讓其他區(qū)域更容易保持空,讓大廚或幫工有更多空間施展廚藝。
最后,愿我們都能有整潔而有秩序的,可以治愈人心的美貌廚房。
無論大小。
(文章來源:住范兒,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