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外媒報道,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發(fā)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膠質細胞(或支持細胞)的存在,以及負責向視網膜供血的血管細胞和視錐細胞都會導致視網膜中央的黃斑變性。
老年性黃斑變性是導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到美國200多萬人,導致中央視力逐漸喪失。全基因組關聯(lián)研究已經確定了超過30種基因在這種疾病中起作用,但它們在眼睛中造成損害的確切位置還不清楚。
耶魯大學眼科學、視覺科學和病理學助理教授布萊恩·哈夫勒(Brian Hafler)說:“這項研究有助于查明可以被密切研究的細胞類型,從而開發(fā)出新型療法?!?/p>
雖然與黃斑變性風險相關的基因已經被確定,但耶魯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使用新的單細胞測序法生成了第一個完整的人類視網膜圖譜,并利用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將其作用定位于與黃斑變性相關的特定細胞類型。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他們發(fā)現(xiàn)了與視錐細胞相關的危險基因,但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了與神經膠質細胞和血管細胞相關的基因,這為改善和恢復視力的新療法提供了可能的靶點。